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工程防水施工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防水施工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防水施工质量控制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水工程施工是一个重要部分。

防水工程施工质量关系到居民生活的舒适、影响到结构安全。

如果一项工程的防水工作未做好,产生渗漏,必将投入大量人工、材料,延长施工工期,对资源造成浪费。

本文将对防水施工质量控制进行探讨。

【关键字】:建筑工程防水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防水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一个关键部分,防水施工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一个工程建设的成功与否。

如防水施工不到位,进行返工,将造成大量人力、材料、时间的资源浪费。

只有将防水施工到位才能保证工期完成,各方利益不受损失。

要保证防水施工质量按要求达到设计标准,需要对防水施工的各个阶段进行严格监管,合理控制。

1、防水施工准备阶段的控制:
防水施工是从施工准备开始,经过防水施工到防水检验验收这样一个过程,逐步完成的,所以防水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就是由施工准备质量控制,经过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到验收阶段质量控制,到成品保护。

1.1防水材料要求:防水施工前,应对各项影响因素进行控制。

防水材料必须符合国家规定和设计要求,并具备出厂合格证,试验检测报告,外观质量合格,经现场抽样复试检测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1.2对人员方面的管理:
施工人员的操作水平也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

因此,进行防水施工要请专业防水施工人员和有专业防水施工资质的施工队伍进行防水施工。

在施工前必须进行技术交底。

1.3方法因素的管理:
在合理的施工方案指导下施工,是实现优质防水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防水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技术,施工组织设计应有合理性、可行性和先进性。

1.4环境因素:
大面积施工前应注意天气预报,避免雨雪天施工。

胶粘法施工温度低于5摄氏度、热熔法低于-10摄氏度时不能进行卷材施工。

2防水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是防水工程成败的关键,应对该阶段进行严格控制。

2.1不同材料防水施工的技术要点:
2.1.1卷材防水:
找平层施工要求:找平层应抹平,表面光滑、洁净、无开裂、接茬平整。

不允许有明显的尖凸、凹陷、起皮起砂现象;找平层平整度应在允许范围内平缓变化,坡度均匀、坡向一致,并符合图纸要求。

卷材防水层的铺贴方法必须符合要求,做到搭接尺寸必须保证,长边为100mm,短边为150mm,相邻短边接缝应错开排列。

附加层接缝必须与防水层接缝错开0.3m以上距离。

铺设卷材过程中,不
允许拉伸卷材,也不得有皱折存在。

平面与立面相连的卷材,应先铺贴平面后由下向上铺贴,并使卷材紧贴阴角,不宜有空鼓现象存在。

同层相邻两幅卷材短边搭接缝错开1500以上,层与层之间的搭接缝底板防水层错开1/2,立墙防水层错开1/3卷材幅宽。

施工时要防止卷材在阴角处进行执着缝处理,接缝部位必须距离阴角中心200mm以上,并使阴角部位有双卷材做附加增强处理。

施工结束后,卷材接缝应横平竖直,卷材不得有皱折、翘边和空鼓等缺陷。

2.1.2防水涂料:
1、基层必须坚硬,无裂缝、松动、掉灰、表面平整、光滑、干净基层可潮湿、但不得有明水渗漏、无漏筋、无泥浆、桩头、阴阳角、洞口、槽、变形缝等易发生渗漏的部位做完附加层等增补处理,阴阳角做成圆弧(r=50)。

穿透防水层的预埋件、设备基础、预留洞口等均应在防水层施工前埋设和安装牢固。

2、细部做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程。

3、防水层施工中,每一道防水层完成后,必须由专人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防水层施工。

4、施工过程中,未固化前不得上人走动。

5、待涂膜固化后,使用壁纸刀割开一小块,用游标卡尺,检测其厚度,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厚度,最小厚度不小于设计厚度的85%。

2.1.3混凝土防水:
运输时应注意:
1、防止分层离析和坍落度损失;
2、气温高、运距大时可掺入缓凝型减水剂;
3、时间小于30分钟。

浇筑:
1、自由下落高度不大于1.5m,墙体直接浇筑高度不大于3m 否则用窜管、溜槽
2、钢筋管道密集处,用同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
3、分层振捣,每层厚不大于300-400mm上下层间隔不大于1.5小时且不初凝;
4、墙体底部先垫浆,往上逐渐减少坍落度,顶面撒砂子压入。

5、振捣密实、不漏振、不欠振、不过振,插入下层50-100mm。

养护与拆模:
1、混凝土浇筑后4-6小时开始养护,不小于14d避免早期脱水;
2、冬季出罐温度不小于10摄氏度,入模温度不小于5摄氏度,不宜蒸汽加热养护;
3、拆模不宜过早,防止开裂和损坏。

2.2不同部位防水施工的控制要点:
2.2.1基础防水:
一般基础防水采用混凝土自防水和卷材防水相结合的防水方
式,基础采用抗渗混凝土,下部做卷材防水。

抗渗混凝土的施工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如基础形式为桩基础的工程,需要对桩头进行防水处理。

桩头所用防水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粘结性、湿固化性,桩头防水材料应与垫层防水层连为一体。

2.2.2墙体防水:
墙体留设施工缝时,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边缘不应小于300mm。

地下墙的穿墙管应在浇筑砼前预埋,穿墙管与内墙角凹凸部位的距离应大于250mm。

结构变形或管道伸缩量较小时,穿墙管可采用主管直接埋入混凝土内的固定式防水法,主管应加焊止水环。

地下工程的后浇带应设在受力和变形较小的部位,其间距和位置应按结构设计要求确定,宽度宜为700-1000mm。

后浇带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其抗渗和抗压强度等级不应低于两侧混凝土。

后浇带砼应一次浇筑,不得留设施工缝;砼浇筑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

后浇带两侧可做成平直缝或阶梯缝。

2.2.3屋面防水:
排水坡度:
卷材防水、刚性防水的平屋面,排水坡度应为2-5%;种植屋面,排水坡度1-3%;平屋面采用结构找坡不应小于3%;卷材防水屋面天沟,檐沟不应小于1%,沟底水落差不得超过200mm。

天沟、檐沟排水不得流经变形缝和防火墙。

不同防水材料的技术处理细节
卷材屋面:
1、卷材防水屋面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以及基层的转角处,均应做成圆弧,内部排水水落口周围应做成略低的凹坑;
2、卷材铺贴顺序为先高后低、先远后近;
3、卷材铺贴方向当屋面坡度小于3%时,平行于屋脊铺贴;当屋面坡度大于3%小于15%时可平行或垂直于屋脊铺贴;当屋面坡度大于15%或受振动时,垂直于屋脊铺贴
涂料防水屋面:
防水涂膜应分遍涂布,待先涂布的涂料干燥成膜后,方可涂布后一遍涂料,且前后两遍涂料的涂布方向应相互垂直。

刚性防水屋面:
刚性防水层应设置分隔缝,分隔缝内嵌填密封材料。

刚性防水层内严禁埋设管线。

3防水施工完成阶段的质量控制:
防水施工完成后应防止因保护不当、装修等引起的损伤。

当防水层出现破坏后,应尽快对防水层进行修补。

分析损坏的原因,确定相应的补救措施,以节约资金,完成防水应有的功能。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防水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复杂多样。

管理人员要严格管理,深入现场,不放过对每道工序的控制;施工人员要认真负责,不怕麻烦,处理好每一个细节。

特别是施工困难的地方,结构复杂的部位和施工结束后不方便修补
的位置,需施工单位及监管部门重点关注,让防水工程起到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之乃、王有为、吴慧娟《建筑业10项新技术及其应用》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10
【2】穆静波、林振《建筑施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
【3】施骞、胡文发《工程质量管理》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