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师德需要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

师德需要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

师德需要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
广西贵港市港北区大圩镇雷村学校覃建川“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肯定和
赞誉。

足以可见教师在社会举足轻重的地位。

为人师表者除了必须具
备丰富的学识,春风化雨般的点拨技巧,重要的还要有超平常人的良
好品德。

教师自身行为的道德规范,直接地影响学生和社会,对于学
校工作的和谐发展,社会新人的培养和社会进步的推动起着重要的作
用。

因此加强师德修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良好的道德修养不是先天
固有的,而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经长期的社会实践进行锻炼的结
果。

师德修养必须学会掌握科学的主法没有科学的主法师德修养就无
从下手,下面我结合实际就师德修养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的事业是甜美的,让
我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

”教师就像那默默
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
惑也”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对“怎样
做一名教师”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
又漫长的育人之旅。

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首先,树立
良好的师德形象——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良好的思想
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

记得我读中学时就曾想“平平
淡淡的生,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正因如此,我羡慕诗意的生存,羡
慕丰富多彩的人生,不甘过平淡、庸常的生活。

当我读了师德启示录
之后,使我眼前豁然一亮,我看到了自己职业的伟大与崇高。

看看别人,不由得想到自己,我抱怨教师的清苦,抱怨过为人师的劳累,也抱怨过人世的凄冷。

我书读得早未满7岁就读小学,70年代是五年小学两年初中两年高中,于1978年毕业于大圩高级中学,当时恢复高考的第二年,我高考落榜年龄也是刚十五岁多工作无着落,后来学校招考民办老师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就去报考了,结果考上了,1978年11月在大圩解放小学任教月工资24元,后来一直到90年代工资才提到126元,和公办最高工资比才不到他们的三分之一,这么低的工资当时我看到很多人在广东打工月工资两千多,也曾想过下去广东打工,老父亲就对我说坚持吧孩子相信会有到头的一天的,就这样我坚持下来了。

我想到了教育家斯霞、李吉林,想到了四大名师,他们孜孜以成成就一番事业,使我感受到了教育战线上同样可有作为,那会弃燕雀之小志慕鸿浩而高翔的大志向。

使我明白了只有苦过之后,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甘甜,那才是生活上的真谛使我品吾到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这样一干就是二十年,一直到1997年民办考公办通过招考才被录用为公办教师,就这样一直到现在我在教育战线上干了三十五年。

良好的师德形象更是一种精神的化身,它孕育着真,引导着善,创造着美,奉献着爱!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

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

其次,规范文明行为——文明从尊
重开始,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

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卒先垂范,做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如今的小学生学习条件好了,都有良好的学习机会。

然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开展,学生的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也就造成了他们心理的某些障碍,特别是其中的学困生,家庭困难的学生,存在着较严重的消极心理,此时如不及时有效地引导、关爱他们、尊重他们势必影响今后的学业乃至工作,忽略了这一点,常常在无形中挫伤了他们幼小的心灵。

如某学生学习成绩低考试不及格,我无意中指责了他,这位学生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大哭着冲出教室。

过后我进行了自我反思,感到一阵愧疚,自己正是违返了师德的表现。

问自己,何为师德?自己做到了那些?自己尊重学生了吗?是呀!这位学生的行为超于寻常,更让人难以想象,对于老师,也许这种指责是提醒,是对学生成绩的重视,是对学生的爱,然而对个别学生来说是一种嘲讽,这样无形中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师生之间“冷冻”起来,何谈信任,何谈自信,又何谈进步?教师是学生一生中最信赖、最崇敬的人。

学生渴望老师对他们的爱,渴望尊重他们,何况我们的学困生呢?他们时刻承受着来自父母、老师、同学甚至社会对他们的压力,他们更希望得到老师的信任,得到老师
的尊重,找回自信。

我相信每位老师都是爱学生的,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健康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然而爱不是束缚,也不是放纵,爱应当从尊重开始。

再次,关爱每一位学生——倾听就是爱,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花十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行为的学生培养
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

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殊的性格。

这就要求老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爱学生是教师最重要的职业道德。

爱学生必须做真诚的倾听者,不做真诚的倾听者就算不上爱学生。

倾听是理解,是尊重,是接纳,是期盼,倾听就是爱。

过去有这样的一件事使我记忆犹新,五年级一班韦业同学在一次大扫除清洁卫生中没带工具,我当时很生气,批评他说:“我通知带工具你不带,就如同上课不带钢笔一样。

搞卫生没带工具如可搞,你去跑步”。

韦业想对我说什么,支吾了一声又没说就去跑步,结束后我找他谈话,他说:“上午我病了没来学校,不知要搞卫生”。

这时,内疚,愧悔.........这些词语都不足以表达我那一刻的心情,我不分清红皂白地批评了他,没给他解释机会,那样武断,我很后悔,我真诚地向他表示歉意,希望他能原谅我的过错,这时笑容重新回到了他的脸上。

这事虽然已过去,但对我永远是一个提醒。

从踏进师范的那一天起我就知道自己一生将与孩子结下了千丝万缕的情缘。

理解是尊重一个孩子,用恢弘的爱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是教育的起点。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生涯中一
定还要遇到许许多多类似的事情,我为自己立了一个这样的格言:“用爱倾听每一个孩子心底的声音”。

史烟飘过,回看今天,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

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转接者。

因此,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一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