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式变压器产品设计规范2013年3月箱式变电站的主要元件是变压器、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相应的内部连接线(电缆、母线和其它)和辅助设备,根据用户的要求可装设电能计量设备和无功补偿设备,从高压系统向低压系统输送电能。
一、结构设计规范1、结构要求箱式变电站应设计成能够安全而方便地进行正常的操作、检查和维护。
(1)高压电器元件主、附件应与低压电器元器件及附件采用金属隔板隔开,分别装在两个封闭配电室中形成高压室和低压室。
高压室、低压室门内侧标出主回路的线路图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变压器隔室门打开后应装设可靠的安全防护网或遮拦,设有联锁装置,以防带电状态下人员进入。
(2)高压电缆的进线槽与低压区隔开,电缆与变压器可通过电缆连接件或变压器穿墙套管直接连接。
当连接部分有裸露导体时,应采用绝缘罩进行防护,确保在高压室进行操作时安全可靠。
选用的电缆连接件内部不具备半导体屏蔽层时,应配备金属屏蔽罩壳。
为了进行电缆的绝缘试验,高压电缆或电缆箱的安装位置应便于试验接线的拆装和试验。
(3)组合式变压器的高低压室门均向外开,门上有把手和锁,门的开启角度应不小于90°,并设有定位装置,满足防水要求,且采用防雨、防堵、防锈的暗锁锁定。
(4)箱体采用自然通风的方式冷却。
安装时箱体配有散热器的一侧距建筑物墙壁应有一定的距离,确保正常环境温度下,所有电器设备的运行温度不超过最高允许温度。
(5)外壳箱体应进行防锈、防腐处理,应保证喷漆颜色均匀,附着力强,漆膜不得有裂纹、流痕、气泡和其它附着物。
(6)外壳箱体顶盖倾斜角应不小于5°,箱体内可设防潮装置,以尽量避免内部元件产生凝露,箱底应考虑具有防锈、防腐及密封功能。
(7)箱体应有起吊装置,保证整个变压器在垂直方向受力均衡。
(8)组合式变压器中应装有油位指示装置、油温监测装置、压力监测装置、自动压力释放阀、注油孔和放油阀等装置。
(9)对环网型组合式变压器应按实际需求配备绝缘保护帽。
(10)门和面板均应装有密封橡胶条,门尽量采用内铰链,各隔室的门设照明设施。
(11)预装式变电站内部的操作通道的宽度应适于进行任何操作和维护,通道的宽度应为800mm或更大,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门应朝出口方向关闭,在任一开启位置的门或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突出的机械传动装置不应将通道的宽度减小到500mm以下。
(12)基座必须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保证吊装、运输不变形,基座上须有4个以上可伸缩式起重销。
(13)箱体外无外露可拆卸的螺栓,不应留任何缺口以防外部棍棒进入触电。
(14)通风口应具有与外壳相同的防护等级,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可以用金属网等材料制作。
(15)可触及性:合分闸等执行器应位于正常操作高度以上0.4m-2m之间,指示装置应位于易被读取的位置。
(16)负荷开关组合电器的熔断器安装位置应便于运行人员更换熔断器。
(17)环网柜的面板应安装带电显示及核相装置。
(18)环网柜上应配置嵌入式短路故障指示器,气体绝缘的环网柜应配置带辅助接点的气压表。
(19)门不应高于1800mm。
(20)所有门轴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所有锁盒采用户外铝合金锁盒,设置明显的安全警告标识。
(21)组合式变压器油箱应装有压力释放保护装置、熔断器、油位指示、测温装置,油箱下部壁上应装有取油样、放油阀门。
(22)加热元件:应为非暴露型的,置于不引起接线或元件运行劣化的位置。
2、外壳材质、强度要求预装式变电站的外壳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并应耐受以下的负荷和撞击:A)顶部负荷:最小值为2500N/m2;B)外壳上的风负荷按GB/T 11022要求;C)在面板、门和通风口上的外部机械撞击,撞击能量为20J。
环网柜材质采用冷轧钢板或覆铝锌板,表面经酸洗、磷化处理后静电喷塑,柜内的安装件经镀锌、钝化处理,提高“三防”要求。
欧式箱式变电站外壳可采用金属材料或阻燃性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基座和外壳、隔板等,如采用金属材料时,厚度不低于2mm,经防腐处理,喷涂防护层。
顶盖采用双层、斜顶结构,有隔热作用,减少日照引起的变电站室内温度升高,并确保站顶不渗水、滴漏。
美式箱式变电站低压箱体外壳采用高强度、防腐性能不低于304不锈钢或其它金属材料制作,厚度不小于1.5mm,高压箱体外壳采用不小于4mmQ235钢板制作(散热片除外)。
环网柜内套管、隔板、绝缘件等所有附件应为耐火阻燃材料。
3、防护等级要求防止人员触及危险部件,并防止外来物体进入和水分浸入设备的保护是必需的。
箱体整体防护等级不低于IP33D,除变压器室外的其他隔室对外界的防护等级不得低于IP43D。
各隔室之间的防护等级不得低于IP3X。
依据GB4208-2008要求,变压器室外壳防护等级不低于IP33D,其他隔室的防护等级不低于IP43,当欧变内的设备是由操作人员从外部操作时,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外壳防护等级不低于IP42,内部隔室间的保护等级不低于IP2XC,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外壳的等级不低于IP32D,内部隔室间保护等级不低于IP2XC。
防护代码的组成防护代码含义表第二位特征数字所代表防止水进入的防护等级4、温升要求及散热设计在自然通风条件下,箱式变电站在额定和1.5倍短时过负荷运行状态下的温升,应符合《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备66kV及以下变配电站典型规范(2008版)》规定。
温升限值:(1)高压电器元件的温升限值见JB/T 10681和GB/T15166.2的规定。
(2)低压电器元件温升限值见GB14048.1的规定,考虑到变压器发热及低压室外壳的影成套设备的部件温升/K内装元件根据各个元件的相关产品标准要求,或根据元件制造商的说明书,考虑成套设备内的温度用于连接外部绝缘导线的端子70母线和导体受下述条件限制:导电材料的机械强度对相邻设备的可能影响与导体基础的绝缘材料的允许温度极限导体温度对与其相连的电器元件的影响对于接插式触点,接触材料的性质和表面的处理操作手柄-金属的-绝缘材料的15 25可接近的外壳和覆板-金属表面-绝缘表面30 40分散排列的插头与插座连接由组成部件的相关设备的那些元件温升限值而定裸铜导体105备注:本表中的温升限值要求在使用条件下周围空气平均温度不超过35℃。
(3)变压器温升限值:变压器的温升不应超过同一变压器在无外壳时的温升测量值与预装式变电站的外壳级别对应的温升差值之和。
箱变外壳级别的选择取决于现场的(平均)周围空气温度以及变压器的负荷系数,变压器的允许负荷系数取决于变电站安装处的周围空气温度。
(4)在不考虑太阳辐射效应的前提下,预装式变电站外壳的可触及部分最高允许温度不应超过70℃。
见GB11022-1999表3。
(5)对于高压和低压内部连接线,它的最大允许温升是GB/T11022-1999和GB7251.1-2005中规定的适用于触头、连接和绝缘材料接触的金属部件的值。
如果满足以下各点,可认为箱式变电站通过了温升试验:A)变压器的温升超过同一台变压器在无外壳时的温升的差值不大于箱式变电站的外壳级别;B)内部连接线及其端子和低压开关设备的温升及温度不超过GB7251.1的要求。
如果变电站内部的周围空气温度高于相关产品标准中规定限值,有必要降低容量。
箱式变电站应设足够的自然通风口,并采取必需的隔热措施,以保证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所有的电器元件的温升不超过允许温升。
5、环境要求周围空气温度不超过40℃,且在24h内测得的温度平均值不超过35℃,最低温度不超过-25℃;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污秽等级Ⅱ级;覆冰厚度不超过20mm。
风俗对套管及装在变压器油箱上的附属设备有影响。
高温下的高相对湿度在温度变化时,如温度下降,易产生凝露,一般按25℃时相对湿度为90%考虑。
地震力:正常使用条件规定的地面水平加速度小于0.2g。
沿海地区环境空气中含盐雾,对表面喷漆有影响,综合考虑外壳、柜体等材质。
6、防烟雾、防凝露设计箱式变电站内部应采取除湿、防爆、防凝露等措施。
箱式变电站的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隔室应装设适当的驱潮装置,防止凝露。
7、布置方式及地基设计HV TM LV TMHVLVTMHV LVHV TM LVZLLVHVTMLVHVTM LVa目字布置b品字布置适用于本公司设计生产的10kV欧式箱变、35KV欧式箱变。
7.1. 高压部分:1) 高压部分平面布置图尺寸尽量按标准方案进行设计。
2)平面布置图中的高压柜尺寸应为最大尺寸,即各箱体最外边尺寸,可参考高压柜标准尺寸表。
3)当高压柜数量较少时,应设计为面朝箱变端门,且距箱变外边缘至少留150mm距离;当高压柜数量较多时,可按背靠背布置,两侧高压柜之间至少应留下30-50mm 间隙,高压柜距箱变侧边缘至少留下150mm距离(如有特殊高压柜具体分析布置)。
4)当高压柜面前有箱体立柱时,考虑高压柜开门是否能90度开启,如不能,则更改布置方案。
7.2. 变压器室部分:1)变压器室部分平面布置图尺寸尽量按标准方案进行设计。
2)变压器尺寸应按油变、干变尺寸汇总表的要求选择,尽量按最大尺寸布置。
3)当变压器为油变时,变压器高低压侧距相应的隔板应留下至少200mm的距离;当变压器为干变时,变压器的10KV高压侧距高压隔板应留下至少200mm的距离, 变压器的35KV高压侧距高压隔板应留下至少400mm的距离。
(保证变压器高压带电体距高压隔板距离符合GB50060《3KV-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低压侧距低压隔板应留下至少200mm的距离。
4)如无特殊情况时,变压器布置在中心线上。
5)应在布置图中代表变压器的方框上明确写出变压器的完整型号及轨距信息。
6)当变压器带油枕时,应在平面布置图的变压器部分写明“带油枕”字样。
7.3. 低压室部分:1)低压室部分平面布置图尺寸尽量按标准方案进行设计。
2)低压柜常规选择800×600×2200、600×600×2200、600×600×2000(长×宽×高)的GGD柜,后期设计过程中,在柜深和柜高方面优化。
当低压电流较大,需要使用两片母排时,柜深适当加深。
3)当低压柜总数大于等于4时,应面对面分两排布置,原则上低压进线柜放置在走廊上侧。
4) 低压柜距变压器隔板应保证至少20mm。
5)低压柜距箱变端面(箱变外边缘)应保证不小于150mm距离,方便人手可插入开启内锁门,躲开立柱。
6)低压柜距箱变侧面(箱变外边缘)应保证120-150mm距离。
7)当低压柜数量大于等于4面时,应设低压室走廊,走廊宽度至少保证800mm。
8)当低压柜数量小于4面时,可不设低压室走廊。
9)低压柜为品字型布置时,中间的低压柜与两侧低压柜之间距离为80-100mm 10)低压柜的上门及下门的开启方向应保持一致,且所有低压柜开门方向有利于人在低压室内的逃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