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民商事关系的法律适用
▪自然人与法人的民事能力
▪物权(准物权:知识产权)
▪合同之债侵权之债
▪债权非合同之债不当得利之债
▪无因管理之债
▪婚姻家庭:结婚、夫妻关系、离婚、亲子关系、
▪收养、监护、扶养
▪继承:遗嘱继承、法定继承、无人继承财产归属
▪商事关系:海事、代理、信托、票据、破产¡
国私解决不同民商事关系法律冲突的构架
▪该民商事关系法律冲突的表现
▪该民商事关系法律冲突的产生原因
▪该民商事关系法律冲突的解决规则(掌握)
▪中国的立法、司法现状及展望(掌握)
第九章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法律冲突法▪自然人权利能力的法律适用
▪自然人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
▪法人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
属人法及其发展趋势
▪(一)属人法的含义
▪(二)民事能力适用属人法是公认的一般原则
▪(三)关于属人法,历来有本国法(大陆法系)与住所地法(英美法系)之争
▪(四)本国法与住所地法各有其适用的历史原因及利弊
▪(五)属人法的发展趋势是住所地法优先的倾向与惯常居所地法的出现与取代之势
惯常居所地法的优势及未来属人法的模式
1、惯常居所的含义
——英国法院在克鲁斯诉奇滕案中所下定义:
“持续一定时间的经常的实际居住”
——美国学者所下定义:
“惯常居所意为事实居所,具有频繁性和持续性特征”共同点:强调实际、持续的居住
2、采用惯常居所的理由
(1)惯常居所克服了国籍与住所的缺陷。
——国籍往往与当事人没有真正的联系。
如:亚洲公民在欧洲工作,适用本国法麻烦。
——确定住所的主观意向很难判定,并且各国对住所的解释上存在很大差异。
(2)惯常居所的采用符合现代国际私法的最密切联系原则。
▪结论:长远来看,以惯常居所为主,国籍和住所为辅综合确
定属人法的方法是属人法未来发展方向。
第一节自然人权利能力的法律适用
一、自然人权利能力的法律冲突(了解)
开始:出生的理解规定不同
终止:死亡
生理死亡死亡时间界限不同;
推定存活制度不同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
制度各异;
时间各异;
发生效力的日期不同
实际法律后果不同
二、自然人权利能力的法律适用
▪1、三种做法:
➢(1)当事人属人法(普遍)
➢(2)所涉及的法律关系的准据法(少)
➢(3)法院地法(少)
▪2、以属人法为原则,其他为补充
三、涉外失踪和死亡宣告的管辖权和法律适用
1、失踪或死亡宣告的管辖权:
a.当事人国籍国
b.住所地国
c.原则上本国,住所地或居所地国为辅(掌握)
2、法律适用(掌握)
a.内国人:内国法;
b.外国人或无国籍人:
在内国有住所或惯常居所或财产,才管辖,适用内国法(法
院地国法)。
▪在失踪与死亡宣告问题上,管辖权与法律适用是密不可分的。
一般来说,如果法院地国对案件有管辖权,就适用法院地国法进行失踪和死亡宣告
第二节自然人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
一、自然人行为能力的法律冲突
➢法定的成年年龄的规定不同
➢关于禁治产制度的规定不同:
宣告禁治产的原因
宣告禁治产的法律效力
二、自然人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
➢当事人的属人法:住所地;本国
➢例外:
处置不动产的行为能力,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
商务活动的行为能力适用行为地法。
(理查蒂案)
二、我国有关自然人行为能力的规定及其评价
现行规定:
——《民法通则》第143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定居国外的,他的民事行为能力可以适用定居国法律。
▪问题:
▪a.没规定外国人、无国籍人民事行为能力认定的法律适用。
▪b.没有接受行为地法限制属人法的规则。
▪c.如何理解“可以”?如何理解“定居”?
——《民通意见》
第179条:定居国外的我国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如其行为是在我国境内所为,适用我国法律;在定居国所为,可以适用
其定居国法律。
第180条: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进行民事活动,如依其本国法律为无民事行为能力,而依我国法律为有民事行为能力,应当认定为有民事行为能力。
case:中国某进出口纺织品公司诉某法国人案
第181条:无国籍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一般适用其定居国法律;如未定居的,适用其住所地国法律。
改革建议
——《建议稿》第22条
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适用其住所地法或者惯常居所地法。
自然人依其住所地法或者惯常居所地法为无行为能力或者限
制行为能力,而依行为地法有完全行为能力的,适用行为地法,但关于婚姻家庭、继承以及处分不动产的行为能力除外。
——《室内稿》第20条
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适用自然人本国法律或者住所地法律。
外国人、无国籍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民事活动,依照住所地法律为无民事权利能力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而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为有民事权利能力或者有民事行为能力,应当认定为有民事权利能力或者有民事行为能力。
问题:依本国法无能力时如何?
▪《票据法》第96条:
▪票据债务人的行为能力,适用其本国法。
▪票据债务人的行为能力,依照其本国法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而依照行为地法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适用行为地法。
▪《民法通则》19条规定:
▪“精神病人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精神病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被人民法院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根据他健康恢复的情况,经本人或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可以宣告他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
三、禁治产宣告的管辖权与法律适用
1、管辖权:
本国;
本国管辖为主,居住地国管辖为辅(主流,掌握)2、法律适用:
本国法;
法院地法(居住国法)
重叠适用本国法和法院地法
第三节法人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
一、法人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法律冲突
1、特点:
时间一致;范围一致;团体意思为前提
2、冲突:各国规定不同
二、法律适用(掌握)
➢属人法加内国法
▪我国的规定
《民通意见》第184条
外国法人以其注册登记地国家的法律为其本国法,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依其本国法确定。
(注意:连结点不是住所、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
外国法人在我国领域内进行的民事活动,必须符合我国的法律规定。
▪2002,62.甲国公民汤姆19岁,1989年在我国境内购买了一件民间工艺品,价值1500元,现汤姆以其本国法上20岁为成年才具有行为能力为由,要求解除合同。
我国法院在审理此案时应如何处理?
▪a.汤姆的行为无效,可以解除合同,买卖不成立
▪b.汤姆的行为有效
▪c.法院可以适用1980年《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处理该案▪d.合同成立
▪2004,91.大卫是甲国人,同时具有乙国国籍,其住处在甲国,其惯常居所在乙国。
后因在丙国为票据行为所引起的票
据纠纷在我国涉诉。
为了确定大卫之票据行为的效力,我国法院首先要确定他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按照我国《票据法》的规定,票据债务人的民事行为能力适用其本国法。
大卫同时具有甲国国籍和乙国国籍,我国法院应如何确定其本国法?
▪a.以大卫有住所的甲国法律为其本国法
▪b.以票据行为地丙国的法律为其本国法
▪c.以大卫有惯常居所的乙国法律为其本国法
▪d.以与大卫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为其本国法
▪2005,37.某国公民杰克逊18岁,在上海某商店购买一款手机,价值4000元人民币。
三天之后,杰克逊在另一商店发现该款手机的价格便宜许多,便到前一商店要求返货,被拒绝。
杰克逊遂向上海某法院起诉,理由是根据其本国法,男子满20岁为成年人,自己未届成年,购买手机行为应属无效。
对此,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认定杰克逊的行为无效,手机可以退货
▪b.认定杰克逊的行为有效,手机不能退货
▪c.认定杰克逊为限制行为能力人,但因本案所涉金额不大,判购买行为有效
▪d.法院应根据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处理该案
▪2009,36.中国籍人李某2008年随父母定居甲国,甲国法律规定自然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为21周岁。
2009年7月李某19周岁,在其回国期间与国内某电脑软件公司签订了购买电脑软件的合同,合同分批履行。
李某在部分履行合同后,以不符合甲国有关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年龄法律规定为由,主张合同无效,某电脑软件公司即向我国法院起诉。
依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应适用甲国法律认定李某不具有完全行为能力
▪B.应适用中国法律认定李某在中国的行为具有完全行为能力
▪C.李某已在甲国定居,在中国所为行为应适用定居国法律
▪D.李某在甲国履行该合同的行为应适用甲国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