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心动图入门(1)
用流体力学原理将流速转换为跨瓣压差、瓣口面积。 挪威Hatle、Angelsen推导出简化伯努力方程,开创了多 普勒超声心动图进行定量诊断的新时代。 1982年Hatle、Angelsen撰写了世界上第一部《多普勒超 声在心脏病学中的应用》
1982年日本Namekawa、美国Bommer应用多点选通,自相 关分析、彩色编码技术创立二维彩色多普勒显像技术-- --日本Aloka公司研制第一台二维彩色多普勒显像仪
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简史 心脏的大体解剖 常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法 认识M型超声心动图 认识常用2D切面 认识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简史
1842年39岁奥地利数学和物理学家Christian johann Doppler 研究星体与地球运动光波频率变化,发现了Doppler效应, 直到一个世纪后才引起心脏病学家的重视
心脏的大体解剖
心脏的长轴由右上指 向左下,短轴则由左上指 向右下。心底部指向右后 上方,大部分由左心房构 成,小部分由右心房和出 入心脏的血管构成;心尖 部指向左前下方,由左心 室构成。膈面主要由左心 室构成,上方为主动脉、 肺动脉和上腔静脉。前方 主要由右心室及少部分左 心室构成。
心脏的大体解剖
50年代初 A型超声应用,之后B型、M型相继应用 1954年瑞典Edler应用超声光点测到二尖瓣回声,UCG开始,
之后M型、2D型应用 1956年Satomura(日)应用CW探查到心脏血流
1969年瑞典Edler和Lindstrom应用CW成功记录研究MR 血流频谱
1970年美国Baker、法国Peronneau同时报道PW 1975年第一台市售M型和脉冲多普勒结合仪器 70年代末期开始采用FFT技术实时分析频谱 1976年挪威Holen应用CW测MR狭窄的血流速度,并利
➢ 左心室:位于右室左后下方,左房的前下方。壁厚,分前壁、 左侧壁、后壁与室间隔构成的右侧壁,室腔呈圆锥形,横断 面为圆形,内膜面较光滑,有较多但是纤细的心肌小梁,左 室的底部为二尖瓣装置,是流入道,流出道是由室间隔上部 和二尖瓣前叶组成。
心脏的大体解剖
房室口:
二尖瓣装置:二尖瓣瓣环,瓣叶,腱索和乳头肌 三尖瓣装置:三尖瓣瓣环,瓣叶,腱索 和乳头肌
➢ 右心室:位于心脏的前方,整体呈三角形,横切面呈新月 形,室上嵴位于右房室口和肺动脉瓣口之间,右室腔以此 为界分流入道和流出道,其肥大可造成右室流出道狭窄。
心脏的大体解剖
➢ 左心房:呈卵圆形,位于左心室的后上方,前壁与升主动脉 及肺动脉相邻,前下部为二尖瓣口,后壁与食管和胸主动脉 相邻,上部与气管分叉部相邻,向前突出的椎状物为左心耳, 由于左心耳内有梳状肌,若左房内血液淤滞易在此形成血栓。 四支肺静脉引流入左房,右上肺静脉开口紧靠房间隔左房面, 左上肺静脉开口于左心耳的后上方,左右肺静脉的下支在左 房的低位空间。
心脏的大体解剖
心包是包裹心脏 和大血管根部的锥 形囊,分为纤维性 心包和浆膜性心包, 后者又分为脏、壁 两层,其间的狭窄 腔隙为心包腔,内 含20-30ml浆液起 润滑作用。
常用超声检查方法
A型 示波法,振幅大小显示、不用于心脏检查 B型 以光点强弱大小显示 2D型 二维显示 M型超声心动图 距离时间曲线图 D型超声心动图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C型 声学造影超声心动图 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三维超声心动图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四维)
13-22mm 7-11mm 7-11mm 40-53mm 30-45mm 3-8mm 7-12mm 25-45% 50-80%
二尖瓣收缩期 略向前斜的关闭 线称CD段;舒张 期呈双峰状M样 活动曲线。第一 峰称E峰,代表 舒张期快速充盈 期;第二峰称A 峰,代表舒张期 缓慢充盈期。
•E峰为二尖瓣前叶在舒 张期的快速开放所致。 •EF段为左室内血流反冲 二尖瓣前叶。 •FG二舒张期二尖瓣前叶 处于半关闭状态。 •A峰为左房收缩,二尖 瓣再开放有关。 •B点为二尖瓣恢复原位, 再处于半关闭状态。 • C点为左室收缩,二尖 瓣关闭所致。 •CD 段为二尖瓣在收缩 期的关闭期。
认识M型超声心动图
M-UCG是以二维超声心动图不同断面图像为基础,可 以选择任何二维图像任意确定取样部位线,便可获得取 样线所通过部位心脏各界面的活动轨迹曲线,曲线的纵 坐标表示界面活动的幅度,横坐标表示时间。
目前主要用于心脏腔室大小的测定及特定心脏部位细 致运动的观察。
标准测量区
于胸骨旁3-4肋间,超声束在二维超声心动图胸骨旁左室 长轴观的引导下,由心尖向心底作弧形扫描可获得以下5个 标准曲线。
➢ 右心房:腔大壁薄,形似倒立的卵圆形,位于心脏的右后 上方。前半部分为固有心房,邻近主动脉根部及室间隔膜 部;后半部分为静脉窦,有上下腔静脉入口;在下腔静脉 与右房室口之间有冠状静脉窦口;房间隔的右房面可见卵 圆窝,此处壁薄为导管穿刺最安全的部位,临床上常见的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即卵圆孔未闭均位于卵圆窝处。
1985年国际心脏多普勒学会成立,我国加入。 1985年《中国超声医学杂志》创刊 1988年张运院士撰写我国第一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学》
心脏的大体轮廓
心脏位于胸腔内中纵 膈两肺之间,其前方是胸 骨体及第2-6肋软骨,后 方是第5-8胸椎,两侧是 肺与胸膜,前方大部分被 肺与胸膜遮盖,仅下部有 一三角形区域与胸骨体下 半部和左3-6肋软骨相邻 称为心脏的裸区。心脏外 形为倒立的圆锥体。成人 心脏长径12-14cm,横径 9-11cm,前后径6-7cm
① 心尖波群(1区) ② 腱索水平波群(2a区) ③二尖瓣前后叶波群(2b区) ④ 二尖瓣前叶波群(3区) ⑤心底波群(4区)
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
测量正常参考值:
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Dd) 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d) 左室后壁舒张期厚度(LVPWTd)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 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 室间隔运动幅度(IVSA) 左心室后壁运动幅度(LVPWA) 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 左心室射血分数(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