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综合要点整理一、词解题1、假植:苗木栽种或出圃前的一种临时保护性措施。
2、离心生长:以根茎为中心,根在土中逐年发生并形成各级骨干根和侧生根,向纵深发展,地上芽向上生长,并形成各级骨干枝和侧生枝,向空中发展。
3、截顶:当树木接近其最大树体时,某些中心干明显的树种,其中心干延长枝发生分叉或弯曲的现象。
4、花序:芽在枝条上的排列规律。
5、混合芽:一个芽开展出既生枝叶而且又有花叫做混合芽。
6、生态习性:植物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和适应能力。
7、树木物候:树木的各个器官随季节性变化而发生的形态变化。
8、色叶树种:以叶色为主要观赏要素。
9、开敞空间:仅用低矮的灌木和地被植物作为空间的限制因素而形成的空间。
10、覆盖空间:利用具有浓密树冠的大乔木构成一个覆盖而四周开敞的空间。
11、封闭空间:与覆盖空间相似,但四周均被中小型植物封闭。
12、垂直空间:运用高而细的植物构成一个垂直向上的、朝天开敞的室外空间。
13、障景:在园林中抑制游人视线的作用,是引导游人转变方向的屏障景物。
14、框景:利用门框、窗框、树框等,有选择的摄取空间的优美景色,形成如嵌入镜框中图画的造景方式。
15、对景: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构景方法叫之。
16、夹景:为突出理想景色,将左右两侧树丛、树干、土山或建筑等加以屏障,于是形成左右遮挡的狭长空间。
17、林缘线:树冠在地上的投影。
18、林冠线:树冠的边界。
19、对植:两棵或两丛乔木灌木有所呼应的栽植。
20、列植:将植物按一定的株距、行距进行种植。
21、丛植:三株以上同种或几种树木组合在一起的种植方式。
22、群植:几十棵同种或不同种树木栽植,组成较大面积的树木群体。
23、片植:单一树种或两个以上树种大量成片栽植。
24、古树名木: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叫古树,树种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则可成为名木。
25、秋色叶树种:秋季叶色发生显著变化的树种。
26、一二年生花卉:在一个或两个生长周期内完成其生活史,一个生长周期内完成生活史为一年生花卉,两个生长周期内完成生活史为二年生花卉。
27、宿根花卉:为多年生花卉中地下部分的形态正常的种类。
28、球根花卉:为多年生花卉中地下器官变态肥大的种类。
29、阳性花卉:必须在全光照下才能生长良好的花卉。
30、氮N,叶肥;磷P,花肥;钾K根肥。
31、分株:人为地将植物体内分生出来的幼植物体或营养器官的一部分与母株分离或分割,另行栽植而形成独立植株的繁殖方法。
例如雏菊、三色堇。
32、园林植物科属:二、简答题1、比较香椿与臭椿主要形态特征之异同点。
(1)香椿:树皮开裂,偶数羽状复叶;小叶无腺齿;蒴果。
(2)臭椿:树皮光滑,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基部具1-2对腺齿;翅果。
(3)共同点:落叶乔木;圆锥花序;羽状复叶。
2、比较池杉与水杉主要形态特征之异同点。
(1)水杉:叶条形,羽状二列,对生。
(2)池杉:叶钻形,先端内曲,螺旋状排列。
(3)共同点:均为杉科落叶乔木。
3、比较月季和玫瑰主要形态特征之异同点。
(1)叶子区别:月季的叶子比较光滑,玫瑰的叶子有很多褶皱。
(2)枝干区别:月季枝干刺很少,玫瑰刺多且很密集细小。
(3)花朵区别:玫瑰花色为浅粉紫色或白色,单瓣或两三层花瓣;月季花色丰富,花瓣因品种不同而变化。
4、行道树(1)作用:美化、遮阴、防护。
乔木树种为主,是城乡绿化的骨干树,能统一、组合城市景观,体现城市与道路特色,创造宜人的空间。
(2)概念:在人行道、分车道、公园或广场游径、滨河路、城乡公路两侧成行栽植的树木。
(3)选择要求:耐贫瘠、抗污染、耐损伤、抗病虫、根系较深、干皮不怕强光暴晒,对各种灾害气候有较强抗御能力的树种。
同时,兼顾生态功能、遮阴功能和景观功能。
(4)配置:采用规则式,分为对称式及非对称式。
(5)常用树种:梧桐、银白杨、毛泡桐。
欧洲五大行道树:银杏、悬铃木属、鹅掌楸属、椴树属、七叶树属。
5、古树名木(1)概念: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即为古树;而那些树种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则可称为名木。
在人类历史过程中保存下来的年代久远或具有重要科研、历史、文化价值的树木。
(2)价值:①生态价值。
古树的树冠通常较大,在制造氧气、调节温度和空气湿度、阻滞尘埃、降低噪音等方面有较明显的生态价值。
有的古树还具有吸收某些有害物质的功能。
②经济价值。
某些古树,如龙眼可作为杂交育种的亲本。
樟(也称香樟)是重要的经济植物和园林植物,古樟能提供大量果实,这些果实可用于育苗、工业或药用。
据调查,厦门市早期所植的圆叶蒲葵都是鼓浪屿黄荣远堂别墅的两株圆叶蒲葵的后代。
③景观价值。
一些古树生长于悬崖峭壁之上,形成一种人工难以造就的自然景观。
鼓浪屿福建路32号内的两株圆叶蒲葵Livistona rotundifolia (Lam.) Mart.与黄荣远堂相得益彰。
④文化价值。
有的古树被赋予人文情怀,如黄山的迎客松、送客松,这些古树由此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
榕树常被作为长寿的象征,樟代表着吉祥,木棉也被称为英雄树、攀枝花,是英雄和美丽的化身。
闽南地区在修筑公路时,遇到榕树均绕道而筑。
⑤历史价值。
某些古树名木与特定的历史时间相联系,例如,邓小平同志南巡期间在深圳仙湖植物园种植的高山榕则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
⑥科研价值。
古树可用于当地自然历史的研究,从而了解本地区气候、森林植被与植物区系的变迁,为农业生产区划提供参考。
在引种中,外来的古树可作为参照系,或直接作为研究材料。
⑦开发价值。
一些古树的叶片、果实或种子可以开发成为旅游纪念品,如古菩提的树叶可以加工成书签。
⑧旅游价值。
凡具有特殊观赏价值、文化价值或历史价值的古树名木均有旅游观光价值。
打洛独木成林的高山榕直接造就了当地的一个主要景点。
(3)管养:①保护树皮;②设置围栏;③每年应对古树名木的生长情况作调查,并做好记录;④根据不同树种对水分的不同要求进行浇水或排水;⑤施肥;⑥修剪古树名木的枯死枝、梢;⑦支撑枯枝;⑧病虫害防治;⑨设置避雷装置;⑩对古树名木要逐年做好养护记录存档。
6、乡土树种(1)概念:本地区天然分布树种或已引种多年且在当地一直表现良好的外来树种。
(2)优势:资源丰富;适应性强;实用性强;性价比高;文化底蕴功能;标识功能强。
(3)问题:缺乏重视与研究;缺乏市场与苗木资源;缺乏开发与利用。
7、名花及文化内涵(1)中国传统十大名花:荷花、兰花、山茶、水仙、梅花、牡丹、菊花、桂花、月季、杜鹃。
(2)云南八大名花:山茶、玉兰、百合、杜鹃花、报春、兰花、绿绒蒿、龙胆。
(3)十大香花:白兰、玉兰、米兰、茉莉、含笑、水仙、珠兰、晚香玉、桂花、兰花。
(4)四大切花:月季、香石竹、菊花、唐菖蒲。
(5)花中四君子:梅、兰、菊、竹。
(6)花中四雅:兰花、菊花、水仙、菖蒲。
(7)岁寒三友:松、竹、梅。
(8)玉堂春富贵:玉兰、海棠、迎春、牡丹、桂花。
传统庭院配置。
8、花芽分化控制途径:(1)研究花芽分化特点与时期;(2)抓住分化期进行促控;(3)满足或控制外界因子;(4)枝条生长与花芽分化调节;(5)利用生长调节剂,人工激素。
9、开花类别:(1)先花后叶:迎春、梅花、李;(2)先叶后花:柿子、桂花、紫薇;(3)花叶同时:苹果、海棠。
10、生态因素大致分为四类:(1)气候因子:光、温度、水分、空气;(2)土壤因子:土壤的有机质和无机质、土壤微生物;(3)地形因子:山岳、平原、坡向、坡度;(4)生物因子:动物、植物、微生物。
11、温度因子应用:(1)催延花期:①抑制花期:移入2-5℃低温,延缓开花和延长开花时间,月季;②促成栽培。
牡丹经加温后30-35天即可开花,春节开放。
(2)引种驯化:精心管理或结合杂交、诱变、选择等措施,逐渐改变遗传性以适应新环境,使引进的植物正常生长。
南树北移解决越冬问题,北树南移解决越夏问题。
12、常见的树木防冻措施:树木绑扎;设置防风障;喷灌解冻;烧稻草;多施磷、钾肥。
13、水生植物类型:(1)挺水植物:芦苇、香蒲;(2)浮水植物:睡莲、浮萍、凤眼莲;(3)沉水植物:金鱼草、苦草。
14、果实色彩美:果色以红紫色为贵,黄色次之。
(1)红色:桃叶珊瑚、冬青类、山楂、南天竹;(2)紫色:葡萄、紫珠;(3)黄色:柚子、佛手、木瓜、枇杷;(4)白色:红瑞木;(5)黑色:油橄榄、女贞。
15、园林植物功能与作用:(1)改善环境作用:空气质量方面、温度方面、水分方面、光照方面、声音方面;(2)保护环境作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其他防护作用、监测大气污染;(3)美化环境功能:表现时序景观、形成空间变化、创造景观观赏点、形成地域景观、进行意境创作、庇荫防护、装点山水并衬托建筑小品、完善园林空间、社会作用和经济效益。
16、园林树木配置原则:生态适应原则;美观原则;满足功能要求原则;经济原则。
17、垂直绿化树的选择与应用:(1)概念:利用攀援植物装饰建筑物墙面、栏杆、棚架、杆柱及陡直的山坡等立体空间的一种绿化形式;(2)使用位置:①庭院的处置绿化;②墙面的垂直绿化;③栏杆、绿篱、矮化墙等垂直绿化;④护坡的垂直绿化;⑤道路、桥梁两侧坡地的垂直绿化;⑥立杆、立柱的垂直绿化。
18、绿篱及造型树的选择与应用:(1)概念:将树木密植成行,按照一定的规格修剪或不修剪,形成绿色的墙垣。
(2)选择要求:种类多,在园林中应用广泛。
(3)配置:做成装饰性图案、背景植物衬托、构成夹景和透景、突出水池或建筑物的外轮廓。
(4)常用树:针叶常绿树、阔叶常绿树,如侧柏、冬青、大叶黄杨、雀舌黄杨等。
19、土壤状况的调节:质地改良、酸碱度调节、土壤和基质消毒。
20、土壤的替代物,栽培基质的使用。
(腐叶土、草皮土、针叶土、沼泽土、泥炭、水苔、蕨根、椰糠、树皮、蛭石、珍珠岩、岩棉)(1)无土栽培:用栽培基质来代替土壤,基质中没有足够的养分,需要浇灌营养液补充营养,这种栽培方式为无土栽培。
(2)无土栽培优点:花大、产量高;省水、节约养分;清洁卫生、病虫害少、无杂草;不受土地限制;可充分利用空间,是温室生产栽培的主要方式。
21、保护地的概念、作用和特点:(1)概念:运用花卉栽培设施或其他设备所创造的花卉栽培环境。
(2)保护地栽培的作用:①在不适于花卉生态要求的地区栽培该类花卉;②在不适于花卉生长的季节进行该类花卉的栽培。
(3)特点:①需要保护设施和设备,根据当地自然条件、栽培季节、目的和栽培资金选定栽培设施;②不受季节和地区气候限制,可周年进行栽培;③栽培管理技术要求严格;④设备费用大,生产费用高;⑤单位产量增高;⑥生产和销售要紧密衔接。
(4)常用栽培设施:风障、冷床、温床、冷窖、荫棚、温室、自动化设备、塑料大棚。
22、温室设计与建造:(1)生态要求、气候条件、建造土地;(2)温室建造的位置;(3)当地的气候条件;(4)温室的排列;(5)温室屋面倾斜度和朝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