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密技术经历的三个阶段是什么

加密技术经历的三个阶段是什么

加密技术经历的三个阶段是什么?
加密技术经历的三个阶段:
古典密码、对称密钥密码和公开密钥密码阶段
古典密码:作为保障数据安全的一种方式,加密的历史相当久远,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虽然那时的加密并不是现在所讲的加密技术(甚至不能叫做加密),但作为一种加密的概念确实早在几个世纪前就诞生了。

近代加密技术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最广为人知的编码机器是德国的“迷”加密器,它的应用和最终被破解,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战争的进程。

随着计算机运算能力的增强,人们又不断研究出了新的加密方式。

我国的加密技术也有很长的历史,前一段时间,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乔家大院》就是以山西的日升昌票号为历史背景的,历史上的日升昌是我国第一家票号,票号实行“认票不认人,见票即付”的原则,并且为了防止假冒而制定了一套防伪制度,这套制度包括精心印制汇票,如蔚泰厚的汇票由平遥一处印制,绿线红格,并有水印“蔚泰厚”三字,票纸有数,如有报废必报总号备案,书手固定,由一人书写,笔记可辨,同时票面中加有“水印”技术,透过阳光能看到纸票中有“日升昌记”四个字。

对称式加密是加密和解密使用同一个密钥,通常称之为话路密钥,这种加密技术目前被广泛采用,如美国政府所采用的数据加密标准(DES)就是一种典型的对称式加密,它的密钥长度为56位
非对称式加密就是加密和解密使用不同的密钥,通常有两个密钥,成
为“公钥”和“私钥”,它们两个必须配对使用,否则就不能打开加密文件,这里的“公钥”是指可以对外公布的,“私钥”则只能由持有人一个人知道,它的优越性就在这里,因为对称式的加密方法如果是在网络上传输加密文件就很难把密钥告诉对方,因为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有可能被别人窃听到,而非对称式的加密方法有两个密钥,且其中的“公钥”是可以公开的,也就不怕别人知道,收件人解密时只要用自己的私钥即可,这样就很好的克服了密钥的传输安全性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