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黄岩区小微企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黄岩区小微企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黄岩区小微企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张文忠姚丽敏金辉国
今天的小微企业,很可能就是明天的中型、后天的大型企业。

推进小微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对于提供就业岗位、促进企业家创业成长和鼓励科技创新,以及经济的平稳增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特殊的意义。

由于受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影响,这些最为活跃的经济因子却面临着融资难、税负重、用地难、人才缺、用工荒等成长烦恼。

关注我区小微企业的成长,对于实现“保生存、谋发展、惠民生”意义重大。

一、我区小微企业的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3月底我区工商注册登记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6057家,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等不具有法人资格企业2344家,个体户23594家,总计达32000余家。

考虑扣除规模上工业企业327家以及建筑、流通等行业的上规模企业,在工商注册登记的小微企业达31000多家(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根据工信部企业[2011]300号),小微企业占比达99%。

这批小微企业,在增加税收、新增就业、活跃市场等方面,为我区做出了特殊的贡献,目前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群体规模得到扩张。

一是增速较快。

我区个体私营经济发达,小微企业发展迅速,仅2011年一年就新增工商注册小微企业6400多家;二是分布相对集中。

从区域分布上看,我区小微企业主要分布在各乡镇街道周边和主要产业集聚区内;三是经济
占比较高。

从2011年我区496家500-2000万小微工业企业看,累计实现工业产值约61.6亿元,同比增长11.8%,在工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环顾零售、批发等其他行业,小微企业的贡献更大。

2.传统优势产业集聚明显。

目前,黄岩有塑料制品、医药化工、机械电器、摩托车及汽摩配件、模具制造、工艺美术、食品饮料等七大产业集群,有“中国模具之乡”、“中国塑料日用品之都”、“中国工艺品之都”等美誉,围绕这些传统优势产业,小微企业集聚发展,产业特色、区域特色明显。

经初步统计,我区有模具类小微企业4400多家,塑料制品类小微企业6800多家,工艺品类小微企业1800多家(不考虑经营范围重复,含生产、批发、零售等),并且围绕这些传统优势行业,衍生出一批产业链,如物流运输、包装等小微企业。

3.低门槛和新兴产业里小微企业活跃。

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很多行业的准入门槛大为提高,如玩具、食品饮料、电子产品认证等,一些小微企业被迫转型或者转行;另一方面如鞋帽服饰加工以及日常生活相关的餐饮、零售等行业,由于准入门槛低,而且市场广,聚集了大量的小微企业。

当前,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一批嗅觉灵敏的小微企业顺势而发,快速成长,如传媒广告、文化艺术、网络信息、装修设计、培训类的小微企业活跃。

二、小微企业主要面临的问题
小微企业由于小,市场竞争力弱。

面对当前的国内外形势,
保生存谋发展显得更为重要。

我区小微企业面临土地紧缺等共性发展瓶颈外,订单下滑、开工不足问题尤显突出。

1.市场缺。

由于欧债危机的影响,以及美国经济增长乏力,中东局势的不稳定性等原因,国际需求疲软,这对我区出口依存度达70%的区域经济影响很大。

2011年我区产值500-2000万的496家小微工业企业中负增长的有209家。

今年一季度相关工业指标出现下滑,企业出于保守和谨慎考虑,技改投入、新产品开发等意愿进一步降低。

我区工艺品行业订单同期下滑10%以上,从塑料原料销售企业同比销售下降20-30%可见我区塑料生产行业也不景气,电动车塑件行业形势低迷,整体下滑30%以上,模具开发减少,不少模具加工点开工不足,龙头企业对配套小微企业的拉动降低。

2.融资难。

资金筹集是小微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这也是世界各国小微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

目前,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很狭窄,主要是向银行贷款、民间借贷,国家鼓励的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等与我区小微企业无缘。

由于小微企业一般租赁厂房,缺乏有效的土地厂房抵押,往往难以申请贷款,并且贷款利率高。

一些商业银行需要存款积数等,首次贷款综合利率超过1分。

黄岩目前拥有的4家小额贷款公司,利率普遍在2分上下浮动。

另一方面核心企业大量使用承兑汇票转嫁资金使用成本,又因为国家宏观调控导致市场流动性减少,资金价格上涨,目前贴现利率已达到6%左右,致使小微企业资金使用成本上升以及流动资金十分紧张,生产经营压力不小。

3.负担重。

小微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微利型企业,已习惯性于依靠低廉的生产要素资源优势进行价格战,随着人工成本、原材料等价格上涨,小微企业面临着空间利润挤压的炙烤。

还有如“五险一金”中的医疗保险,没有考虑现在企业的员工大部份是农民工,他们都在家乡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企业又为他们缴纳医疗保险,等于是交了双份保险,但得到的赔偿却是一份,这样,企业的医疗保险失去了意义,而且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另外我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是个短板,企业的商务成本相对较高,这些都对小微企业形成不少负担。

4.优惠少。

2011年国务院出台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财税和金融支持政策,但是有些政策我区小微企业在运行中很难享受。

如增值税纳税人的划分标准降低,部分小微企业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但是他们在委托加工和采购行为中无法取得增值税发票,进项税额少造成利润虚高,上缴的税增加,一些企业为增加进项挺而走险虚开增值税发票走上犯罪。

还有很多小微企业由于财务制度的不健全,地方税务机关对他们实行定率或定额为主,难以享受到所得税减半政策。

三、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建议
小微企业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小微企业自身的“修炼”,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也需要政府部门从财税、金融等各方面积极给予大力地支持,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和支持。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在落实国务院支持小微企业政策的过程中,建议建立我区小微企业发展领导小组,研究小微企业的发
展问题,在规范小微企业安全生产的同时,出台我区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文件。

实际运行中,在技改贴息、出国展览补贴、成长型企业奖励、科技创新、厂长经理人培训等方面也可以对小微企业照顾。

对于项目大、影响广、发展潜力足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在用地上要给予适当倾斜。

2.扩大融资渠道。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客户数量多、行业分布广、信贷周期短、贷款额度小、用款次数频繁、风险大、收益高、担保物及担保方式匮乏,以及客户信息采集难是小微企业融资业务的特点。

一方面我们要尝试建立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平台,破解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在扩大小微企业融资担保的抵押物范围上不断探索。

借鉴经验,研究和尝试政府、银行、商会一起如何服务小微融资上下功夫。

如宁波市鄞州区在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背景下,积极探索,指导基层商会成立20家融资服务平台,创新了政府出资无偿服务模式、市场化融资服务模式、银企合作融资服务模式、企业出资政府补助融资服务模式,四种融资模式为小微企业生存发展提供“雪中送炭”般的融资服务,有效保障了当地小微企业的转型升级、科学发展。

3.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坦率地说,政府扶持小微企业的财政资金毕竟有限,小微企业众多,如何有效地充分发挥政府支持资金的作用?我们认为要根据小微企业的实际需求,积极的搭建小微企业的各种服务平台,建议采取政府资助社会中介机构承办运行的模式。

建立小微企业公共信息平台,提供有效的信息咨询、
经济技术咨询服务,促进小微企业能够更加充分而准确的把握市场脉搏,在投资、雇工等方面获取所需的信息;建立小微企业的培训中心,形成从小微企业负责人到中层管理、技术人员、财务人员等全面的培训,提升小微企业的智力水平;建立小微企业产权交易中心,把个体投资者和非专业投资机构引进来,既能扩大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又能促进有专门技术和独特理念的原创项目和小微企业发展,这是国外盛行的引入天使资金;建立法律咨询和维权中心,指导小微企业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维护企业发展中的权益。

4.帮助小微企业提升。

首先,指导小微企业在战略发展上准确战略,要坚持绿色、低碳,主动向国家鼓励的战略新兴产业靠拢,朝着朝阳产业发展;二是细分市场,鼓励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

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得要素资源流向了一批有实力的大企业,小微企业要在细分市场上下工夫,提升品质、树立品牌,争取一定的市场空间;三是引导企业注重人才的培养和产品科技创新。

小微企业的成长,需要人才来注入发展动力,需要通过人才来进行科技创新,需要创新来争取市场空间,从而做大做强;四是实现管理创新。

小微企业要及时引入现代公司管理理念,完善企业制度,既能降低内耗,又能实现与外界的有效对接。

(张文忠系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工商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姚丽敏系区工商联副主席兼秘书长;金辉国系区工商联干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