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表态发言之四

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表态发言之四

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表态发言之四:
第一,肩负时代使命,深化责任担当。

州委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召开这次全会,吹响了全线总攻深度贫困的冲锋号,规模之大、程度之深、决心之坚,鼓舞全州上下人人奋勇攻坚。

贞丰县、乡、村三级共1883名干部参会,认真学
习讲话和深入交流讨论,一致深刻感到,责任重大,信心倍增。

一是亲力亲为,作出表率。

为了本次全会的召开,刘文新书记、杨永英州长深入基层调研脱贫攻坚,亲力亲为、精心指导,严谨务实、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为我们脱贫攻坚“一线指挥部”的“一把手”作了示范、树了榜样。

二是聚焦脱贫,直击问题。

刘文新书记在全会上的讲话,站位高远,以问题为导向,点出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主要难点和突出痛点,精准到位、剖析深刻。

三是精心部署,创新实际。

全会通过的文件,除了与中央、省委政策高度一致,更重要的是结合黔西南实际,出台“1+20”文件,提出“十大攻坚”“十个精准到村到户”,弥补了短板,抓住了关键,体现了抓落实的决心。

四是强化担当,明确责任。

刘文新书记的讲话为我
们指明了方法路径、教会了工作抓手。

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不容错过。

我们既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压力,也增强了顺势而为,借机发展的动力,更增强了攻克“坚中之坚、难中之难”的信心和决心。

第二,聚焦矛盾难点,找准问题差距。

对照刘文新书记点出的痛点,贞丰更看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一是贫困程度深。

全县还有极贫乡镇1个,深度贫困村29个,贫困村71个,贫困户14306户51319人,贫困发生率13.07%,贫困程度深,且南部乡镇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扶贫成本高。

二是方法路径差。

产业结构单一,局限于种养业,带动性强、效益好的龙头企业少,扶贫措施不多,持续的产业扶持措施少,部分贫困村存在干部“买菜”,群众“帮厨”的现象。

三是责任担当弱。

有的干部缺乏担当的勇气和意识,有的工作不在状态,存在厌战情绪,导致一些扶贫项目推进缓慢,落地不快、实施效果不理想。

个别干部作风不实,以致部分建档立卡信息不够精准,存在漏识别、错退等现象。

第三,抢抓历史机遇,决胜脱贫攻坚。

坚决按照“干就是讲政治,不干就是不讲政治”的纪律要求,压紧压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

从两个方面抓好落实:一方面,围绕脱贫攻坚秋季攻势,确保再战告捷。

一是打好基础设施攻坚战。

建成287公里“组组通”公路,改造5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10400户棚户区,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再上
新台阶。

二是打好产业发展攻坚战。

按照“擦亮旅游牌、壮大畜药果、做香糯食宴、脱贫百姓乐”的思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确保全县花椒、四月李、百香果、火龙果等农特产业种植面积累计达到35万亩,覆盖1万户3.5万人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让产业扶贫再上新台阶。

三是打好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

按时搬迁入住3427户16207人,做好搬迁后期扶持工作。

四是打好保障服务攻坚战。

确保18个贫困村出列、1.05万人脱贫,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另一方面,贯彻会议精神,决胜脱贫攻坚。

一是聚焦目标,干字当头。

切实贯彻这次会议精神,紧紧聚焦刘文新书记讲话,按照《意见》和“1+20”的两个文件精神,围绕“四场硬仗”“七大战役”“十大攻坚战”用好“十个精准到村到户”工作法,确保51319人实现脱贫目标,大力弘扬“有苦不怕苦,知难不畏难”的战斗精神,提振军心士气,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二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脱贫攻坚,干部当先。

脱贫攻坚,关键在领导,关键在干部。

从我做起,狠抓贯彻落实,把脱贫攻坚作为县、乡、村三级“一把手工程”,全力抓好“抓书记、书记抓”第一责任人责任,构建“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