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灰渣混凝土空心隔墙条板施工工法

工业灰渣混凝土空心隔墙条板施工工法

房屋建筑工业灰渣混凝土空心隔墙条板内隔墙施工工法前言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房屋建筑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新的安全、适用、经济、节能、环保型的墙体材料不断出现并被推广使用。

工业灰渣混凝土空心隔墙条板(以下简称条板)具有质量轻、强度好等优点,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根据我公司在苏州市都市花园七期A标等工程上使用张家港市常阴河新型墙体材料厂生产的条板安装施工内隔墙的实践,总结出一套施工速度快、质量好的条板内隔墙施工技术,经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查新,本施工技术有创新点。

浙江省建筑装饰行业协会组织专家鉴定认为:该技术先进可行,有较强的实用性,节能环保,可推广应用,具有国内领先水平。

为推广该施工技术,本编制本工法。

1、特点1.0.1 墙体质量轻、强度好。

可减轻墙体自重,降低了建筑基础和结构处理费用。

板材强度高,物理性能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

条板安装固定牢固,墙体节点及板材接缝等部位无裂缝产生。

1.0.2 墙体保温隔音、防水、防火性能优良。

户内隔墙不用其它辅助材料即能达到保温隔音效果,分户隔墙可做复合保温墙或双层板保温隔墙。

根据不同墙体厚度和表面处理方式,单层墙体隔音可达35~50分贝,增加了使用的私密空间。

条板隔墙的防水防潮及防火性能优良,可用于防火隔墙。

1.0.3 墙板的几何尺寸准确,可加工性能好,便于安装施工。

条板为工厂化生产,长度可根据建筑层高量身定做,施工可自由切割,外观质量优良,安装后的墙体垂直平整。

便于管线、设施的埋设和装修作业,板沿墙高、长度方向均可接长,施工便捷,降低劳动强度。

1.0.4 环保节能效果好、经济适用性强。

墙板主材为水泥、粉煤灰、炉渣、农作物桔杆、锯末,原材料资源十分丰富,并利用工农业废弃物,符合国家节能利废政策,无放射污染。

一般安装好的墙板直接批刮腻子后刮大白刷涂料装饰,减少了抹灰作业,节约建设资金。

2、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抗震设防裂度8度及以下地区工业与民用建筑户内无长期浸水环境的分室隔墙,分户隔墙、防火隔墙、管道井隔墙、厨卫间隔墙等非承重的室内隔墙。

3、工艺原理工业灰渣混凝土空心隔墙条板是属于轻质隔墙板,其在隔墙安装施工中,主要是解决条板连接固定、长高隔墙施工等难题,使安装后的条板隔墙固定牢固、垂直平整、节点及板缝无裂缝,满足抗震及使用功能要求。

本工法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3.0.1 合理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隔墙板及配件、材料。

3.0.2 板的固定及抗震措施:在非抗震地区,条板墙与结构梁、板和结构墙、柱、地面连接采用刚性连接方法;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地区采用刚性与柔性结合的方法连接固定。

3.0.3 板缝抗裂措施:板间满嵌粘结剂,板缝两侧以粘结剂加玻纤网布增强处理。

3.0.4 建筑隔音:分户墙体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应≥45dB,可做双排板隔墙构造,所选用条板的厚度不宜小于60mm,板间也可填入吸声保温材料。

亦可选用隔声性能符合要求的单层板,其厚度不能小于120mm。

户内分室隔墙空气声计权隔声量应≥35dB,条板的厚度不宜小于90mm。

3.0.5 防潮防水:无水房间不需采取其他防水防潮措施。

有水房间一侧墙体应设有防水防潮措施,沿隔墙设有水池、面盆等设备时,墙面应做防水层,隔墙下部做C20细石砼条基200mm高。

3.0.6 防火:可按设计对墙体防火功能的要求,来选择条板的厚度,120mm条板耐火极限可达4小时以上。

对要求特别高的防火墙也可采用双层板隔墙构造。

3.0.7 电气设施:电气线路可作明设;亦可作暗设,利用条板孔敷设线路或在墙板上开槽敷设线路,开关插座户内箱盒可作相应明装或暗装。

3.0.8 管道设备:在隔墙上安装管道支架、设备吊挂点。

根据使用要求设埋件,吊挂点的间距应≥300mm,单点吊挂力应≤1KN。

3.0.9 门窗安装:门、窗两边和顶部用门、窗框板、过梁板,板上有埋件与门、窗框固定。

门、窗框板均在工厂制作,门、窗框与墙板结合部位采取密封处理措施。

3.0.10 装饰及保温:隔墙面可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涂料、抹灰及其它装饰。

在安装分户隔墙及楼梯间隔墙时,应按设计要求做保温层,可采用粘贴保温板或抹保温砂浆,也可采用复合保温墙做法。

3.0.11 条板隔墙长、高控制措施:隔墙安装长度较长时,设构造柱和施工缝。

隔墙高度超过条板长度时,条板竖向接板安装,错缝连接,错缝间距≥500mm,并根据隔墙的高度及抗震要求采取相应加固措施。

条板墙体的接板限制高度为:60mm厚隔墙≤3.0m;90mm厚隔墙≤3.6 m; 120mm厚隔墙≤4.2m;150mm厚隔墙≤4.5m。

竖向条板接缝不宜大于2次。

如需要超过限高安装隔墙,应由工程设计单位另做加固、抗震设计,安装单位按图施工。

宽度小于300mm的条板应加设加强筋,条板最小宽度不得小于200mm。

4、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4.1工艺流程4.1.1 工艺流程如图4.1.1图4.1.1 条板隔墙安装工艺流程4.2 作业条件4.2.1 现场具备条板的堆放场地,接通施工用水及用电。

4.2.2 垂直运输机械或提升机械的运输能力和吊笼尺寸须满足条板垂直运输的要求。

4.2.3 主体结构已施工完毕,经检查验收合格。

与条板相接的墙体,最好不做抹灰层。

4.2.4 安装隔墙板部位的楼地面、梁板底面、柱面、墙面等须平整、无杂物且无浮尘。

4.2.5 水暖电气设备安装应先放线定点,钻孔埋设预埋件或开关、插座,尽量利用板孔敷设暗埋管线。

4.2.6 施工环境温度应不低于5℃。

4.3 施工准备4.3.1 检查条板、粘结剂、耐碱玻纤网布、钢卡、水泥等材料规格、品种、性能等技术指标,是否符合设计和有关标准要求,应现场取样测试的,按规定取样测试。

4.3.2 对预安装部位进行认真清扫,墙、柱面不平处用水泥砂浆修补平整。

4.3.3 隔墙的排版设计。

1. 在工程施工前,必须进行排版设计,其流程如图4.3.3-1。

图4.3.3-1 排版设计流程图2. 排板设计应搞清如下事项:1)设计对条板隔墙安装的技术要求:包括墙板的规格、型号、抗震设防等级、节点处理、质量要求,等等。

为排版设计提供依据。

2)现场考察:考察施工环境、作业条件、是否采用拼接方案等。

3)安装立面图:确定墙板的长度,测量安装空间的净高减去30~50mm的技术处理层,该尺寸为墙板的实际长度。

4)门窗洞口图:洞口高度确定门头板,洞口宽度影响墙板面积和数量(见图4.3.3-2)。

5)安装平面图:根据墙的实际长度,确定每道墙实际使用条板数量。

6)现场复核:复核现场实际尺寸与图纸是否有出入。

3. 按照上述设计依据,先按户型分规格、型号、列表逐一计算,然后统计每个楼层的实际使用数量,再汇总到单位工程。

排板应考虑正常损耗和切割剩下边料的充分利用。

图4.3.3-2 排版设计与施工示意(也可从两边向门洞安装)4.4 施工操作要点4.4.1 放墙板安装线1. 场地放线定位:弹好安装墙板的轴线、控制线或基准线。

2. 放墙板安装线:先弹长线,后弹短线;先放平行线,后放垂直线,交叉线;最后确定门窗洞位置线。

再把同一位置线返到结构梁板底,能放双线,一定要上、下都要放双线。

3. 墙板与没有抹灰的墙、梁、柱边平行相接时,应注意15-20mm 厚度的抹灰层。

4.4.2 卸、吊、堆放墙板1. 在离垂直运输机械较近的位置处卸板,按不同规格堆放整齐。

露天堆放最好要用雨布遮盖,防止日晒雨淋。

2. 条板堆放:板下端1/4处设两横向垫木,凹槽朝下侧立斜角不小于75度堆放。

3. 吊板时,用两个略小于板孔的圆棒插入墙的第二孔中抬入吊笼,板在吊笼里应侧立放置稳固。

4.4.3 钢卡固定根据排版图,在条板拼缝处的上端将U型钢卡或1#L型钢卡预先固定在结构梁、板上。

结构墙、柱与隔墙相接节点处,也同时将钢卡固定好(见图4.4.3)。

钢卡固定按以下三种情况设置:1. 非抗震设防地区:室内装饰抹灰后,抹灰砂浆能把条板墙牢牢夹住。

如设计无明确要求时,可不设置钢卡加固,但门窗顶板位置须设钢卡。

2.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区时:在条板拼缝处的上端隔缝设置钢卡,条板与结构墙、柱相接部位按设计要求设置钢卡;抗震设防烈度为7、8度区时:在条板拼缝处的上端每缝设置钢卡,条板与结构墙、柱相接部位钢卡的设置按下列规定执行:1)每块条板不少于2个钢卡2)钢卡的间距不大于1.5m3. 条板隔墙需竖向接板安装或隔墙顶端处不抹灰而直接吊顶装饰时,必须按上述第2条规定设置钢卡。

4.4.4 条板安装1. 根据安装排版图,对预安装条板进行切割。

需在条板上钻通孔安装管线的,用多功能钻孔机在预安装条板上打孔。

板顶孔用木塞或泡沫棒堵严。

2. 拌合粘结剂。

用灰桶搅拌。

拌合时,按确定的重量配比称量,先向桶内倒入水泥、细砂,加入胶液后搅拌均匀。

如粘结剂稠度较大不便操作,可适量增加少许胶液。

1#粘结剂主要用于条板缝、条板与结构梁板缝及墙柱缝、条板与门窗框缝等缝隙粘结处理;2#粘结剂主要用于条板上开槽开孔、预埋预下部位的修补、填封、粘合等粘结处理。

粘结剂随拌随用,存放时间不可超过1.5小时。

已开始硬化的粘结剂不可使用。

3. 与墙板相接触的结构梁、板、墙、柱上均用1:3的胶液(108胶:水=1:3)涂刷湿润后,抹粘结剂。

4. 按楼层净高选用不同长度的条板,侧立、凹槽向上,用软毛刷醮1:3胶液湿润,抹粘结剂(顶面、凹槽、侧面)。

5. 墙板就位。

由两人将墙板扶正就位,一人在一侧推挤,一人用撬棒将墙板撬起,边撬边挤;并通过撬棒的移动,使墙扳移在线内,使粘结剂均匀填充接缝(以挤出浆为宜);一人准备木楔,拿好手锤,待对准线时,撬棒撬起墙板不动,板下用木楔固定。

6. 木楔以两个一组,每块墙板底打两组,木楔位置应选择在墙板实心肋位处,以免造成墙板破损,为便于调校应尽量打在墙板两侧。

7. 由于墙板对线就位为粗调校,加上木楔紧固时有微小错位,一般需重新调校即微调。

板下端调校:一人手拿靠尺紧靠墙板面测垂直度、平整度,另一手拿锤击打木楔;板顶调校:一人拿靠尺,另一人拿方木靠在墙板上,用手锤在方木上轻轻敲打校正(严禁用铁锤直击墙板)。

校正后用刮刀将挤出的胶浆刮平补齐,然后安装下一块墙板,直至整幅墙板安装完毕。

再重新检查,消除偏差后可填充板下细石混凝土。

8. 板下填充细石混凝土。

墙板安装完毕后4h内,用拌制好的C20细石混凝土填充板下。

填充前,清除板下杂物和灰尘,并浇水湿润,灌注混凝土时两人在墙板两边对挤混凝土,使底脚混凝土在墙板内孔中微微鼓起20~30mm,防止混凝土水化过程中收缩致使墙体松动。

混凝土面应凹进墙面内3~5mm,便于墙板底脚收光(见图4.4.4)。

图 4.4.49. 板下填充混凝土强度达到50%以上时,取出木楔,并在该处填塞混凝土。

10. 墙板安装顺序:从一端向另一端按顺序安装;有门洞时,可从门口向两边安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