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沟封闭讲课讲稿
甲酯、二缩三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甘油酯等 (3)引发剂:自凝引发剂、光固引发剂
过氧化苯甲酰 芳香胺
安息香醚类 a-二酮类 (樟脑酚)
2、封闭剂类型和特点
自凝和光固封闭剂比较表
性能 理想
渗透性 高
工作时间 中
固化时间 短
吸水性 低
热膨胀 低
耐磨性 高
评分
100
自凝(无填料) 光固(无填料) 光固(有填料)
第三代封闭剂:430~490nm可见光固化 ✓ 10~20秒即可固化
第四代封闭剂:含氟和释放氟的窝沟封闭剂 激光固化研究、玻璃离子封闭剂
二、 窝沟封闭的临床应用
(一)窝沟封闭的适应证与非适应证
1、适应证 ✓ 窝沟深,特别是可以插入或卡住探针(包括可疑
龋)。 ✓ 病人其他牙,特别对侧同名牙患龋或有患龋倾向。 ✓ 萌出4年内:乳磨牙3~4岁,第一恒磨牙6~7岁,
第二恒磨牙11~13岁为最佳封闭年龄。 ✓ 釉质发育不全,窝沟点隙有初期龋损,合面有充填
物但存在未封闭的窝沟。
2、非适应证 合面无深的沟裂点隙、自洁作用好 患较多邻面龋损者 病人不合作,不能配合正常操作 牙齿尚未完全萌出,被牙龈覆盖
(二)窝沟封闭剂的组成、类型、特点
1、窝沟封闭剂的组成 (1)合成有机高分子树脂:双酚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2)稀释剂:活性单体,降低树脂粘度。甲基丙烯酸
新封闭
三、窝沟封闭的临床效果评价 常采用封闭剂保留率和龋降低率两指标 采用自身半口对照方法减少样本量
中
低~高
低~中
短~中
中~长
中~长
中
根据需要
根据需要
高
高
中
高
高
中
低
低
中
53
62
70
(三)酸蚀法 1、酸蚀对牙釉质的作用
去除釉质表层,使新鲜的牙釉质表面产生微
孔结构,增大与树脂的粘附面积。
➢ 酸蚀层:10um,菌斑、表层下有机膜及釉质表面的部 分矿晶被除去,更多反应表面暴露
➢ 定性微孔层:20um,微孔丰富,能用偏光显微镜定 性
酸蚀模式对粘接强度、保留 率及防龋效果无影响
(四)窝沟封闭的操作方法及步骤
1 清洁牙面
检查 6
固化
2
酸蚀
冲洗
3
干 燥
涂布封闭剂
4
5
1、清洁牙面
➢ 在低速手机上装好锥形小毛刷或橡皮杯,蘸上适量清 洁剂刷洗牙面。
➢ 清洁剂可以用浮石粉或不含氟牙膏,不含油
2、酸蚀
➢ 隔湿:棉纱球或橡皮障 ➢ 吹干: ➢ 酸蚀:酸蚀面积应为接受封闭的范围,一般为牙尖斜
二、窝沟解剖形态及龋患特点
P、V、U、I、IK型
窝沟可简单分为两类:
浅宽的V型沟:
深而窄的I型沟:内积缩余
釉上皮、菌斑、食物残渣
点隙裂沟容易患龋的原因: 1、其解剖形态容易为细菌聚集定植 2、不能直接由病人与专业人员清洁 3、入口被有机塞(釉质上皮、食物残渣、菌
斑),阻止局部氟进入 4、点隙裂沟可能接近釉牙本质界或位于
目前,绝大多数封闭剂与复合树脂充填材料都采用含有 Bis-GMA或氨基甲酸乙酯的配方。
窝沟封闭剂的发展 第一代封闭剂:365nm紫外光固化封闭剂。
✓ 材料表面吸收过多紫外光,阻止深部材料固化 ✓ 光输出密度不稳定,光斑小,固化需时长,效果差
第二代封闭剂: 采用Bis-GMA配方。 ✓ 为自凝固化或化学固化
面的2/3;20~30s;酸蚀过程中不要擦拭牙面;酸 的用量要适当以免伤及软组织
3、冲洗和干燥
➢ 用水枪加压冲洗牙面10~15s,及时吸出冲洗液 ➢ 冲洗后换干棉卷隔湿,压缩空气(无油无水)吹
15s ➢ 封闭前保持牙面干燥,不被唾液污染是封闭成功的
关键 ➢ 酸蚀牙面干燥后应呈现白色雾状外观 ➢ 如发生唾液污染,应再冲洗牙面,彻底干燥后重复
牙本质内
窝沟龋的发展
龋首先发生在窝沟壁,表 现为狭窄处相对的沟壁上 皮釉质龋损的形成。
沟壁龋损扩大累及沟底, 形成金字塔形损害。
病变向邻近牙釉质和釉牙 本质界两个方向发展。
恶化
第二节 窝沟封闭
一、合面龋预防方法的回顾
预防性充填(1923年):预备包括全部点隙 裂沟的保守一类洞,银汞合金充填。 窝沟磨除法(1929年):采用大的圆钻磨除 深窝沟,使其易于自洁。 其他:化学物质涂布,但效果不理想或脱落
窝沟封闭
一、点隙裂沟龋的流行病学状况
(石四箴1983,15054人)3岁53.55%,7岁86.6 %
其中乳磨牙占54.4-84.92% 12岁儿童第一恒磨牙合面的患龋率为65% (岳松龄1980资料分析)咬合面是龋病的好发牙面 (1995年第二次口腔健康调查)12岁窝沟龋90.32 % (美国1979-1980)5-17岁84%的龋为窝沟龋 (纽约1982-1983氟化水)学龄童94%为窝沟龋
酸蚀60s
4、涂布封闭剂
➢ 光固封闭剂在自然光下也会逐渐凝固 ➢ 注意使封闭剂渗入窝沟,使窝沟内空气排出 ➢ 封闭材料应覆盖合面全部酸蚀面,在不影响咬合
的情况下尽量有一定厚度
5、固化
➢ 照射距离约离牙尖1mm ➢ 照射20~40s ➢ 照射范围要大于封闭剂涂布的范围
6、检查
➢ 固化程度 ➢ 粘接情况 ➢ 有无气泡存在 ➢ 是否有遗漏或未封闭的窝沟需重新封闭 ➢ 有无过多封闭材料和是否需要去除 ➢ 应定期复查(3个月、半年、一年),脱落时应重
定义:
窝沟封闭又称点隙裂沟封闭,是指不去除牙 体组织,在He面、颊面或舌面的点隙裂沟涂 布一层粘性树脂,保护牙釉质不受细菌及代 谢产物侵蚀,达到预防龋病发生的一种有效 防龋方法。 窝沟封闭使用的高分子材料称为窝沟封闭剂。
窝沟封闭防龋的机理:损的发展。
---治疗
窝沟封闭 其发明基于1955年Buonocore对釉质酸蚀作用的研究
--增加树脂的粘接性和改善边缘封闭性 ✓ 60年代,开始使用窝沟封闭,氰基丙烯酸酯和聚氨基甲
酸乙酯。可被细菌和唾液分解 ✓ 60年代后,Bis-GMA系统(双酚A和甲基丙烯酸缩水
甘油酯,或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环氧与甲基丙烯酸反应 而成。进入微孔,形成树脂突,较强的结合力
➢ 定量微孔层:20um,只能由偏光显微镜技术定量检 查与相邻牙釉质的区别
树脂突进入牙釉质深度平 均为25-50um。 树脂突的功能: ➢可使封闭剂机械固位; ➢围绕釉质晶体抵抗酸引
起的脱矿; ➢阻止细菌在沟裂定居、繁
殖。
2、酸蚀牙釉质表面的形态
1、蜂窝状:釉柱中心脱矿 2、鱼鳞状:柱间质脱矿 3、花斑状:混合型脱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