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语文_走进小说天地 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走进小说天地 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设计《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设计课题: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型:活动类指导类练习类【教材分析】本综合性学习是九年级上册课本第三单元的内容,是以“走进小说天地”作为主题,设计了多项活动,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扩大阅读视野,学习欣赏小说的方法,陶冶性情,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活动有回顾和总结自己的阅读经历,谈一谈自己喜欢的小说故事、小说人物和阅读经历,学习小说的使情节波澜起伏的方法。

【学情分析】初四的学生,都读过小说,也普遍喜欢这种文学样式。

对小说有一定的基本认识和了解,也喜欢小说中生动形象的人物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具备一定的叙事描写的能力,基本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做到文从字顺,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对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比较细致生动,但叙事平淡,情节不够波澜起伏摇曳生姿。

因为掌握叙事技巧较少,所以围绕小说的情节,通过学习借鉴大师笔法和练习巩固来学习使文章波澜起伏的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激发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视野。

2、能用普通话复述小说情节,介绍小说人物,叙述自己的读书经历和感受,尽量做到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过程与方法:1、引导读书方法。

2、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学习虚构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小说的热爱,对文学的兴趣,陶冶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能用普通话复述小说情节,介绍小说人物,叙述自己的读书经历和感受,尽量做到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教学难点】尝试创作小说等小型文学创作。

【教学准备】①布置学生回忆自己的阅读经历,将以前读过的小说整理成一份完整的书目。

②鼓励各小组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此次学习,从讲故事、说电影或者最近正在中学生中流行的小说谈起,使他们能自然而然产生兴趣。

③课前全班同学自由分成学习小组,围绕“走进小说天地”的话题,力求形式多样。

可以编写小说人物词典,可以口头描述这些小说人物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可以画出这些小说人物的肖像,让大家猜小说人物,。

④写作方面,在此次活动的基础上尝试一次小小的文学创作。

【教学方法】指导法;实践法;展示法;点评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本次活动展示:主要分为两个步骤:故事比赛、形象竞猜。

第一步:故事比赛:学生分组,在组内讲名人的阅读小说的故事或自己的阅读小说的故事,各小组评选出讲的最好的同学,然后参加全班的讲故事比赛。

第二步:形象竞猜:(一)活动一:从人物形象的经历角度来猜人物。

教师激趣:小说家通过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体验,借助超凡的想象力,用语言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人物的经历,你猜猜他是谁?他的主要性格特征是什么。

教师示例:他家穷的几乎什么东西都没有,他的妻子自从嫁给他以后,一年连猪油都难得吃上两三回,想去参加考试连盘缠都要向别人借,可是他还是死心塌地的热衷于科举考试,当得知自己金榜题名以后,他竟然欢喜至极而导致发疯。

学生回答:范进。

教师示例:他,排行第二,人称二郎。

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身长八尺,浑身上下有千百斤气力,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他勇猛过人,胆大心细,景阳岗打死猛虎,为报仇斗杀西门庆;他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

学生回答:武松。

学生按照这种形式,说出一个人物经历,同学猜人物。

(二)活动二:从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1填人物,成回目。

2可以竞猜、可以赏析、可以分析人物性格。

示例:学生听读下面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他受尽了人间苦难。

他的妻子因难产而死。

他曾经多次存钱想买一辆自己的车,但总是落空。

后来有一次顺手牵了几头骆驼卖了,终于买了一辆车。

学生回答。

按照这种形式,学生说情节,学生猜人物。

(三)活动三:根据人物形象所在的社会背景,评价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首先由教师举出例子,学生依据例子完成其他的相关活动:教师举例孔乙己——科举制度造就的可有可无的边缘人。

闰土——三座大山压迫而成的木头人。

学生评价。

教师推荐下列人物:鲁达、林黛玉、香菱、猪八戒、曹操、奥楚蔑洛夫等。

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另外选择自己评价的人物。

作业:阅读《最后一课》《项链》《警察与赞美诗》《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三顾茅庐》,思考这些小说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作者使用了什么方法。

第二课时活动目标:1.激发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视野。

2.学习让小说情节波澜起伏的写作方法。

3.在学习的基础上,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尝试进行小创作。

教学过程:导入:国王去世了,王后也去世了。

这是故事。

国王去世了,王后因忧伤也去世了。

这是情节故事原本是一张白纸,情节由一个个的缘由,组成一个五光十色的画面。

好的小说,情节都很曲折动人!下面我们看看大师们怎样使故事情节曲折回环、波澜起伏,扣人心弦的。

1.展示: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

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这套衣帽,他只有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

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

教师:这是我们学过的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让故事波澜起伏?学生思考,分析,回答。

示例:设悬念。

布告牌上写的是什么事?今天课前为什么这么安静?老师为什么穿上了只有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的礼服?教师提示:悬而未决避免平铺直叙2.教师:莫泊桑的《项链》中最令你震撼的是那一个情节?学生回答:小说主人公玛蒂尔德节衣缩食,花了整整十年的时间才还清赔偿项链的债务,却在一次偶然中发现自己当年所借的项链是假的。

那只不过是一挂价格低廉的普通项链。

教师:花十年时间偿还的项链,只不过是一挂价格低廉的普通项链,只是被玛蒂尔德误会罢了。

这是误会法。

运用“误会法”要注意有伏笔,才不会使情节突兀。

“你如果在第一幕里边,墙上挂一把枪的话,那么你在后面一定要开枪。

”(契诃夫)从前文找找那把“枪”,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只不过是一挂价格低廉的普通项链而已?学生回答:借项链时,项链是和许多首饰杂放在一起;佛来思节夫人表现得相当大方;买项链时,珠宝店老板“查看了许多账簿”后说:“我只卖出这个盒子”;还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竟没有打开盒子”。

如此等等,无不暗示项链是一挂价格低廉的普通项链。

教师:写文章巧用“误会法”,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会使行文变得摇曳多姿。

从而使文章的结构波澜起伏,满足人们“文似看山不喜平”的审美意趣。

3.教师:世界短篇小说大师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中最令人称奇的情节是什么?学生回答:苏比几次惹事生非,想进监狱得以安身,可他总是“背运”。

当苏比受到赞美诗的感化,欲改邪归正时,警察却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投入了监狱。

教师:“欧·亨利式结尾”。

在文章情节结尾时突然让人物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教师:“欧·亨利式结尾”的艺术效果并不一定只出现在小说结尾处也会在文章情节中。

小说情节中还有哪两个人物有这种让人始料未及的转变?学生回答,示例:有一次,苏比想通过“调戏”一女子来达到进监狱的目的,但这貌似“文雅娴静”的女子却反过来勾搭起了苏比。

又有一次苏比拿走了一位“衣冠楚楚”的顾客的伞,可这伞原本“来路不正”。

他们只是把卑鄙的行径掩藏在美丽的面纱下而已。

“欧·亨利式结尾”在幽默中深刻地擒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每况愈下的世风。

推荐阅读《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和《最后的藤叶》。

4.教师:《水浒传》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节,由前文我们知道,林冲的性格可以说是有些愚忠的,遇见不平待遇也只会逆来顺受,那么如何让林冲突破自身个性又不显得突兀,作者怎么设计的呢?我们看看林教头怎么躲过了灾祸?又怎么一步步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学生回答,示例:林教头巧遇李小二,李小二又巧遇陆虞侯,草料场巧遇大风雪,大雪恰巧压塌草厅,林冲恰巧来到山神庙暂住,林冲山神庙又恰巧听到了仇人的谈话。

教师:这一连串的巧合让林冲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于是忍无可忍,愤而杀敌,实现了性格上的质的飞跃。

整个情节,连设巧合,环环相扣,推动着情节发展。

巧合法: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碰巧相遇,使矛盾骤起或突然得到解决,从而产生文势起伏的方法。

5.教师:陈寿的《三国志》之《隆中对》中,刘备三顾茅庐只十个字“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而在《三国演义》之《三顾茅庐》中,这五个字被演绎出多少风雅人物!这些人都是谁?在见到诸葛亮之前,为什么写这么多其他人物?学生回答,示例:高明的隐士司马徽容貌轩昂的崔州平作歌吟唱的石广元、孟公威翩翩少年诸葛均踏雪吟诗而来的岳父黄承彦教师:层层铺垫,一波三折。

让读者对孔明先生产生强烈的好奇、期待和仰慕。

教师小结:巧设悬念波澜起,误会突转尤跌宕,回肠荡气以巧合,层层铺垫助曲折。

试试招:他又住进了医院,……要求:运用我们学过的一两种方法,表现现代社会的世态炎凉。

只列出提纲,200字左右。

学生练笔,展示,评价。

示例:他又住进了医院,每次住院对他来说都是难熬的日子,病是老毛病,邻居朋友都见惯不惊,没有几个来看望他的,很是落寞。

可是这次,他有不祥的预感,刚住进来不几天,就有人络绎不绝来看望他,水果营养品堆了一病房,来看望他的人都说着同样的安慰话;更使他惶恐的是院领导还亲自过来问长问短,以示悲悯情怀。

他喃喃自语,看来是不行了!看望他的人愈是宽慰他,他愈是腊月寒天里的心,冷缩了。

这不,在外地当官整年忙得很难回家的儿子都赶了过来,事情不是明摆着的吗?“儿啊,你老实告诉我,我还有多少日子?”儿子俯下身,在他耳边轻轻说:“爸,你说啥呢,院长都说了,你身体无大碍,再住几天就好了。

”他不能自抑:“儿子,你一定也瞒着我,这次这么多人来看我,你那么忙都回来了,我一定是活不了几天了!”儿子再次俯身在他耳边:“爸,我刚调回本地主持工作了。

”作业:时间的脚步一路向前,我们路过各种风景,各种诱惑,我们纠结着,分辨着,选择着,成长着。

有时我们路过幸福,却视而不见,总是等到时过境迁,才后知后觉地黯然追忆一段时光,曾经是那么的暖。

有时我们路过虚假,却信以为真,总是等到身心俱疲,遍体鳞伤才知道心有多么地疼。

有时候我们路过机遇,却不懂把握,等到一切太迟,才追悔莫及。

有时候我们路过梦想,却忘了坚持,待飘然而去,徒留惆怅叹息……以“路过”为题目,写一篇情节曲折的小说。

要求:感情真挚,情节曲折,富有变化。

列出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200字左右)。

板书设计巧设悬念波澜起,误会突转尤跌宕,回肠荡气以巧合,层层铺垫助曲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