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乡镇河长制督导检查自查报告

2018年乡镇河长制督导检查自查报告

2018年乡镇河长制督导检查自查报告
县河长办: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维护河湖健康、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的重要制度保障。

关累镇自“河长制”工作开展以来,切实履行“河长制”工作职责,结合“河长清河行动”积极推进河道水环境整治工作,严格控制乱排放污水及乱扔垃圾行为,严厉打击非法采砂活动,深入开展违章建筑及非法种养殖整治行动,加快整治非法网箱养鱼、捕鱼行为,将“河长制”管理落实到位,确保河长制工作开展顺利。

现将督导检查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全面建立河长制进展情况
按照《水利部办公厅关于明确全面建立河长制总体要求的函》(办建管函[2017]1047号)文件要求,关累镇先后研究制定下发了《关累镇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关累镇全面推行河长制镇级工作督办办法》《关累镇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督查制度》等文件,对各级“河长”、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主要任务进行了再细化、再明确。

“总河长”、“副总河长”领导全镇河长制工作,分别承担总督导、总调度职责;镇、村级河长负责相应河库的治理、管理、保护和日常巡查、保洁等工作;镇河长办公室具体负责河长办日常工作的组织实施、调度督导、检查考核工作;相关部门协助“河长”履行指导、协调和监督职能,负责河道治理具体工作的落实。

另外,根据县河长制办公室工作要求,我镇在辖区内共安装河长制公示牌44块,其中,41块公示牌由县河长办配送,城子村小组、曼勒村小组、曼勐村小组的3块公示牌由关累镇政府制作安装。

(二)河长履职情况
1.河长巡河情况。

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关累镇建立健全镇、村、组三级河长组织体系和以党政领导一把手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落实体系。

镇、村设立总河长、副总河长,分别由镇党委、镇政府领导和各村总支书记、主任等主要领导担任。

其中,镇级河长每年巡河次数不能少于12次,村级河长做到日常巡河,也可视情况不定期开展。

自开展河长制巡河工作以来,关累镇镇级河长已巡河11次,村级河长巡河13次,组级河长巡河72次。

2.问题督办情况。

关累镇对于河段沿河两岸存有白色垃圾、存在生活污水直排,以及河段存在白色垃圾和漂浮物的问题,各级河长已敦促相关负责人及时有效处理,并取得显著实效;对于河道边存有违规采砂的现象,也要求采砂方禁止采砂,要求村委会加大宣传力度,防止类似违规采砂的现象再次发生。

(三)河流管理保护专项行动情况
1.河湖管理保护专项行动开展。

2018年针对我镇河流管理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计划将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向下延伸,加大对河流沿线两侧私搭乱建、养殖小区拆除力度,特别是要重点做好渔业养殖的综合整治工作。

加大关停低小散的养殖业、非法采砂的力度,还岸于绿、还空间于市民,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2.入河排污口专项行动开展。

坚持从源头抓起,全面控制住江河污染物排放,镇河长办负责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村委会(小组)提高现有污水设施的使用率。

加大检查力度,落实好河长制责任,坚决查处违规排放现象,彻底打消违规经营户的侥幸心理。

(四)基础工作开展情况
1.依法开展河流管理范围划定情况。

结合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关累镇5个行政村共摸清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8条,50平方千米以下的河流16条。

另外,按照《关累镇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要求,确定了58名河(段)长,其中镇级河长10名,村级河长10名,村组级河长51名。

2.建立一河一档和河流库渠名录。

统一负责、分级管理,确保2018年8月底前,基本完成镇、村、组三级河长制的河湖库渠的“一河一策”方案编制工作,明确逐年目标任务,提出治理方案,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间。

3.全国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填报情况。

按照水利部全国河长制信息系统“一张图”“一张网”要求,认真落实全国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的填报工作,加快实现与全国信息系统和全省各级河长信息系统和互联互通。

目前,我镇的镇级河长(段)信息已完成录入,下一步,将完成村、小组的河长(段)信息录入。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使我镇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认识到推行“河长制”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二)进一步抓党员带头作用。

关累镇以坝荷村委会党员以每周一作为巡河日轮流带头开展河道治理工作为榜样,要求其余4个村委会按照坝荷村委会的模式开展河道治理工作,使党员带头开展河道治理工作成为我镇河长制工作的优点、亮点。

(三)进一步加大河道治理力度。

关累镇严格按照镇河长制工作方案,认真落实村、组级河长工作职责,加大对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整治力度,加大非法采砂整治力度,加大对违章建筑及非法种养殖的整治力度。

要求各村监督委员会
主任及其小组监委会成员,加大河长制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力度。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各方配合不够紧密。

在“河长制”工作中,发现问题抓整改,靠镇、村现有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一是职能不配套,二是工作力量跟不上,需要各上级职能部门相互配合,才能快速解决发现的问题。

(二)河道治理资金短缺。

有些河流从未整治过,在我镇的排查中也凸显了出亟需解决的问题,但由于河道整治投资较大,我镇财力有限,时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四、意见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

镇、村、组三级河长作为相应河段的直接责任人,将加强对“清河行动”的组织领导,并对照“勐腊县江河库渠名录”,督促开展相应江河渠段范围内的生活“两污”、非法采砂、违章建筑、围垦种植、非法网箱养鱼、违法捕鱼等整治。

(二)加强宣传动员,努力实现多元共治。

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广泛动员群众关注、支持、参与推行河长制工作,积极引入河湖巡查和水环境质量监督评价的第三方力量,形成多方参与、共治共管的良好氛围,凝聚强大合力,共同做好水环境治理和水资源保护工作,确保河长制落地见效、发挥作用。

各级河长到各自负责的河流、河段进行检查督导,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并按照“一河一策”的原则,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河道治理综合方案,加强河道治理。

(三)落实责任,强化督查考核。

按照划片区以镇人大、镇纪委牵头,各个村委会监委会主任、成员为成员的督察领导小组,对谋取个人私利、从事违法经营活动、乱排放、乱采沙等违纪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对工
作推进慢、实施不力的村委会、村小组,及时督促整改落实。

(四)落实经费保障。

上级政府应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多渠道筹集资金,保障河道管理保护经费的落实,将河长制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加大对河道功能提升、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污染防治、水面漂浮物打捞和水生态修复等项目的资金投入,确保逐年增加。

规范河道管理保护资金使用,加强资金使用的审计监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