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桃画法:
1、调桃子的颜色,首先蘸朱砂色,接着蘸曙红,笔尖蘸胭脂与墨。
2、用另一支笔蘸藤黄加石绿,滴注在蘸了红色笔的笔根部分。
3、迅速落笔下点,边点边移动,使其成为桃的形态。
4、墨加花青加藤黄点染桃叶。
5、浓墨勾勒叶脉,完成。
螃蟹的画法:
1、首先用浓墨中锋粗笔画出螃蟹壳,注意形态的饱满圆润
2、其次用更浓些的墨点画出前面两个大钳子,勾勒钳角用笔要迅速有力。
3、然后画出其余六脚,在画的时候注意不要让它们过于平均平行,要有一定的错落。
4、最后用焦墨点画螃蟹的一对眼睛,完成一只螃蟹。
5、在画由几只螃蟹组成的画面的时候,要注意每只螃蟹在用墨上要有变化,浓淡错落搭配,画面才会有生气。
6、熟蟹的画法与活蟹基本相同,只是用朱膘色来代替墨色。
在画的时候因为是熟蟹,可以将其画在盘碟之上,也可以放置在花瓶、果篮的边角位置。
(上图为娄师白作品《四蟹图》)
小鸡画法:
1、浓墨侧锋点画头部,运笔顺序先侧锋自上而下,后回锋收笔。
2、侧锋点画两个小翅膀,一半圆形,一斜线形。
3、去墨加水,把笔头水分去掉一些后,淡墨连接头部与翅膀,画出背部。
4、加水,把笔头调整成鸭嘴状,以淡墨快速画出胸腹部与大腿,侧锋扫画小鸡的尾部。
5、朱膘加墨勾画嘴部与爪子,完成。
葡萄小鸡组合练习:
葡萄画法:
1、胭脂+花青+墨,中锋顺时针方向画圆,收笔处自然留出白痕(高
光),表现其晶莹剔透的感觉。
2、一笔墨画一组葡萄串,自然出现浓淡干湿的变化。
3、叶子画法与葫芦丝瓜叶子大致相同,可以用纯墨画,也可以花
青+藤黄+墨来画。
4、根据画面走势,勾画藤蔓。
可以在画面适当位置配一、二只小鸡,增添情趣。
最后,落款钤印完成。
葫芦的画法
葫芦叶呈掌状。
先点左侧上边一笔,灰墨蘸浓墨自叶梢往里点垛,接着在第一笔的下边,朝同一方向用同一笔法点出第二笔,这一笔的形体较大,所以笔按的力度要大。
第三笔仍自叶梢向里点,其形的宽度又大于第二笔,墨色要明显地出现浓淡变化。
第四五两笔是自叶基向外点。
第四笔笔尖先蘸清水,随即点
入右侧,宽度大小近似第三笔。
接着点第五笔,这一笔要有意地把点位置上移,与第一笔取齐,以表现叶心的下凹。
半干时以稍浓一些的
墨色,自叶心朝五笔
叶梢处勾写主盘,再写分筋。
勾筋用笔宜活,以断续的折笔,通过提和按有虚有实地勾写。
筋以简为好。
葫芦画法之构图练习
葫芦藤属于蔓本缠藤,嫩藤居多,往往呈下垂状,枝茎柔韧挺拔。
其笔法需柔中带刚,行笔转折少,顿挫也不十分明显,主要是弯曲盘旋的缠绕。
画藤蔓要用长锋硬毫(“石獾”一类)悬腕捻笔,以行草书法笔意自如提按转折,枯湿浓淡粗细变化随笔势一挥而就。
墨色上浓淡枯润相间。
枝蔓宜简不宜繁,几笔概括即可,要循其规律,不可无视藤蔓的结构信笔乱缠。
葫芦果实的画法是点垛法,以浓藤黄蘸赭点垛,自上部顶端起笔,先画左侧一笔,由细渐粗再画右侧一着笔,两笔构成葫芦上半部的形体。
接用笔上的余色自左向下作一弧形半圆,笔尖朝外运行。
再画右侧一笔,其法同前。
然后顺势转笔在当中空白部位一擦,即完成葫芦的整个形体。
另一种方法是涮去笔尖部分的余色,蘸清水点入当中空白部位,二法皆可。
最后趁湿添写葫芦的长柄及点蒂,并在下部适当位置脐。
1、藤黄+胭脂+墨,调出葫芦的颜色,中锋侧锋结合画出葫芦的形态,注意葫芦之间要有色彩浓淡与形体大小的区别。
2、墨+花青或用纯墨,画出葫芦叶片,形状与丝瓜、葡萄叶接近。
3、根据葫芦与叶子的长势,干笔中锋穿枝、钩藤。
4、在画面空白处,配以麻雀,用色与葫芦色相呼应,完成。
丝瓜的画法:
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巧,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
今天这节课我们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来表现丝瓜的形象特征。
丝瓜是人们常吃的蔬菜,果实瘦长嫩绿,色彩明快,藤蔓曲曲盘旋,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丝瓜的表现技法与画葫芦有相似之处,如它们的叶和藤。
画丝瓜先用水墨画丝瓜的叶,然后用花青加藤黄以左右两笔画出丝瓜的基本形,稍干后用花青和墨色线条将丝瓜和叶的筋勾出。
画丝瓜一般不画一只,可画两至三只或更多,丝瓜不宜垂直画下,应带有弧曲之势,如果画两个或两个以上,还可形成相互呼应的效果。
表示丝瓜的鲜嫩,可画上丝瓜花。
丝瓜花用藤黄画出花瓣,然后用朱砂勾筋。
1.用墨加花青加藤黄调出丝瓜的颜色,中锋落笔画出丝瓜主体。
2.用墨线勾勒丝瓜的筋,用托笔的方法勾线。
3、藤黄+赭石点画丝瓜花,赭石勾勒花脉。
4.浓墨干笔画出瓜藤,配以淡墨画远处藤蔓,表现层次感。
5.墨加花青调出叶子的颜色,中锋侧锋并用画出五角形的瓜叶,也用浓墨和淡墨穿插表现层次。
6.在画面空白处配以一两只麻雀,使画面增添生机,完成。
麻雀的画法
1.用赭石+墨调出麻雀身体的墨色。
2.三笔墨概括出鸟的头部与身体部分。
3.用长锋笔蘸浓墨勾勒鸟嘴、眼、爪子与尾翼部分,注意勾勒肚皮使用稍微淡些的墨。
4.等墨色半干半湿时,用浓墨点麻雀身上的斑点,完成。
正面麻雀与飞翔麻雀画法
(一)正面形象
1.一笔赭墨画出正面麻雀头部,形似椭圆。
2.在头部下方左右各画两笔赭墨,形似一对圆括号,表现其翅膀。
3.用淡墨画麻雀白肚皮,两笔画出。
4.长锋笔点画眼睛与嘴,赭墨干笔勾画麻雀爪子,完成正面形象。
(二)飞翔形象
1.飞翔麻雀头部身体画法与上节课站姿麻雀画法相同。
2.在三笔画完麻雀头、身后,在头身交接处左右分别画展开的翅膀。
3.浓墨点画眼、嘴、尾翼、肚皮,趁湿点身上斑点,完成。
菊花画法:
菊花种类繁多,颜色多种多样。
但可归纳为两大类。
一种类似车轮状,有单层和多层瓣两种。
花瓣均是由花心向外呈放射状生长,抓
住这个规律,画时就比较容易掌握。
另一种为挠头状,画时先画一类
似小倭瓜状的骨朵,然后上下左右
加瓣,而成半开或全开的花。
但要
注意花瓣均应聚向花心处。
上面两种花,画时均可用墨
勾,也可用颜色勾。
勾画时中锋或
中侧锋兼用,注意用笔的虚实,避
免呆板。
干后,白色花可用浅草绿复勾,后染薄粉。
颜色花在勾画后,点染颜色,但不可平涂,要有深浅变化。
另外,也可以先点颜色,再用墨或深一些的颜色勾画花瓣。
或者只用颜色点画而不勾。
但要中深外浅。
有的菊花露花蕊,有的不露。
车轮状的花也可以先点画花蕊,画添画花瓣。
也可先画花瓣,再画花蕊,视情况而定。
3、菊花叶子画法:
菊花叶子,形状不规则,可看做五叶处理。
只是将五叶片连在一起。
画时,用墨用颜色都可以,也可用花青色加墨表现。
4、叶脉画法:
叶脉画时,可简可繁,可趁湿勾,也可干后再勾。
勾勒叶脉,用笔要有力度与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