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英语写作常见错误分析及纠错策略

大学英语写作常见错误分析及纠错策略

2003年12月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7卷 第4期 (总第56期)Dec.2003 Journal of G uilin T eachers C ollege Vol.17No.4 (Sum No.56)大学英语写作常见错误分析及纠错策略Ξ郭遂红(湛江海洋大学外语系,广东湛江 524025)[摘 要] 分析学生英语写作的错误情况,探讨我国的英语写作教学,并提出了一些纠错策略,以期对英语教学与英语写作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英语写作;错误类型;错误分析;纠错策略[中图分类号] H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7070(2003)04-0070-04 1.错误及错误分析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一直受到语言学家及教师们的关注。

他们在分析、预测和纠正错误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尤其对错误的语言与心理根源、错误的规律、变化及其发展等等作了系统的分析,从而对外语教学起着积极的作用。

研究学生错误是研究语言学习方法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对于学习第二语言的学生来说,在说和写的过程中出现错误不仅是自然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为了预测学习者二语习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便于教师在教学中突出重点、难点及编写与选择合适的教材,以Lad o (1957)为首的语言学家们明确地提出了对学习者的母语与目标语进行对比分析。

他们认为:二语学习者的语言错误主要来自母语的干扰,目标语与学习者的母语越接近,学习者的困难就越少;反之,学习者的困难就越大。

然而,通过对比分析所预测的错误并没有完全出现。

Bulay &Bult 于1973年对189名(5~8岁)学英语的西班牙儿童的513个错误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受母语干扰的只占47%,可见母语迁移并非是错误产生的惟一原因(黎天睦,1987)。

与此相对应的是,目标语与母语越接近,学习者反而越容易出错;而当两种语言差异越大时,学习者出错却越少。

在对比分析理论受到批评之后,许多语言学家仍然在继续寻求对学习者语言错误进行分析与诠释的新途径。

1967年,S.P.C order 发表题为The S ignificance of Learner ’s Errors 的论文,形成了错误分析理论。

他提出了对学习者的语言错误进行分析的三个重要意义:(1)对教师来说,对学习者的错误进行系统分析可发现学习者在向目标语接近过程中已达到哪个阶段;(2)对研究者来说,错误分析可以为他们提供语言习得方法的证据。

(3)对学习者来说,错误分析为他们提供了发现目标语的规则和手段。

因此,对错误的研究会对英语写作教学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大有裨益,经过分析,可以让我们了解学习者是如何建立和检验假设的,寻找错误的来源,帮助学习者纠正错误。

2.错误的分类一般来说,从错误分析的角度,我们常常把错误分为语际干扰性错误和内化性错误。

干扰性错误往往发生在当学习者对新的语言系统不熟悉时,对母语的依赖使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母语的某些规则错误地运用到目的语上。

如:There are many people can read difficult essays in English.在本句中,学习者把“There are many people can …”直接和“有很多人能够…”对应从而导致了错误。

Richards 把内化性错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当学习者在继续学习目的语的过程中根据已获得的目的语知识,创造出一种不正确的结构的时候,就犯了过度概括的错误。

例如,学习者根据第三人称单数现在式的一般疑问句要用d oes 来帮助提问的规则就套用到情态动词上,说出这样的句子:“D oes he can sing ?”而“W e are not kn owing the rule.”则是将进行时的使用规则7Ξ[收稿日期]2003-08-29[作者简介]郭遂红(1968- ),女,重庆人,在读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

过度概括的结果。

(2)忽略规则运用的限制,没有注意到某些结构上的限制,把曾学过的规则套用到不适用的上下文中。

例如,“I made him to d o it.”在这句话中,学习者把大多数不定式的一般模式扩展到不适用的范围,从而产生了错误。

(3)规则的不完整运用,造成不能充分完善一个结构。

例如:What is he d oing now?变成复合宾语I d on’t kn ow what is he d oing now.对复合句中主谓语的顺序模棱两可。

(4)当学习者对目的语概念辨识方面存在错误的理解,就会出现对概念的错误假设,如由于把was当成过去式的标记,因而写出One day it was happened.He was climbed the tree.这样的错句。

3.写作错误统计及引起错误的原因下表是从笔者任教的2001级四个班学生第三学期作文中统计出来的主要错误类型。

2001级四个班的写作错误统计人数:133 篇数:532错误分类错误数(点)比例(%)排次篇章结构2298.36句子结构45216.42冠词121 4.49时态2549.25拼写39414.33搭配50518.31连词185 6.77标点149 5.48内容58 2.111措辞32311.74语态88 3.210总计2758100从上表可看出,学生写作的错误和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用词搭配是我国学生学习英语感到最困难的,所以学生作文中用词搭配方面的错误所占比例最大,为18.3%;(2)句子结构排第二,占16.4%,受汉语思维影响,中文式的英语较多;(3)拼写错误较多,语篇布局能力较弱,表现在文章句子与句子之间缺少连贯与衔接,结构松散等;(4)语言错误严重,具体表现在用词不当,时态语态错误,句子语法混乱等。

通过对种种错误的归类、分析,笔者探讨了引起学生习作错误的根源,归纳如下:3.1 两种不同思维模式的影响汉语的句式、语篇的构思、不同的思维方式对学生写作有着明显的干扰作用。

一个人的逻辑思维是非常复杂的因素,它主要在学习者的生活、学习背景等综合作用下形成,带有个性的特征。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的一种方式,因此,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一定会影响他对语言的运用;同时,一个人在学习目的语过程中,所学到的目的语也会对其思维方式产生某些影响。

一般说来,学生在写作时所犯的一个通病就是习惯于用本国语思维,然后翻译成英语,结果写出的文章是中文式的英语(Chinglish)。

由于中国人迂回的思维方式不同于西方人直线型的思维,许多学生往往先绕了一大圈才切中命题,这显然不符合英语文章的特点。

3.2 英汉两种语言中对应词的搭配关系存在着差异当一个初学英语的中国学生接触到一个新的词语时,便会很自然地联想到自己母语中与这个词语相对应的某个词语,进而将两者等同起来,造成使用上的错误。

例如,“open”这个词,所给的汉语对应词是“开”,而学过的能与“open”搭配的词有“open a d oor,open y our b ook”等,学习者往往会错误地认为“open”与“开”的其他的意义也相对应,于是就出现了“I am g oing to open a factory”之类的错句。

实际上,“开”在英语中的对应词不只是“open”,如下列对比:汉语 英语开门open a d oor开灯turn on a light开车drive a car开晚会have a party开机器operate a machine开工厂set up a factory开支票make out a check开玩笑make a joke3.3 缺乏对英汉两种民族文化差异的了解不少学生只记住了词语翻译过来的字面意思,不知词语的文化伴随意义和用法,因此作文中常出现用词不当的错误。

比如,“I was grieved to hear that y our father kicked the bucket”这个句子中的“kicked the bucket”虽然也指“死亡”,但它是一个贬义词组,相当于汉语的“一命呜呼”,用在此句中是不合适的,应改用“pass away”。

3.4 教材或教学的不正确引导教材或教学引导不当使得学生对某些英语句型、词语、表达方式等产生错误的理解和假设,并不恰当地运用到作文中。

4 写作教学中的纠错策略随着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语言中出现的错误不再被看作是一种消极因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作的假设的一种验证手段。

对学生错误的分析往往会17郭遂红 大学英语写作常见错误分析及纠错策略 2003年12月使我们发现问题,并在寻求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改善和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学生的错误千差万别,如何纠正错误,改进教学方法,提出相应对策是一个十分复杂且棘手的问题。

现就我们教学中的一点体会提出几点建议。

4.1 因材施教的教师纠错策略4.1.1 教师的纠错策略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不同而有所变化教师在纠错时要兼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于语言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直接在错误处划线并说明错误类型,还提供正确的表达方式,让他们参照进行修改,在保证他们不断进步的条件下可相对放宽。

而对语言能力强的学生。

可采用以下方式批改:(1)划线但不说明错误类型或说明错误类型但不划线;(2)注明一行有几个错误;(3)注明有错误,但不说明有几个,让他们自行修改,要求逐渐提高,使学生从出错纠错中学习作文。

4.1.2 依据教学侧重点不同采用相应的纠错策略学生的写作过程始终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错误,很难一下子根除,究竟如何对待各种各样的错误?这是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因为对不同类型错误的特别重视就表现了写作教学的侧重点。

如果教学的侧重点是写作技能,那么对语言错误的容忍度应该如何确定?如果教学的侧重点是语言表达,写作技能该要求到何种程度?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必须结合具体的教学阶段,学生的多方面能力,教学环境等。

教师在作文纠错中应分清主次,随着学生水平的不断提高,纠错的重点也应随之转移。

对大二学生的作文,教师应集中精力考虑文章思想内容,组织结构等内涵错误。

4.2 适当使用学生自我评估通过自我评估,学生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到写作中自己的成功和不足之处。

Oscarss on(1984)发现学生在评估自己的接受性语言技巧(receptive skills)(听力和阅读)的能力不同于他们评估自己的产生性语言技巧(produc2 tive skills)(口语和写作)的能力,而且学生能更准确地评估自己的口语和写作能力。

K rausert(1991)也发现学生一般都能较准确地评估自己的口语和写作能力。

因此,在写作教学中适当使用学生自我评估对写作教学本身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学生通过自我评估找出自己在作文内容和结构上的欠缺以及语言上的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