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语言训练PPT课件
所以说,习惯是一种有好有坏的行为。要养成良好的 习惯,才能从这种习惯中受益。
从故事到结论,不是水到渠成。从这个故事无法得到这个 结论。
补短: 最近看了个故事,让我深受其感。古时候,有个想
成大事的人,他很有才干,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他有些 自负,常常不拘小节,在别人的指责声中却道到:“成大 事者,不拘小节”。一朋友来到这人家里,见到脏乱不堪 的屋子,朋友也不禁问了一句,这人却推卸道:“我是做 大事的人,这一点小事有什么好在意呢?”朋友反驳道: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15
示例1:
人的先天条件固然重要,但是后 天的学习更为重要。才华超群的少 年,如果只沉浸在赞赏之中,而不 勤奋努力,那将自我扼杀。
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便是一个典 型的例子。他是个农家子,5岁时, “指物作诗,立就”,以文才出众 而名闻乡里,但他从此不思进取,
16
每日随父亲走街串巷,到处登门作诗, 结果,在20岁时,还没有多大长进,已 经同平常人一样了。方仲永本来是个聪 颖的奇才,却受他父亲的影响而追逐名 利,后天不学最终沦为庸人。倘若他能 在赞美声中看到自己的不足而发奋学习, 到了20多岁,还会平庸无奇吗?由此可 见,后天的努力在一个人的成长中起着 决定的作用。
复述材料,画蛇添足。可以适时引用材料,但一定注意真 实性。补短: 中国篮球的骄来自——姚明,从刚进NBA时,美国大部
分人都不认同他。虽然是状元秀,但大家都只觉得是身高 帮了他,才得了选秀第一。在他的处子之战中,他被一个 矮小的球员带球晃倒在地。全场观众大笑起来,让他很难 堪。但他并没有放弃。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努力锻炼,每 场比赛都有进步。这都因他有好的习惯。
(举例论证)
“打电话”,从这个细小的环节中,考官做 出决定也绝非心血来潮:首先,能明确公私财 产是一个会计应具的素质;其次,在失败后能 去思考自己的不足,说明她是一个积极进取的 人。因此,女孩用一个细节,打动了考官,自 己也获得了成功。 (论证观点)
2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 之行,始于足下。”可见,任何一次成功绝对离不开细节。
我们唯有改变心浮气躁、好高骛远的毛病,脚 踏实地,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方能成功。
因此,要成功,就得从细节注意起。 (联系现实呼吁,再次论证观点)
补短:
养成守时、守信的习惯。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 个渔夫在河边打鱼。打上了一条金色的鱼。突然,金鱼对 渔夫说:“你放了我吧!我会为你实现任何梦想。”渔夫 有点迟疑,放了它以后向金鱼许了愿:让我有栋新房子。 金鱼帮他实现愿望后说:“你不能够告诉任何人,以后有 事我可帮助你。”等到渔夫回到家后真的发现了一栋新房 子。第二天,他又向金鱼许了个愿:给我许多钱。金鱼帮 他实现了。第三个愿望也实现了。他老婆觉得很奇怪,追 问他,他就说了。于是两人一起向金鱼许愿,想成为王帝 和王后,结果金鱼游走了。等他们回到家中,一切都消失 了,成为原来的样子。
一根链条,最脆弱的一环决定其强度;一只木桶,最 低的地方决定其容量;而一个人,最差的品格决定其发展。
祸患常积于疏微,而智勇常困于所溺。细节不小,从 一个细节中我们有时可看出事态的发展趋势。
当纣始为象箸,箕子就曾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 杯;为杯,则必思远方珍怪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 始,不可振也。”
或许,有人会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 让”“做大事不拘小节”。于此,我只想说:“大丈夫应 扫天下,但一屋不扫,更何以扫天下!”
引用、举例、道理论证并用,简洁明了。思 路开阔。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
故能就其深。”细节决定成败。在当今中国,想成功 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好的人很少。须知伟业固 然令人神往,但构成伟业的却是许许多多毫不起眼的 细节。只有做好每一个细节,才有可能成就伟业。
取长:
细节是成功的基石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刘备在
弥留之际告诫儿子的话。世上之事成败常常在细节之中。
谁会想到关键时刻是细节让你出类拔萃,也是细节让你名
落孙山。(引入主题)
有一次,在一个会计招聘会上,有位姑娘仅用一元钱
就打开了录取的大门。当考官在问完她问题之后,又说了 一句:“如你被录取了,我们会打个电话给你的。”话音 刚落,就听到女孩用清脆的声音说:“请你无论如何,打 个电话来,即使我失败了。”一边递过去一元钱。考官充 满了好奇:“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如果我 被录取了,这打电话的钱不该公司出;如果我没被录取, 这打电话的钱更不该公司出。”考官告诉她:“你已经被 录取了。”此后,女孩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得很出色。
3、全文没有鲜明的观点,思路混 乱。
11
《考试大纲》写作部分发展等级 中关于语言的表述为:
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12
援事说理:一、典型事例阐述与语言 组织 二、事例概述与语言组织
援言说理:三、引用名言名句与语言 组织
13
一、典型事例阐述与语言组织:
原材料:
举例没有抓住重点。无法从这个事例中看出有关“习惯” 的观点。
补短:
楚汉相争的西楚霸王项羽,因为他喜欢张扬,养成了 大事小节都大摆宴席的习惯,这使得他愈加荒淫无道,更 加残暴,最终失去民心,乌江自刎。
举例要符合历史史实。
补短:
1、事例过长的叙述,议论缺乏。
2、偏离方向、主题。细节和习惯 交织在一起写。
故事不典型,不真实,没有说服力。故事说完后没有分析。
补短:
谈到习惯,让我想到在报上看到的一个故事。
某小区绿地,工作人员为了保护草坪,立了一快警 示牌,上写:“禁止践踏草坪!”语言简洁明了,无人不 懂,无人不晓,可惜,习惯了,无效。于是改用好一点的 话写道:“小草依依,践踏何忍?”虽看似触动人心,但 没有过多久,又习惯了,依然失效;最后,工作人员不得 已而采用“欺骗之术”,警告:“草坪下有电线!”确实 有效。可惜,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习惯了,也就不怕了, 便再次失效。
金溪民方仲永,世录耕。仲永生五 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 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 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 以钱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 于邑人,不使学。
14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 称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 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 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 复到舅家,问焉,曰:“泯 然众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