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给宝宝喂奶粉注意事项

给宝宝喂奶粉注意事项

给宝宝喂奶粉注意事项
虽然母乳是最适合宝宝的食物,但是部分妈妈由于奶水不足或者其他原因无法给宝宝母乳喂养时,奶粉喂养成了喂养宝宝最科学的喂养方式。

但是奶粉不像母乳一样由母体自然孕育,所以妈妈们必须要牢记奶粉喂养的注意事项。

1.切忌先加奶粉后加水
正确的冲调方法是将定量的40℃-60℃的温开水(冲调奶粉不能用滚开的水,这样会破坏奶粉中的营养物质)倒入奶瓶内,再加入适当比例的奶粉。

因为这样比较容易控制水温和水量。

首先先加水调整好水温,过热可以放凉开水,过凉可以兑热水。

再按照宝宝需要的量和奶瓶上的刻度调整水量,加入适量奶粉,因为过浓过稀都不符合宝宝的需要,后加奶粉比较好控制奶粉的量,冲出的奶粉浓度准确。

如果先加奶粉,水温不合适,水量没掌握好,都可能浪费时间和奶粉。

冲调奶粉时,可用手腕内侧皮肤测温,以感觉温热而不烫手为宜。

或者也可先将1/3
的凉开水和2/3的热开水混合,然后放入适量奶粉摇匀。

注意摇时不要太用力,否则可能产生气泡,引起胀气。

如果奶没有喝完,切忌反复煮沸,以免营养物质损失,可用温水或温奶器温热。

2.切忌用矿泉水冲奶粉
冲奶粉最好选用烧开过的自来水,不要用矿泉水。

因为矿泉水含矿物质较多且成分复杂,婴儿肠胃消化功能及肾脏功能发育还不健全,容易增加肾脏负担。

另外,也不能用米汤冲奶粉,因为米汤中有一种脂肪氧化酶,会破坏奶粉中的脂溶性维生素A,不但不能使二者的营养加倍,还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3.切忌将奶粉再次煮沸
已经冲调好的奶粉若再煮沸,会使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

宝宝再喝这样奶水,所获得的营养也要大打折扣。

4.切忌自行增加奶粉的浓度及添加辅助品
由于婴幼儿的毛细血管很嫩弱,如果奶粉浓度过高,容易引起幼儿脑部毛细血管破裂,导致出血,如经常给幼儿喝过浓奶粉,出血多了会影响幼儿智力发育,还会增加婴儿的肠道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引起便秘或腹泻,严重的还会出现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有些妈妈用高汤给宝宝冲调奶粉,认为这样既有奶粉的营养又有高汤的营养,但宝宝长期喝这样的奶粉。

对血液、肾脏都是有害的,还容易造成消化不良。

5.切忌直接给宝宝更换奶粉
很多宝宝吃奶粉的中途都会因为某种原因面临转奶的问题,给宝宝更换奶粉一定要逐渐过渡,宝宝更换奶粉一般需要需一两周。

宝宝的肠胃机能较弱,而且对原来吃的奶粉会有依赖性,所以更换奶粉要先将两种奶粉冲调在一起,刚开始可以原品牌多一些,新品牌少一些,逐步增加新品牌的奶粉量至完全代替旧品牌。

整个过程可历时一至两个星期,要让宝宝有个适应过程。

6.切忌长期食用防止腹泻奶粉
孩子腹泻时肠壁上的乳糖分解酵素也随之流失,如此以来便不能分解奶粉中的乳糖成分,防止腹泻奶粉就是针对这种情形制作的奶粉,它的乳糖含量要低于一般的奶粉。

这种奶粉在腹泻严重或者长久不好的情况下使用。

乳糖扮演着促进以脑为首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促进肠内的比非得士菌的成长、预防肠痉挛的角色。

所以长期食用乳糖含量低的防止腹泻奶粉对孩子身体是不好的,腹泻时可短期食用。

时下的趋势是哪怕会腹泻,和喂服奶粉相比,也更提倡母乳喂养和原浓度的奶粉喂养。

7.切忌过量给宝宝吃奶粉
做父母的生怕孩子肚子饿,在喂食奶粉时,总想把奶粉调浓一点,有的甚至认为,只要孩子吃得下,奶粉越浓,就越有营养,果真是这样的吗?
其实,对浓度过高的牛奶,婴儿的胃肠是不能完全吸收的,尤其是蛋白质不能吸收。

反而增加了婴儿的胃肠负担,造成腹胀,腹泻,给营养吸收造成障碍。

所以,婴儿的奶粉喂食量,一定要与婴儿的月龄相宜。

一般配法是:半月内,每100毫升牛奶中含约9克奶粉;2个月内含12克,3个月内不超过15克。

如果婴儿奶粉的月食量超过标准,会出现厌食症,或是成了肥胖儿。

肥胖容易使体内脂肪组织增加,心脏负担过重,造成婴儿动作迟缓,活动减少,发育受到影响,如果是3个月后的婴儿每天食量要控制在1000毫升以内。

如果婴儿仍感到饥饿,这时千万别再加奶粉了,只能加代乳粉,以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有利于婴儿生长。

在正常情况下,家长完全不用担心婴儿的营养不足,所以,任何强化婴儿增加食量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8.切忌给宝宝奶粉加糖
奶粉里有含葡萄糖所包含的营养成分,再加葡萄糖会过甜不好,容易养成宝宝吃太甜的习惯,这样导致饮食结构混乱,对以后出牙、长牙也不好。

另外食用过多的糖分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而腹泻。

宝宝不吃奶粉不是因为奶粉不甜,而是吃惯了母乳不习惯奶粉的味道,毕竟奶粉和母乳味道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这个需要慢慢适应。

许多父母认为喝奶粉婴儿容易上火,总是要加一些糖“败火”。

有的甚至一勺奶粉就要配一勺糖,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按照配方奶粉的成分,饮用时并不需要另外加糖。

如果加糖过多,会导致营养搭配不合理,造成婴儿体内高糖,容易导致婴儿肥胖。

9.切忌不小心造成的污染
人工喂养如果不当,很容易造成污染,使孩子患病,因此有一些喂奶粉时的小细节必须注意。

9.1奶瓶和奶嘴都必须及时清洗干净,然后放入锅内煮沸10分钟以上备用。

9.2成人在制备牛奶或冲调奶粉时,必须先将手洗干净。

然后再开始操作。

9.3成人千万不要在给孩子喂奶前,用吸吮奶嘴来试奶的温度,这是极不卫生的做法。

而应将奶液滴在手背上,以不烫为宜。

9.4罐装奶粉打开后最好放入冰箱保存,避免变质;袋装的代乳品,吃时应该用热水或微波炉加温。

附:
1.人工喂养须知
▲冷奶对婴儿无害,且比太热的还要安全。

不过最好是奶的冷热与体温相等。

瓶中奶的冷热,应该用自己的手腕去试温度。

不冷不热的最为合适。

▲将奶瓶拿稳,瓶身倾斜,以便奶头总是充满奶水,这样可避免婴儿将空气吸到胃里。

若开始喂奶后不久,她就停下来不吃,或许是吞下空气过多,须等一会儿再喂。

2.科学哺乳方法
2.1怎样挤奶
产妇将手洗干净,一手从下方托住乳房,且以大拇指在上,食指在下,沿乳房黑晕的边缘同时挤出,由后往前推进,可反复几次。

另一乳房可重复同样的动作。

2.2第一次哺乳的准备
2.2.1 吮吸浓而黄的初乳
婴儿出生后,应尽早吸吮母乳,让婴儿吸吮每一侧乳房3—4分钟,这时,他会吸进一些浓而黄的流体,这就是初乳。

而初乳能防止细菌的侵入。

2.2.2心情轻松愉快
产妇良性的精神情绪可使乳汁的分泌充足,而烦躁忧虑等情绪会减慢乳汁的分泌。

2.2.3 适当放松乳房
乳汁开始产生时,乳房会变得丰满而柔软,婴儿吃不完的乳汁,可以挤出一些,适当放松乳房的负担。

2.3怎样给婴儿喂乳
其原则是:婴儿何时饿了,就应该何时喂奶。

2.3.1掌握正确的喂奶姿势
用手臂托好婴儿的头部及背部,把乳头放入婴儿口中,另一手的食指和中指按住乳房,以免乳房堵住婴儿赖以呼吸的鼻子。

喂奶时,应吸空一只乳房再吸另一只。

2.3.2鼓励婴儿吸吮奶汁
若婴儿在未吃饱就打瞌睡,可以轻轻敲一下他的脚掌或碰碰她的下颚,这样婴儿才会更努力吸吮。

婴儿吃的愈多,乳汁就会分泌得越多。

2.3.3控制婴儿吃奶
婴儿喂饱后,压一下你的乳房,使它离开婴儿的嘴,并且缓缓将婴儿抱在胸前或坐在你的腿上,拍一下背,使之打嗝排气,以免吐奶。

3.奶瓶选择注意事项
奶瓶使用频率高,而且与宝宝直接接触,如何选择宝宝喜爱、爸妈安心的奶瓶,专家建议如上:
3.1慎选信誉的品牌及通路
为了避免不肖业者可能在奶瓶上参杂一些不好的原料,进而危及宝宝,慎选有信誉的品牌及通路绝对有其必要。

3.2询问店员、亲友意见
亲手爸妈刚开始可能不知该如何选择,因此不妨询问店员哪几款特别热卖,再从中挑选,有时间问亲友也可获得不错的建议。

3.3奶瓶容量应符合宝宝需求
在新生儿阶段,宝宝的奶量约为60~80ml左右,之后奶量会慢慢增加,而每个孩子奶量进展快慢不同。

通常宝宝在1岁前奶量进展幅度较快,故可作为更换容量的参考时间点,家长可先准备约120ml的奶瓶,之后视孩子的需求更换较大容量奶瓶。

不过有些男宝宝奶量大,家长亦可一开始就准备约240ml的奶瓶。

3.4考量宝宝奶瓶奶嘴使用习惯
宝宝用惯了某种奶瓶奶嘴后,如果换了新奶嘴,有时可能会出现抗拒的现象,因此家长在购买胆就应仔细挑选。

不同种类的奶瓶奶嘴各具其优点,该如何选择取决于孩子的使用习惯。

另外,奶瓶奶嘴的柔软度、透气性同样也是家长要注意的地方。

3.5奶瓶数量以方便替换、消毒为准。

宝宝喝奶次数较多,如果准备数量不够多,可能会有来不及消毒及替换的问题。

加上市售蒸气式消毒锅大多可分为一次消毒6瓶、8瓶两种机型,故建议家长先准备6瓶或8瓶,一来奶瓶交替使用,可降低折损率,二来一次消毒比较省电。

当然,家长可以依照实际需要及预算再作调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