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资料合肥公交集团二○○七年工作总结.doc

资料合肥公交集团二○○七年工作总结.doc

[资料]合肥公交集团二○○七年度工作总结1合肥公交集团二○○七年度工作总结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建委的正确领导下,公交集团认真贯彻执行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方针政策,将“安全第一,服务第一”确定为企业经营宗旨,以服务合肥市大建设和城市“141”组团的空间发展战略,加大公交车辆和公交场站等城市基础设施投入,优化线网布局,努力提高安全、服务水平,又好又快地推进企业全面发展。

现将公交集团一年来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一、合肥公交集团2007年度各项经济、服务指标完成情况2007年公交集团实现总产值7.2亿元,同比增加了16%;公交主营运收入4.83亿元,同比增加了2.77%。

公交年客运量达5.58亿人次;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22.6%;公交年营运里程为1.72亿公里,安全间隔里程为88.24万公里/次。

截止2007年底公交营运线路为102条,公交线路总长度达1742公里。

公交营运车辆为2515辆,职工总人数8610人。

公交IC卡全年共售出18.9万张,IC卡累计发行量为96.7万张。

二、2007年主要工作回顾1、加大车辆投入,优化公交线网,方便市民出行。

2007年度集团共投资1.05亿元,新购公交营运车辆329 台。

其中:天然气车辆296台,空调车33台。

全年共报废车辆325台,车辆“油改汽”97辆。

新购车辆全部为低地板、大容量、环保型高档车辆,安全性和舒适性明显提高。

另外政府还直接投资2000多万元购置高档BRT车辆10台,投入快速公交一号线营运。

为方便乘客候车,集团还修建、改建了公交候车亭119座。

车辆和站亭的更新,改善了市民的乘车环境,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

为了给市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出行服务,在乘车高峰期间,公交集团加大对车辆的动态调度,相继开辟了区间车、大站车以及学生高峰车、学生专线车,以最大限度地服务乘客。

为构建科学合理的公交线网体系,合理配置公交资源,提高公交运营效率,集团在市建委的领导下实施了一系列公交线网优化举措。

2007年共调整、延伸公交线路42条,暂停公交线路6条,新开线路10条。

在113线路实施了“零换乘”这一新的公交惠民便民举措。

城市公交线路逐渐向开发区、工业园区、居民小区、县域地区延伸。

公交线网重复系数有所下降,公交线网总长度由2006年底的522.3公里增加到2007年底的571.8公里。

为减轻因“大建设”道路修建给居民出行带来的暂时不便,集团还及时、灵活的调整线路走向近300条次。

2、综合整治取得实效,公交安全、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2007年上半年公交车辆连续发生多起行车安全事故,在社会上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尽快提高公交的安全、服务水平,市委市政府派综合整治小组进驻公交。

通过综合整治,简化了企业管理层级,管理重心向营运一线倾斜;对驾驶员的管理突出培训教育和对安全和服务两项主要指标的考核,管理工作重点是安全和服务;提高了公交职工尤其是驾驶员的工资待遇,增强了公交驾驶员职业的社会竞争力。

专项整治期间,公交集团加大了对违章违法行车的处罚力度,对500多名驾驶员给予了罚款处理,对50名驾驶员给予了待岗3个月处理,对闯红灯等严重违法的5名驾驶员果断给予解除劳动合同处理。

通过一系列举措,公交违法行车由整治前的每月500起下降到每月130起,降幅达74%。

企业形成了人人讲安全的良好氛围,企业运营面貌明显好转。

为提高公交服务的标准和规范化水平,集团再次修订了《合肥公交服务手册》,在公交线路继续推行达标认证,达标线路已增加到目前的17条,占总线路的16.7%。

2007年因交通事故取消达标线路1条,有3条线路因存在服务质量问题收到了整改通知。

为加强公交服务的社会监督,集团新聘、续聘了80名行风监督员,全年共召开行风监督员例会2次,共收到检查反馈表700多份。

为方便市民办卡、充值,集团新增固定网点2处,延长了网点的服务时间,流动充值服务车则延伸到三县地区提供服务。

3、加快公交场站规划、建设,为公交发展提供后勤保障。

多年来公交场站的规划、建设一直滞后于公交车辆的增加,致使公交车辆夜间占马路停放,停保场超负荷运转。

因公交场站不足导致的公交车辆停保矛盾非常突出,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隐患。

为提高车辆停保能力,继蜀山区、经济区、龙岗开发区三个现代化的停保场建成之后,2007年集团又多方筹资,基本建成了义兴、瑶海两个大型停保场,公交停保场总面积达到了720亩。

2007年7月和8月,上述两场已分别实现了进场停车,集团公交车辆实现了100%进场停放。

集团还筹资900多万元建成了清溪路、磨店、滨湖BRT、宿松路南换中心、芙蓉路等一批公交枢纽站和首末站,进一步完善车辆换乘和调度体系。

为实现公交的可持续发展,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集团在加大场站建设的同时,着眼长远,继续开展公交场站的规划、选址工作。

2007年相继在北城区、岗集、店埠、滨湖新区等地选址规划建设停保场。

在政务新区、丽水路、大兴镇、蜀山区等地选址,准备建设一批公交首末站。

4、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进程加快,城市的公交客运服务向县域和广大农村延伸。

多年来,合肥市与三县之间的交通主要由客运交通企业承担。

相对城市公交而言,客运交通票价高,发车频率间隔时间长,因此政府推动公交向县域延伸。

2007年11月之前,合肥城区仅开通至撮镇、小庙、岗集、双墩、三十头乡等县域乡镇8条公交线路,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进程缓慢。

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让更多的居民享受到城市公交的服务,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动下,2007年11月,合肥公交集团与肥东县客运公司合资成立了合肥市东祥公交有限责任公司,并于12月29日投资2500多万元购置80辆豪华公交车投入营运,肥东店埠至合肥城区开通了37、38、39、40四条公交线路,日客运量近5万多人次,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迈出了有示范意义的一步。

5、建设智能公交调度系统,提高运营服务的科技水平。

为提升公交营运调度管理水平,集团于2007年上半年启动了公交智能调度系统项目建设。

该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左右,计划工期为2-3年。

通过智能系统的运用,拟改变传统的营运调度模式,增强车辆适时调度和监控,提高车辆的运营效力。

同时,乘客也可通过电子站牌和车载电子设施,及时了解车辆的运行状况和到达时间,以合理安排出行。

2007年8月,智能调度中心初步建成,目前已有156台公交车辆安装了车载GPS系统。

按照计划,至2008年底,将在全部营运车辆上安装智能公交系统设备,实现公交运营调度的智能化管理。

6、全面加强公交创建工作,提升公交的城市窗口形象。

公交集团历来高度重视创建工作。

集团2007年共组织创建暗访21次,编印《公交集团文明创建简报》19期。

对车辆设施、服务标识、车容车貌等问题统一进行梳理,集中反馈,限期整改。

年初制定年度创建工作计划,将创建指标细化、分解到各基层单位,落实到责任人,建立健全了创建工作台帐。

为完成2007年合肥市迎接创建文明城市检查,集团制定了《创建安徽省首届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创建安徽省首届文明城市任务分解表》,修订了《创建工作标准》。

建立健全创建组织领导机构,配备精干高效的工作班子。

通过狠抓落实规章制度,形成完善的创建工作长效机制。

在迎接省创建检查中,确保了公交在创建检查中不丢分。

7、畅通信访渠道,构建和谐公交。

集团在全力组织营运生产的过程中不放松信访工作,建立健全了信访工作管理网络,成立了以董事长、总经理为组长的信访工作领导小组。

完善了《公交集团信访工作意见》和《公交集团信访管理规定》,出台了《公交集团关于建立职工信访渠道的实施方法》,对公交的信访工作进行规范化和程序化管理。

常设机构和长效机制为广大职工提供了诉求平台,并公开、公正、公平地化解矛盾,维护职工合法利益。

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的原则,建立信访工作责任体系。

2007年集团共接纳内部职工来访92批次,318人次,信件96件。

接收市长信箱131件,市长热线199件,政府行风网172件,人民来信来访24件,所有信访事件均做到认真答复。

为加强集团与员工的沟通,倾听一线员工的心声,2007年下半年,集团分别举办了“董事长总经理接待日”活动,共接待基层职工代表42人。

通过和职工面对面的交流,了解职工的想法和需求,对职工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进行了采纳。

对于职工提出的合理要求,能够及时答复的和限时解决的都给予了明确答复。

接待日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8、加强公交服务的宣传报道,使宣传教育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公交营运生产。

集团注重公交文明服务的宣传报道工作。

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站等新闻媒体及时向乘客发布公交线路调整、线路开辟、延时服务、IC卡办理、线路查询、失物招领等公交服务信息。

加大对李祥兵等一大批公交劳动模范先进事迹的报道,营造“学先进、赶先进”的服务氛围。

为展示公交职工的精神风貌,集团及时报道了第二届“公交杯”消防运动会、职工体育比赛、歌咏比赛、公交高温服务队、驾驶员和汽车维修工百日竞赛等活动。

据统计,全年省、市各主要报刊刊登有关公交的稿件为850篇次;电台、电视台报道公交新闻达200余条。

全年共举办《公交服务半小时》24期、参与《都市直通车》2期,编辑出版《合肥公交》报25期,《宣传信息》29期,用稿近1000篇。

合肥是全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示范城市之一,为了宣传公交优先和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发展战略,集团在《安徽日报》、《合肥晚报》上开展了《公交优先,提速城市交通》、《我看38路――城乡公交一体化大家谈》等系列报道,反响良好。

综合整治期间,集团为加强安全行车宣传力度,印发了《安全行车警言》、《公交驾驶员安全服务须知》、《致公交驾驶员的一封信》等共计16000份。

制作了《公交安全行驶教育展板》680块。

开展了《公交安全行车大家谈》有奖征文活动。

在合肥公交网上开辟了“乘客心声”栏目,增强乘客与公交的交流。

在主要站点和显要位置制作安装了安全行车警示牌205块,每日更新安全行车天数。

9、认真开展“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深入宣传公交优先的城市发展和交通发展战略。

2007年9月16日至22日,合肥市与全国其它108个城市一起同时开展了“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

作为宣传公交优先的重要活动,合肥公交集团积极参与,配合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筹划详细的活动工作方案,加大活动的宣传力度,认真组织了“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启动仪式。

参与策划并实施了市建委及政府相关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