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厂房钢结构主体施工总结

厂房钢结构主体施工总结

综合厂房钢结构主体施工总结目录1、工程概况 . (2)2、钢结构施工准备 . (2)2.1、钢结构图纸二次设计 .................... . 22.2、钢材的采购复检 . (3)2.3、基础成型后的测量验收 . (4)3、钢结构工厂加工 . (5)3.1、加工工厂选择 . (5)3.2、加工材料验收 . (6)3.3、工厂加工过程管理 . (6)4、钢结构安装施工 . (7)4.1 、钢结构安装施工重点.................... . 74.2、安装施工组织与顺序 .................... . 84.3、质量关键点控制 . (9)5、检测验收 . (10)综合厂房钢结构主体施工总结1、工程概况综合厂房项目位于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泾渭新城。

建筑面积3093用,建筑高度11.8m。

主厂房结构体系为单层门式钢架结构,三排钢柱、两跨,跨度24m+18m柱距9m构件特点:H型钢柱截面H550X350X14X20长度12米,构件单重约2.5吨;屋面钢梁最大截面高度900mm最小截面高度550mm 最长钢梁9米,重量约2吨;吊车梁长度9米,截面高度900mm单重约2吨;屋面为Z 型檩条,单根10米,单重75kg,高频焊檩条单根9 米,单重200kg。

2、钢结构施工准备混凝土基础施工完成后才能开始钢结构安装施工,这段时间正好是钢结构的准备阶段。

施工准备主要包括图纸的优化设计、钢材的采购复检、基础成型后的测量验收三个主要工作。

良好的施工准备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衔接。

2.1、钢结构图纸二次设计设计院的施工蓝图只是对柱、梁等构件的材质、截面、长度尺寸等做出了要求。

由于钢结构加工、安装要求精度要达到毫米级,连接件相互之间要做到准确无误,同时需要考虑施工细节,因此图纸必须进行深化设计才能使用。

2.1.1 、二次设计的步骤流程图纸的深化设计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主结构、次结构、维护结构。

设计步骤也是按主、次、维护分步进行,每步由深化设计部门提出问题,原设计单位答复问题,出深化设计图纸,原设计单位同意。

因每个单位的管理流程不一样,整个深化设计需20天至45天左右。

厂房深化设计我方就是按此步骤,把设计内容拆分,逐步完成,次结构图纸确认后就可以开始主结构的材料采购加工。

总包单位也要做好两方设计院的沟通工作。

由于工作开展得当为钢结构的进场争取了时间。

2.1.2 、二次设计的主要内容深化设计图是用图样确切表示构件的结构几何形状、主零件次零件的相对位置、尺寸大小和技术要求等的技术文件。

主要是满足生产一线的工作需要,并结合制造部门的作业流程进行绘制和编辑的,是直接供制造、加工及安装的施工用图。

深化设计输出主要信息资料有平面和立面布置图、构件清单、构件加工组装图、构件零件图、排版下料图和现场安装图等。

2.2、钢材的采购复检本工程钢结构所需主要材料有:用于加工柱梁等主要结构件的8—22mm厚钢板,次结构用于支撑、系杆的电焊钢管、角钢、圆钢,围护结构使用的Z型屋面檩条、高频焊H型钢、卷边槽形冷弯型钢墙梁、墙面方型钢管龙骨、屋面墙面使用的压型钢板、岩棉复合板,防腐防火涂料等。

材料品种及采购渠道多样,质量标准要求高。

没有一个厂家有能力生产全部产品,有些产品要几个厂家配合生产。

比如岩棉复合板就需要上海宝钢生产出基板,运至北京东方城复合成岩棉板。

同样的屋面Z型檩条需要河北厂家生产,而高频焊檩条需要天津进货。

柱梁使用的钢板由山东中通钢结构厂加工成型,而圆钢、天沟需要在本地采购。

面对这么复杂的材料采购问题,项目部主要做好了以下几个方面:一、精通材料质量标准,货比三家明确样本。

仔细研究合同注意甲方有品牌限定的材料及时封样。

二、根据钢结构施工规范严格进场验收,有复检要求的主要材料,复检合格后才能用于施工。

三、借助各方力量寻找成熟可靠的供货渠道,个别重要单位进场考察。

材料复检要注意特殊要求。

钢结构在山东采购加工,但是原材必须在西安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否则检测报告不具效力。

防火涂料只对粘结性进行复检就可以了。

屋面压型钢板没有强制复检要求等。

2.3、基础成型后的测量验收厂房基础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柱下独立杯口承台。

由于是独立杯口承台,对基础定位、尺寸精度要求高。

不论是桩偏位还是杯口定位不准都无法进行钢结构安装。

两桩、三桩承台如果桩偏位,很难通过承台尺寸进行调整,如果补桩工期至少20 天。

杯口短边宽度550mm深度1375mm尺寸狭小也很难修补。

对此我项目部通过施工前反复测量复核,避免问题出现;施工中加强现场质量监管;施工后及时复测,第一时间发现问题。

基础测量验收全部通过,没有一项返工。

测量验收与安装放线同时进行,并要求钢结构安装单位全程参与,并最终移交。

在厂房杯口基础及抗风柱地脚螺栓在混凝土表面弹放轴线,放出轴线位置和基准标高,测量基础和地脚螺栓的轴线偏差和标高偏差。

土建施工单位应提供所有杯口基础及地脚螺栓的偏差图及基础偏差图,以确保基础工程符合钢结构安装的需要,3、钢结构工厂加工本工程所有主结构的框架柱、抗风柱、屋面梁、吊车梁,次结构的支撑、系杆全部使用同一工厂加工。

构件的工厂加工质量对整个钢结构工程质量起决定性作用,不论是结构质量、结构安全,还是安装施工都是以构件的工厂加工为基础。

为保证加工质量项目部主抓了以下几点:3.1 、加工工厂选择选择工厂首先是选择讲信誉重合同的大企业,有良好的市场口碑、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配套,查看资质、以往业绩等资料。

然后必须要实地考察详细了解情况。

厂房的规模、生产能力、设备情况、人员配置、已生产产品质量,这些东西去考察一目了然。

没有懂计算机放样制图的人,构件尺寸就不够精细;没有等离子切割设备、自动焊接设备,板材就切不好焊不好;已生产产品的焊缝质量、尺寸、变形等直接反应了工人的技术能力。

3.2 、加工材料验收材料进场验收,应全面检查钢板、型钢、焊条、焊丝等主要材料的质保资料,并核对规格、型号、数量和外观质量。

做好取样送检工作。

3.3、工厂加工过程管理构件加工的主要工艺路线如下:制作加工放样详图T材料切割下料T 组装焊接T焊缝检验及矫正T除锈涂装。

每个步骤又有不同的关注点。

3.3.1、根据钢框架结构特点和运输及吊装要求以优先考虑运输和吊装为主,力求使钢框架段(节)尽可能大,以减少钢结构安装现场接头数量。

利用结构的相似性,设计专用工装胎具和工位,采用专业化流水作业方式进行生产,控制钢结构制作精度,满足设计要求。

3.3.2、确保制造工艺的质量精度,全部构件采用计算机立体建模,微机放样生成零件下料图,零件下料时留出恰当的焊接收缩补偿量。

板材、型材均采用精密切割方法,以提高切割精度、减少变形,确保装配质量满足焊接要求,保证制造质量。

3.3.3、焊接工艺评定: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是编制焊接工艺的依据,根据本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以及有关的钢结构制造规范的规定,编写《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方案》报业主、设计及监理工程师审批,然后根据批准的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方案,摸拟实际的施工条件和环境,逐项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

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时应选择焊接方法、焊接材料、坡口形式(坡口尺寸、角度、钝边、组装间隙等)、焊接参数及施焊道数、层间温度、预热温度及后热措施等。

334、采用埋弧焊、CO2气体保护焊等先进、高效焊接方法,配备优良设备和优秀焊接技术人员,提高生产效率和焊接质量,确保工期。

对工厂的构件作100%的目视检查,并按规范要求进行超声波测试,测试内容不能少于下列几项。

通过测试来发现焊接区域的分层、夹杂物或其它不连续的地方。

在厚度大于30mm柱翼缘与梁连续翼缘刚性连接区域内。

采用超声波100%检查每个梁翼缘和连接板连接处上、下至少150mm范围,以防止层状撕裂的发生。

所有横向对接焊缝应100%进行超声波探伤,一级合格。

其它对接焊缝和要求全熔透的角焊缝应进行50%的超声波探伤,二级合格。

4、钢结构安装施工4.1 、钢结构安装施工重点钢结构安装施工就是把握两点,一个是各构件的安装精度、定位尺寸,另一个就是构件间的连接,包括螺栓、焊接等。

将来的验收检测也是围绕这两点,包括整体安装质量检测的垂直度、挠度、平面弯曲,构件的焊缝、涂膜厚度、螺栓复检等。

施工的主要方法就是吊装,像拼积木一样的按顺序拼装。

吊装的关键点是柱子的安装质量,所有的梁、支撑、檩条都在柱子上安装,只要柱子装准了,安装质量就不会出大问题。

安装精度如果控制不好,将来的梁等构件螺栓孔无法对接,再扩孔不仅施工难度大而且超过一定数量违反规范。

使用外力强行拼装,结构没有荷载时已经因安装产生了内力,严重影响结构质量。

4.2、安装施工组织与顺序施工组织方面,掌握好材料进场顺序和时间点,注意高处作业安全,协调好当地村民的起重设备,组织好作业人员。

保证材料按时恰当的进场很关键,因为钢结构安装工期快,构件数量多。

所有构件不可能同时进场,既加工不出来也没地方堆放。

工期紧材料又要及时跟上。

比如柱子十天就安完了,梁还没有进场,那就耽误工期了。

最好的就是第七天的时候梁进场,不用卸车堆放,直接从车上起吊安装。

安装的吊车等机械一般都是使用当地村民的,很容易出现价格没谈好、台班数量争议、钱没及时付等问题。

一个问题解决不好,可能今天就没机械干活了。

209厂房的安装顺序是:钢柱安装—屋面梁安装f系杆、柱间支撑安装—吊车梁安装—支撑、系杆、连接点焊接—吊车梁调平轨道安装f 屋面檩条安装f 墙面檩条安装f 屋面防火涂料涂刷—屋面板安装—墙面龙骨及墙板安装—防火涂料涂刷。

4.3、质量关键点控制根据安装顺序,每个节点有工作重点和质量要点。

构件进场检查。

构件进场时应检查构件是否有损坏、变形、焊缝缺陷及涂装质量不合格等现象。

构件尺寸、截面是否与深化图纸相符。

钢柱吊装之前,在每个钢柱与杯口的标高进行校对,打出控制线,并在杯口底部用垫铁找平。

在钢柱吊装之前,调节好钢柱和杯口的相对标高,每组内标高误差控制在1.0mm以内。

钢柱吊装就位以后,先对准钢柱中心线与基础中心线,确定钢柱的平面位置。

将钢柱中心线与杯口基础中心线的误差控制在规范要求的范围以内。

然后,用H型钢楔铁将钢柱固定紧固。

钢柱的垂直度调整通过钢柱底板下的垫板调节。

要求钢柱在自由状态下,两个正交方向的垂直度偏差校正到零,底部钢板顶紧。

钢柱的标高可能会发生微小变化,正常情况下不会超过2.0mm待钢柱的平面位置、标高和垂直度调整完毕,每个柱脚板各用4 组垫铁塞实、点焊固定。

然后进行初次浇筑。

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用经纬仪监视钢柱的垂直度变化,如果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则不做调整。

如果超过规范允许误差,应该分析原因:可能是轴线误差,可能是. 制造长度误差。

针对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检查高强度螺栓的安装质量,重点检查其穿入方向是否一致,是否自由穿入;施拧是否按规范要求进行,有无不分初拧和终拧而一次完成的现象;是否有不用扭矩扳手施拧的现象;施拧顺序是否合理,严禁雨天安装高强螺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