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电一体化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


数控包装机械及系统
数控运输机械及工程机械设备 自动仓库
储存销售用机电一体化产品 自动空调及制冷系统及设备
机 电
自动称量、分选、销售及现金处理系统

自动化办公机械

化 产
社会服务性机电一体化产品
动力、医疗、环保及公共服务自动化设备
品 与
文教、体育、娱乐用机电一体化产品

微机或数控型耐用消费品

家庭用机电一体化产品
图6-5 与机电一体化系统有关的技术和学科 (注:O——操作员:M——维修技术员:S——系统工程师:D——开发工程师)

微机及微电子

元器件技术
电力电子 交换技术




机械工程系统设计与制造技术
检 测 、 传 感 技 术
基础元 器件技术
检测、计 技术量
伺服传动及 自控技术
试验模 拟技术
材料技术
图6-6 机电一体化系统各单元技术构成
机电一体化的关键技术
1. 机械设计技术 2. 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 3. 自动控制技术 4. 传感与检测技术 5. 伺服传动技术 6. 系统技术
机电一体化发展趋势
• 智能化 • 模块化 • 网络化 • 微型化 • 绿色化 • 人性化
机电一体化应用案例
• 数控机床 • 工业机器人 • 数码相机 • 全自动洗衣机 • 微机电(MEMS系统)
“智能化阶段” ——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为第三阶段
机电一体化技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1. 机电一体化技术对传统国民经济的影响 2. 机电一体化技术与产品的应用 3. 机电一体化与企业的技术进步
机电一体化系统构成
干扰
废弃物输出
(原) 输入 物质
能量
信息




主功能 (变换、传递、储存)
计测功能
动力功能
控制功能
(新) 输出 物质
能量 信息
动力输入 (能量)
控制输入 控制输出 (信息-人或其他系统)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结构要素
• 机械本体
• 动力部分
• 计算机部分 • 传感器部分
传感器 (五官)
• 执行机构部分
动力部分 (内脏)
计算机 (大脑)
机械本体 (身体骨架)
执行机构 (四肢)
机电一体化分类
数码相机原理介绍
图6-7 数码相机结构示意图
图6-8 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框图
结束
机电一体化与机械电子工程的关系:
机电一体化是一门技术,机械电子工程是专业名称!
概述
机电一体化技术特点:
1. 体积小、重量轻、性价比高 2. 速度快、精度高 3. 可靠性高 4. 柔性好
概述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阶段:
“萌芽阶段” ——20世纪60年代以前为第一阶段
“蓬勃发展阶段” ——20世纪70-80年代为第二阶段
伺服技术(M、S、D)
控制技术

其它(顺序控制、计算机控制)(M、S、D)
电 一
共性技术
控制论(O、S、D)

接口技术(M、D)


传感技术(M、D)

逻辑代数基础(M、S、D)
电子学概论(M、S、D)
硬件系统(M、D)
电工与电子技术
个人计算机
操作方法(O、M、S、D)

软件(O、M、S、D) 集成电路基础(M、D) 电子线路概要(M、S、D) 电动机及电磁装置技术(M、S、D)
机电一体化技术
内容
• 概述 • 机电一体化系统构成 • 机电一体化分类 • 机电一体化关键技术 • 机电一体化发展趋势 • 机电一体应用实例
概述
机电一体化定义:
“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 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 成的系统的总称”。机电—体化是在机械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 能和控制功能,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 系统的总称。”——是传统机械工业的技术革命!
炊事自动化机械
家庭用信息、服务设备 测试设备
科研及过程控制用机电一体化产品
控制设备
信息处理系统 农、林、牧、渔及其它民用机电一体化产品
航空、航天、国防用武器装备等机电一体化产品
机电一体化的关键技术
机械学(M、D)
机械技术
机械加工(O、S、D) 精密技术(M、D)
液压气动技术(M、D)
系统技术(M、S、D)
按产品的功能划分:
1. 数控机械类 2. 电子设备类 3. 机电结合类 4. 电液伺服类 5. 信息控制类
按应用领域划分:
数控机床、机器人、自动生产设备
生产用机电一体化
柔性生产单元、自动组合生产单元 设备 FMS、无人化工厂、CIMS
微机控制汽车、机车等交通运输机具
运输、包装及工程用机电电一体化产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