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评估报告
青山垅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项目自评估报告
一、综述
1.灌区简介
青山垅灌区是湖南省郴州市唯一的大型灌区。
灌区1966年开始兴建, 设计灌溉面积39. 79万亩, 受益区域包括永兴县耒水以东、安仁县宜阳河以南、资兴市东江以北25个乡( 镇) 的220个村, 灌区于1974年开始通水灌溉, 实灌面积曾一路递增, 为三县( 市) 农业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 由于资金短缺、年久失修, 工程配套未能按计划完成, 灌区曾一度陷入工程设施老化、灌溉效益徘徊不前、发展举步维艰的窘境。
”十五”计划期间, 灌区为改进工程状况, 提高灌溉效益, 开始实施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项目, 现已完成- 共4个年度的节水续建项目建设, 项目资金计划800万元已到位, 并即将下达实施计划。
2.灌区项目自评估组织
青山垅灌区水电管理局收悉省厅工管局湘水管[ ]10号《关于认真做好我省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评估工作的紧急通知》后, 随即下载了水利部水农[ ]89号的全部内容。
事关科学制定《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十一五”规划》, 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 为保质保量完成自评估工作, 我局于3月14日成立以局长苏丁贵同志为组长的项目自评估工作领导小组, 专门抽调了5名技术人员负责本次评估工作。
3.项目自评估过程与方法
3月15日, 青山垅灌区项目自评估工作小组展开工作。
为确保项目自评估工作顺利完成, 我们将自评估工作划分为调查研究、分析总结两个阶段。
在调查研究阶段, 项目自评估工作小组分别对永兴、安仁和资兴的灌区受益区域进行了各项指标值和意见的采集, 采集的数据主要是从各县( 市) 年鉴、统计局、水利局、农业局及灌区统计资料中获取, 其中各项效益类指标主要是以代表灌区不同受益程度的永兴鲤鱼塘镇东山村、资兴七里镇高波村、安仁平背乡朴塘村的现场调查情况为基础, 采取前( 1998年) 后( ) 对比、分类等比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取得; 同时, 评估组深入各县( 市) 实地, 广泛走访了各县水管单位、各受益乡镇和所有略具代表性的受益村组, 经过座谈、现场考察与悉心了解, 基本上如实掌握了灌区项目实施以来的各类变化与群众呼声。
在分析总结阶段, 我们围绕如实填写各附件表格数据, 真实反映灌区现状, 正确评估灌区项目, 充分认识灌区存在的问题, 合理提供灌区意见等问题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和总结。
4.灌区项目建设总体情况
灌区- 节水续建项目主要是针对灌区总干、青资、青柏、柏安、柏永、柏双、青资东等骨干渠道所存在的险工险段、渗漏、滑坡和淤积现象以及骨干渠系建筑物严重老化、存在病险等问题, 本着”先上游、后下游”以及”重点突出、分期实施、讲究实效”的原则, 以干渠除险保安和防渗配套为重点, 对危及工程安全和和严重影响发挥灌区效益的”卡脖子”渠段进行了有效的改造。
现已完成的-
项目主要包括了金盆形、茨冲等6座全长1640m的渡槽加固; 柏安、青资等8条骨干渠道全长37.5Km的砼防渗与配套; 新建10座全长810m的暗涵与渡槽; 彻底处理险工险段36处全长2212m; 改造分水闸12处; 初步建立了水管理信息化站点等内容。
累计完成土石方工程量18.37万m3, 砼3.47万m3, 完成投资万元。
5.灌区节水项目综合评估结论
青山垅灌区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丰富, 自灌区建设以来, 灌区已成为永兴、安仁和资兴3个县(市)的主要粮食生产区, 灌区谷物类粮食产量占到三县( 市) 总产量的52%。
灌区自开始实施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 已投资万元完成了 - 4个年度项目实施计划, 综合自评估结论如下: 项目建设:严格执行了实施计划, 重点突出, 讲究实效, 程序规范, 质量合格; 改进了灌区工程运行状况, 降低了渠道运行失事率; 改进了灌区灌溉条件, 提高了灌溉水和渠系水利用效率, 已初步产生节水效益; 提高了灌区管理水平, 灌区改革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灌区经济发展明显加快, 灌溉效益明显提高; 灌区项目实施对促进灌区工农业生产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巨大作用, 但由于项目建设实施缓慢, 灌区现状与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需求、水土资源的开发需求与灌区经济的持续良性循环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二、项目建设与管理
青山垅灌区1966年5月开始兴建, 1974年开始通水灌溉, 到80年代初, 骨干水源工程先后完成了青山垅水库枢纽工程建设、龙潭水库扩建、半垅水库新建, 总库容2.12亿立方米, 兴利库容1.31亿立方米,
年均产水量4.436亿立方米, 多年平均向灌区供水1.79亿立方米; 渠系工程完成了75%的干渠225公里, 65%的支渠415.7公里和68%的渠系建筑物2025座, 但受建设初期历史与经济条件的制约, 灌区工程设计标准偏低, 施工质量差, 渠系不配套, 管理设施落后,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渠道崩垮渗漏, 建筑物带病运行等现象十分严重, 致使灌区通水能力逐年降低, 灌溉面积停止不前, 而灌区人口日益增加, 城镇建设日新月异, 工农业发展带来的用水需求逐年提高。
这种现状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 国家计委、水利部将灌区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工程列入了国家专项资金投资计划。
此后, 灌区节水续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到止, 青山垅灌区已实施- 4个年度的项目计划, 高标准、优质量地完成了37.5千米的干、支渠砼防渗衬砌与配套; 新建及改造干渠建筑物28座全长2450多米; 对36处干渠险段进行了加固; 完成土方14.96万方, 干砌石10470方, 浆砌石23539方, 砼32985方, 钢筋混凝土1755立方。
现将有关项目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1.科学规划, 扎实做好项当前期工作。
我局在省、市水利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于1998年8月请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对灌区水土资源、受益面积、经济结构、地质情况、工程情况等各项指标进行了科学的调研, 出具了《青山垅灌区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规划报告》。
1999年10月又进行了初步设计。
, 水利部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经过审查, 以水总设[ ]45号《关于印发湖南省大型灌区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工程规划报告初审会议纪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