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树立“和衷共济,同辱同荣”理念打造优秀的企业团队团队观,即团队精神,是指一个组织具有的共同价值观和道德理念在企业文化上的反映,具有群体价值观的属性,属于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是企业文化的主要内涵和企业发展的主要支撑。
中隧集团“和衷共济,同辱同荣”的团队观已经得到广大员工的认同,团队的战斗力和归属感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并在企业的经营生产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但为了进一步促进企业文化落地生根,凝聚团队意志、协调团队行动、增强团队生命力和战斗力,还需要在多方面对团队精神进行探索和挖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一、优秀企业团队精神的重要作用现代企业中由参与、协作、奉献等要素构建而成的团队精神的重要作用,逐渐成为人们研究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方向。
企业文化中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就企业而言,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团队中个人作用的发挥,二是团队整体力量的发挥。
这两个层次的重要作用各有不同的表现,但就企业发展的整体性和长远性来看,后者的作用和意义要远大于前者,更值得人们探索和挖掘。
首先,广泛的参与性为团队发挥强大力量提供了坚实基础。
我们要探讨企业文化,探讨团队精神,不能不谈日本企业的团队精神。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日本经济腾飞,涌现出了一大批像丰田、索尼、松下全球知名企业,日本在仅仅20多年的时间里,便在绝大多数的产业技术方面迅速赶上了美国,有些方面甚至超过了美国。
战后的日本除了人力资源外,几乎没有任何竞争优势,缘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呢?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在日本的民族性和社会组织特点上来考察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在浓厚的人治耻感文化指导下的日本人始终把参与团队、组织、社会活动当成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团队有着极强的忠诚度、凝聚力和归属感,整个日本企业充满了团队协作精神,整体的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相当高。
相对我国企业而言,员工的自我意识强烈,对个人利益得失考虑得太多,缺乏最基本的参与团队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没浓厚的团队意识。
其次,良好的协作性为团队提供了组织模式。
在2000多年前的楚汉战争中,项羽“力拔山,气盖世”,个人能力超群,反观刘邦,仅仅是个“好酒及色”的流氓政治家,做人实难恭维。
但结果反倒是刘邦取胜得天下,项羽战败憾死乌江。
究其原因正是刘邦能够把善于统兵作战的韩信、治国安邦的萧何、出谋划策的张良完美结合起来,充分运用好了各方的智慧,做好分工协作,真正发挥出了团队协同作战的能力,取得了一两拔千斤、事半功倍的效果。
面对这样一个强大的团队,仅靠匹夫之勇的项羽焉有不败之理?协作分工在当今社会里,企业的分工越来越细,任何人都不可能独立完成所有的工作,他所能实现的仅仅是企业整体目标的一个小部分。
团队各成员之间存在互相依赖和互相促进的关系,各成员之间只有发扬群策群力、互相帮助的团体精神,团队才能成形、像样、便于组织,才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出强大的合力,解决困难,战胜对手。
最后,奉献精神为团队的战斗力提供了可持续保障。
简单地讲,奉献精神就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超额完成工作的一种自愿自觉的行为和思想的表现。
据研究人员测算,以“人”字形飞行的雁群,在头雁的带领下,后面的大雁一般可以节省约70%的能量。
为了保证整个雁群的持续前进,前面的几只雁经常轮换替代费劲最大的头雁。
很明显,这里头雁所付出的超额劳动正是一种奉献精神,正是他们无私奉献精神减轻了整个团队前进的阻力,保证了雁群向既定目标前进的可持续性。
因此,一个企业的团队有没有旺盛的战斗力,能不保障这种战斗力具有可持续性,归根到底,还是要看团队的成员有没有较强的奉献意识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二、影响形成优秀企业团队的主要因素一个优秀企业团队的形成需要很多条件,同样,影响形成优秀企业团队的因素也相当多,有良性的冲突,也有恶性的冲突,但归结起来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一)利益冲突。
这里主要包括个人与个人的利益冲突、个人与团队的利益冲突两大方面。
个人之间发生利益冲突的原因多属个人私怨,与团队关系不大,“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告诉我们,不注重团队建设中的小事,细节做不到位,必然会影响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削弱团队整体的威力。
在处理个人利益冲突的时候,团队引导员工学会积极的与人沟通,促进交流,减少冲突,同时还要建立一套公平、透明、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对成员的努力绩效做出评价,均衡利益关系。
在相对更为重要个人与团队的利益冲突面前,利益协调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团队价值观念的变换、凝聚力的消涨和战斗力的发挥。
据日本和美国对公司抽样的调查显示,鼓励员工参与管理、兼顾员工利益的企效益可以提高1-2倍。
在塑造团队精神中,我们要时刻注意到“和衷共济同辱同荣”的根基是我们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目标追求,主动引导广大员工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到企业的事务管理上,将自己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相结合,使他们明白,只有企业的利益得到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才可能有所保障,多为企业创造财富,就等于间接地为自己创造财富,为个人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不同的价值观念。
在以竞争为主导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强调自我能力的展现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对于部分世界观不太成熟的群体而言,容易产生个人主义、利已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价值观念,导致团队成员间的努力方向就会出现偏差,形不成合力,整个团队就是一盘散沙,一个群体的代称,难以产生较强的战斗力,更遑论团队精神了。
因此,对企业而言,一个个人才就像一颗颗珍珠,企业不但要把最大最好的珍珠买回来,而且要有自己的“一条线”,能够把这些零散的珍珠串起来,共同串成一条精美的项链。
这条线就是能把众多珍珠凝聚在一起,步调一致,为了共同目标而努力的共同的价值观念。
(三)人际关系的影响。
企业是以人为主体的经济团体,人际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团队力量的发挥,在我国这点尤其重要。
社会学的前辈费孝通先生,对我国的人际关系作了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
他说,中国的人际关系就像一块石子溅起好多好多的波纹,一圈一圈的波纹向外扩散,由近及远,互相交错,非常复杂。
复杂的人际关系,容易使人们把过多的精力耗费在人际关系上,影响工作效率和团队整体绩效。
所以,中隧集团的团队一定要以“和衷共济”的“和”为中心,把简化和淡化人际关系上升到制度层面,创造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使团队成员可以在简单的人际关系中,放掉不必要的精神负担,轻松而又全力以赴地进行工作。
三、如何打造富有中隧特色的企业团队精神(一)要塑造共同的价值观念。
如果说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文化的话,那么企业文化的灵魂就是团队观(团队精神)。
中隧集团的团队观中明确提出:“共同的目标、理想和价值观念把员工凝聚在一起,把员工的意志集中统一在一起,我们通过团队的合作达到共同的目标,在市场竞争中以团队合作取胜。
”在中隧集团“和衷共济,同辱同荣”团队观的落实过程中,切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事论事地进行,必须使之与企业发展目标、企业精神、企业宗旨等各项企业理念系统地结合起来,形成共同的价值理念,才能把团队的战斗力最大化地发挥出来。
(二)要明确团队成员的定位。
明确团队成员的定位是形成责任意识必要的手段“有为才能有位”,同样,“有位才能有为”。
正像我们团队观中所阐述的那样,“要把每一个员工看作是团队中最有价值的一员,尊重个人观点并鼓励创新”,结合每个成员的能力大小、素质高低、奉献多少及岗位需要,明确他们在团队中的位臵、作用和职责分工,从考核、奖惩等硬措施上鼓励提拔先进,督促鞭策落后,保证团队成员始终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进取思想、奉献精神。
最终促使他们形成团队的目标才是最重要的、个体的目标要服从于团队目标、争取把个人的小目标同整个团队的大目标融为一体的团队理念。
(三)要强化团队的信任机制。
信任团队凝聚力的粘合剂,是我们团队观中最基本的信条,是我们团队精诚合作、协同作战的基础。
要达到全体员工共同努力,推动企业在市场中不断发展壮大,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必须建立完善的信任机制。
一是尽快做大做强企业,使员工感受到企业“大产业”的真实性,对企业的发展放心,甘愿为企业发展效力;二是帮助员工进行自我改造,提高个人业务能力,使之真正感受到集团“大学校”理念的实在性;三是要努力形成互信互爱互助的外部环境,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使员工体会到企业“大家庭”理念的亲情感;四是继续加强竞争机制,以竞争增强员工自信心,展现个人能力,以竞争促进员工间的了解,增进团队合作,把企业“大舞台”的理念融入到团队和员工的实践中来。
(四)要注重团队中个人素质的提高。
培育独当一面的人才,我们的团队观提出的“员工在为企业发展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求得成长进步”的目标表明,建立学习型组织,培养员工学习能力,提高员工素质是实现员工自我价值和企业共同价值的重要手段。
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应该做到,一要有梯次培养的意识,要敢于启用新人,加速员工成长成才的进程;二要有专业培养的意识,从大综合、深专业的方向培养人才,注意培养各专业的领军人物;三是要有重点培养的意识,努力培养专业领域中专家级、大师级甚至院士级的人才。
(五)要继续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
打造优秀团队是需要持续推进的“慢工细活”,这正好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强项。
要进一步增强班子成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大力加强班子的能力建设和整体合力,坚定不移地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以领导班子的团结和活力,来应对复杂局面,防范风险经营,推动企业发展。
要利用我们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采用帮教、引导和精神鼓励等各种工作方式,加强各方沟通,化解成员间存在的各种误解和冲突,把思想政治优势转化为团队竞争优势,实现团队整体提升、结构优化和自我更新。
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到员工生产生活的八小之外,从细微处着眼,把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相结合,促使广大员工为了共同的目标和理想共同努力,使企业在市场中不断发展壮大。
企业团队的组建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具有构成团队的基本要素,形成团队框架;第二层是在团队框架基础上具有科学的组织制度;第三层是在具有科学组织团队的基础上塑造出团队精神。
后者是企业发展的最高境界。
就我们中隧集团实际而言,我们的团队已经基本完成了从第二层次到第三层次的过渡,但还远没有实现团队观的落地生根,还要在完善团队科学组织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经营生产的传统习惯、实际需要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导向,继续探索团队观融入全员的方式方法,发挥出团队竞争的最大合力,为企业的快速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