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中国的河湖称谓

浅谈中国的河湖称谓

浅谈中国的河湖称谓
何昭吴艳蕊/河北省冀州市中学
我国幅员辽阔,河湖众多,由于历史、民族、文化传统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在地图上会发现河湖有很多不同的称谓。

河的称谓:
河或江:
在中国,江和河用的最多,在地域上有南“江”、北“河”的称呼。

比如中国南方的河流多称为“江”,例如:长江、珠江、钱塘江、岷江、怒江、金沙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漓江、丽江等。

北方的河流人们多称为“河”,例如:黄河、淮河、渭河、经河、洛河、汾河、辽河、饮马河、沁河、海河等。

藏布或曲:
青藏高原地区,藏语称河流为藏布或曲。

如雅鲁藏布江水量最大的支流叫帕隆藏布,印度河位于中国的部分叫森格藏布,西藏自治区最大内流河为扎加藏布等。

藏区的很多河流的支流和上源称为“曲”,如澜沧江的上源河流叫扎曲(藏语意为“从石头缝里流出的河流”),最大支流是昂曲;黄河的上源河流有三条:分别是扎曲、约古宗列曲和卡日曲;雅鲁藏布江的支流有尼洋曲等。

溪:
东南沿海地区的很多河流称为溪,尤其是福建和台湾的河流多数称为溪。

如浙江八大水系之一的苕溪;福建的闽江三大支流分别是建溪、富屯溪和沙溪;台湾的主要河流有浊水溪、高屏溪、大甲溪、曾文溪和乌溪等。

水或川:
古代的河流多称为水或川。

如《禹贡》记载的九大河流分别是弱水、黑水、河水、漾水、江水、济水、淮水、渭水和洛水,这些河流都是以水命名的。

直到今天还有很多河流在沿用“水”,如西北地区的弱水、湟水等;南方的汉水(江)、赣江的主要支流贡水、湘江的支流潇水等。

《夏书》所说“以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做贡。

”可知,川是对河流的统称。

《汉书﹒沟洫志》中多次提到“川”,如所述“于楚,西方则通渠汉川、云梦之际,东方则通沟江淮之间。

”汉川就是今天的汉水(江),但今天的中国已经用的很少了。

另外,在江浙一带的一些河流称为“港”或“塘”。

湖的称谓:

在我国的大多地区,都称为湖。

中国主要的淡水湖如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兴凯湖等,咸水湖如青海湖、玛纳斯湖等。


一般,将面积较大的内陆咸水湖称“海”。

如青海(湖),实际上,青海湖本名为“青海”,为了区分青海省,故在青海后加“湖”。

我国西部地区“海”命名湖较为常见,其中内蒙古地区用的最多,像居延海、乌梁素海、岱海、黄旗海等。

其他地区的一些湖泊也直接用“海”来称呼,如云南大理的洱海和丽江的程海、北京的中南海和北海等。

泽或泊
在古代,湖多称为“泽”或“泊”。

华北平原不断下沉过程中形成不少洼地,河流改道或决口后,充水后形成过很多湖泊。

据历史文献记载,形成了像河北的大陆泽和鸡泽,山东的菏泽、巨野泽和大野泽等大小1000多个湖泽,后多被泥沙淤塞消失。

还有长江流域的云梦泽、彭蠡泽、震泽(太湖)等,现在湖用“泽”命名的已经很少了。

历史上“泊”经常出现,但命名的较少些,古代曾经出现过河北的宁晋泊、山东的梁山泊等,
现在已经消失了。

今天还有少数的湖以“泊”称呼,罗布泊最为有名。

错或茶卡
在藏族地区,湖多称为“错”。

比如藏南地区的羊卓雍错、普莫雍错、玛旁雍错等;藏北地区的湖泊更多,像纳木错(意思是“天湖”),湖面的高程为4718米,可算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是名副其实的天湖。

比较大还有色林错、扎日南木错、昂拉仁错、班公错等。

茶卡,藏语意为盐海之滨。

在藏区有些盐湖称茶卡,像藏北羌塘高原的玛尔果茶卡、依布茶卡和扎仓茶卡等,日喀则地区的扎布耶茶卡(又名扎布错)等。

诺尔、淖或淖尔
蒙古语称湖为“诺尔”,如内蒙古自治区的达来诺尔、查干诺尔、嘎顺诺尔(居延海)和苏古诺尔等。

诺尔又名“淖尔”或“淖”,如河北省张家口的安固里淖,我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的蒙古名就叫库库淖尔(意为青色的湖)。

另外,湖还有很多称谓,如泡、池、库勒、潭、淀、洼、港、荡、漾、塘、氿和陂等。

在松辽地区,湖泊多称“泡”,如波罗泡、查干泡、月亮泡、洋沙泡等。

我国东北地区有五大连池和白头山天池,云南的滇池等。

在新疆湖泊又称为“库勒”,如艾丁湖叫做艾丁库勒。

在台湾省称为潭,如日月潭等。

在海河流域的湖泊还称为淀、洼或港,如白洋淀、文安洼、北大港、南大港等。

在太湖流域的很多湖称荡、漾、塘和氿,如元荡等。

在古代,有些湖称为“陂”,如河南杞县以东的白羊陂,存在唐宋时期,宋代以后淤平消失。

还有很多水库也成为人工湖,如千岛湖(新安江水库)。

参考文献:
蓝勇主编中国历史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8
邹逸麟主编中国历史地理概述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2.2
谭其骧主编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 1996.6
中国地图出版社编辑部编著中国自然地理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 1998.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