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5《我看》当堂达标题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5《我看》当堂达标题新人教版

5《我看》当堂达标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丰润(rùn) 红晕(yùn) 疑望
B.忧戚(qì) 枉然(wǎnɡ) 漫游
C.谐奏(zòu) 飘逸(yì) 流盼
D.坦荡(tǎn) 摇拽(yè) 吹熄
2. 填空。

穆旦,原名,曾用笔名梁真,现代主义诗人、,代表作有《探险队》《旗》《》等。

3.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也许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
B 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
C 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
D 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4.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我看》一诗选自《穆旦诗文集》,作者是著名诗人穆旦。

B.诗中作者将春风、青草、飞鸟、流云等意象连缀在一起,描绘了一幅平和、宁静而又辽阔的画面。

C.“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诗句中的“你”指的是大自然和充满生机的万物。

D.诗歌的最后一节流露出诗人淡淡的忧伤。

5.根据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下列问答。

(1)“我看”领起的句子使用了什么手法?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2)诗人是如何描写所看到的春日美景的?有什么作用?
(3)诗句“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中的“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4)“哦!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

”这里的“你”指谁?
(5)请结合时代背景,思考作者心中为什么有“忧戚”和“哀愁”?
参考答案:
1. C
解析:A.“疑”应写作“凝”;B.“戚”应读作“qī”;D.“拽”应写作“曳”。

2.查良铮翻译家《穆旦诗文集》
3. D
4. D
5. (1)运用诗歌画面描绘法。

描绘了向晚的春风、丰润的青草,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傍晚时分柔美恬静、充满生机的春景图。

(2)诗人看到“春风”联想到“青草绿潮”,看到“飞鸟”联想到“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看到“流云”“红晕”联想到“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作者联想自然丰富,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情景交融,为后文抒情做铺垫。

(3)“揉”是用手来回擦或搓的意思,这里运用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的力度和温柔。

(4)这里的“你”指大自然和充满生机的万物。

(5)这首诗写于1938年,日本帝国主义已全面侵华,中华民族陷入民族危急时刻,诗人心中充满着对祖国的忧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