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述推拿手法的机理与治疗原则_王强

简述推拿手法的机理与治疗原则_王强

83第13卷 第1期 2011 年 1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3 No. 1 Jan .,2011推拿是一种物理治疗方法,对病人而言,是一种被动运动和机械刺激,对医生来说,必须要有丰富的医学知识,深厚的功力,善良的品质。

医者通过手或身体的其他部位,应用一定的力量,使用特定的技巧动作操作于人体的特定部位,使力学作用产生了特定的动力学效应,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祖国医学认为其作用主要是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滑利关节,得以使“骨正筋柔、气血以流”。

而现代医学也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从神经、体液及生物力学等多方面着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推拿治病的实质。

下面笔者分别在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两个方面阐述推拿手法的作用机理和治疗原则。

1 祖国医学认为推拿手法的作用1.1 疏通经络 行气活血对于气滞血瘀,经络阻滞,为肿为痛,通过按法、推法等手法,可以起到疏筋活络、活血化瘀的作用,从而气行则血行,血行则肿消,通则不痛。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指出:“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雍聚,以散淤结之肿,其患可愈”。

而推拿治病,“经络所至,治疗所至”,通过穴位的点按,引动经络之气,调节脏腑功能,治疗脏腑疾病。

如“头面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肚腹三里留”。

1.2 宣通散结 松解粘连对于外伤血瘀或风寒湿邪郁阻,必使患部气血凝滞、瘀停经络、筋膜粘连,通过揉法、法等手法可以宣统闭塞的气血,疏通瘀阻的经络,松解粘连的筋膜,使得经通筋柔骨正。

对于外伤性以及寒湿性的关节周围软组织慢性粘连性疾病的推拿治疗运用此法。

1.3 缓急解痉 滑利关节推拿手法是缓解肌紧张、肌痉挛非常有效的方法,首先它能直接松解筋肉,疏通经络,调整机体内部平衡,通过按法、摩法、拔伸摇法等手法,可以强迫伸屈关节,解除痉挛,再进一步解除疼痛,恢复关节功能。

此所谓“松则通,通则不痛”。

此法用于髋关节滑囊炎、膝关节滑膜炎简述推拿手法的机理与治疗原则王强(盐城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江苏 盐城 224002)摘 要:推拿是一种“以人治人”的古老而又年轻的治病方法,推拿能够治疗许多疾病已经被全世界所公认,古今中外关于探究推拿治病原理的问题、设想、说法以及实验研究有很多,有用中医理论解释的,有用现代实验方法研究的,也有用实践经验去推测的等等,还都能说明一些问题,相对来说重点探讨的是推拿手法作用的人,即后面的“人”。

而决定手法疗效结果的主要是前面的“人”,能研究的空间更大,比如医者的知识面、功力、品质以及特异性体质等。

作者就中医和现代医学理论简单阐述一下推拿手法的作用机理和治疗原则。

关键词:推拿手法;机理;治疗原则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1) 01- 0083- 02收稿日期:2010-06-14作者简介:王强(1969-),男,江苏射阳人,副主任中医师,学士,研究方向:中医推拿临床,0~18岁儿童神经系统及运动系统疾病和损伤的 康复治疗。

Briefly Clarifies the Theories and Principles of MassagingWANG Qiang(Yancheng Maternity and Child Healthcare Hospital,Yancheng 224002,Jiangsu,China)Abstract :Massage is an ancient yet modern treatment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curing the patient with the hands of the doctor”. It is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diseases of many types can be cured by means of massage,as there have been since time immemorial at home and abroad many researches into the assumptions of how massage cures some disease on the basis of treating practice,some of which are affirmed by som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theories,and some of which are tested and eventually testified by modern experiments inferred from previous experience. All this can explicitly explains some problems which make the doctor puzzled in massaging the patient.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lays emphasis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octor who carries out massage,known as the man/woman standing behind the patient. However,it is the patient who lies in front of the doctor that mainly determines the effect of massage. This point of view in massage remains to be further testified on a larger scale,in terms of the doctor's range of knowledge,his or her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and skills,in addition to his or her personal quality and constitution and the like. 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briefly clarifies the theories and principles in massaging the patient from the viewpoint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nd modern medicine theories.Key words :techniques of massage ;theories of massage ;principles of performing massage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13卷等。

1.4理筋正骨 调和气血临床上有很多病人,无意中会出现一种情况,没有多大外力,突然某个部位卡住不能动了,或痛或不痛,此即所谓“骨错缝,筋出槽”,通过正确的扳法、拨法、拔伸法等手法可以使错缝之骨、出槽之筋归位,恢复正常的功能。

各种关节的脱位以及半脱位皆用此法。

2 现代医学对手法机制的阐述2.1调节神经功能推拿手法作用于人体任何部位,均能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相应的冲动,促进神经抑制或者兴奋,从而反射性的引起机体的各种反应,使神经兴奋和抑制过程达到相抵平衡而起到治疗作用。

通过调节植物神经系统来调节内分泌及内脏功能,手法刺激相应的本体感受器,使相应的器官功能状态产生一定的变化,从而达到治疗一些内科疾病的效果,如抑制了胃酸的分泌,可以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促进了胃肠蠕动,可以治疗消化不良及胃肠功能紊乱。

2.2促进血液 淋巴液的循环实验证明,推拿手法治疗后能使血液中的细胞总数增加,吞噬能力提高,血管容积也有明显改变。

推拿手法能使一定范围内血管扩张,外周阻力减低,血流增快,血流量增加,这样使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可以治疗软组织慢性劳损以及种种原因引起的废用性软组织挛缩,使软组织改变缺血、缺氧的状态,改善微循环,恢复正常的功能。

2.3促进血液中生物活性物质的改变实验证明内啡肽是存在于体内的一种具有阿片样作用的肽类物质,具有镇痛作用。

慢性颈肩腰腿痛的患者,血清中内啡肽含量与全血中5-羟色胺含量均低于正常人。

而推拿后患者的上述两种物质均有增加,上升的愈高,疼痛减轻愈明显。

血浆中儿茶酚胺含量是反映交感神经兴奋程度的主要指标,它能拮抗吗啡的镇痛作用。

实验证明推拿手法后能降低血浆中儿茶酚胺的含量,使交感神经处于相对抑制状态,从而缓解了疼痛。

2.4提高机体的代谢功能推拿手法通过皮肤达到肌肉、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促进其代谢功能旺盛,改善组织营养,促进肌肉和骨骼的正常代谢。

以增强肌力、改善韧带、关节囊的弹性,解除软组织的粘连,促进软组织内水肿的吸收,达到治疗的作用。

2.5加速修复损伤的软组织由于推拿手法松解了紧张的软组织,缓解减轻了疼痛,改善了病变及相关部位的血液循环,促进病变部位水肿的吸收以及各种代谢产物的排泄,改善组织缺血、缺氧的状态,从而使受伤了的软组织很快得到了修复。

3 推拿手法治疗原则推拿手法的效应,决不是单纯的力量大小问题,而是运用手法与部位的有机结合,不同的手法操作不同的部位,力量也不一样,病人的反应是完全不一样的,效果也有差异,所以我们运用推拿手法需要做到刚柔相济,动力与静力结合,并能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3.1筋骨并重筋与骨在生理和病理上有密切关系,肝主筋,肾主骨,素有“肝肾同源”之说。

筋伤与骨伤可同时发生,也可单独发生,并能相互影响。

临床治疗需要遵循筋骨并重的原则,理顺筋骨的关系和筋骨之间的病理变化,既要治疗骨关节的损伤,又要考虑筋伤,此即为“筋柔骨正,骨正筋柔”。

3.2内外兼治人体是统一的整体,无论是跌打损伤,还是外邪侵袭,损伤筋骨,经络受累,都使气血运行紊乱,严重者消耗津液,伤及脏腑。

所以外伤与内损密切相关,彼此影响。

在筋伤治疗中需要把握内外兼顾的原则,既要外治筋骨、皮肉损伤,又要内治脏腑、气血的病变。

临床上可根据损伤的病理变化,或以外治为主,或以内治为主,或是内外并重,灵活运用。

3.3急慢各异损伤临床上有急慢之分。

急性损伤因暴力所致,肿痛明显。

慢性损伤常因反复损伤或因急性损伤治疗不当,迁延日久,脏腑气血虚弱,筋脉失养,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导致筋脉瘀滞,活动不利。

两者因病因病机上的差别,决定了它们在治法上的差异。

急性损伤多以行气活血、消肿止痛为主;慢性损伤则以补益扶正,兼祛除外邪。

由于急性损伤可因失治、误治而成慢性,慢性损伤也可由外力诱因而急性发作,故治疗之法应重视辨证论治,“病无常形,治无常发,医无常方,药无常品”,决不能拘泥于一方一法,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