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版式设计赏析

版式设计赏析

机电工程系1003班卫素娟2010090319版式设计论文作者:卫素娟摘要:本论文介绍了本人对于排版方面专业知识的认识以及对第一次排版的经历和排版后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版式设计的定义;表达方式方法;排版经历;运用版式设计的几个关键因素我对版式设计的认识版式设计是一种区别于文字艺术的视觉艺术,他对于我们的视觉有着更大的冲击力,而且可以跟文字艺术设计一样,对我们的听觉、感觉都造成很大程度上的影响。

我认为版式设计是独立于文字艺术表达之外一种更为直接,更为形象的艺术创作。

它通过文字的搭配,颜色的调和,几何形状的重组,美术图形的合理运用,甚至是摄影等影视资料的恰如其分的应用,乃至各种组成要素的和谐搭配更会必要、重要……版式设计需要与文字创作一样的灵感一样的东西去支撑它。

也就是说版式设计需要有它自己的灵魂,作为一个创作人员更应该这样,要把自己的情感或者把需要反应的感情抑或是把要表达的东西本身的内在的思想韵味挖掘出来,显露出来。

在版式设计上,有时是需要留白的方式、比兴等文字表达技巧一样的东西去充实自身的设计作品,但是有时又必须既要显山又要显水。

都要因时而异、因环境而异。

它所具有的机要部分我们在我们的文字作品、图画雕塑作品里都可以找到共同想通的地方。

它们都是美的表达形式,都是以美为基本评价标准。

而且他们从来都没有被武断的分开讨论过。

版式设计,所以也不可以例外,也必须是以美学原理,美学标准,美学思想为度量评价准则的。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这也是我们都渴望了解它的魅力的原因。

排版书前的构想当老师布置下要我们自己排版书的任务时,确实有点小激动,而且从来没排过,不知道排版书的各种注意事项与排版中会遇见的各种问题。

所以就想当然的觉得那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而事实上去做的时候却发现那不是一件易事。

我的书名是《最后的单纯——我的大学》这是我深思熟虑后决定用的名字,我的想法是,这是我第一次排版书,我一定要在这书上留点我自己值得纪念的东西,于是我就把书的主题围绕着我自己开始构想。

我把自己喜欢的歌手、作者、书籍确定为我书内容的三大部分。

又根据我书的名字,“单纯”二字,我把书的整体风格确定为清新淡雅,以便能够给人一种“单纯”的感觉。

然后好像也没有想很多关于专业排版方面的问题,就按着自己平时对书本的印象和自己确立好的主题开始上网搜资料,我的构想便开始实施。

排版过程中遇见的问题首先是不能灵活的运用已经学过的软件(photoshop、coredrawl、pagemaker)对排版需要的文字、图像进行很好的处理。

例如,刚开始排书的时候就不知道如何将文字和图片导入、导出,因为涉及到图片的像素、格式以及文字的格式大小等问题,所以只这个过程的摸索我用了一节课的时间。

而且有些文字和图片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然后就是图片文字差不多排好了,又遇到目录、页码、应用主业的问题,慢慢的一步步的这些问题在我排书的过程中遇见然后又解决。

对排版的零感受、零经验由这些小问题一点点打破。

本人排版的书的优缺点优点:(1)我对自己书的封皮和封底挺满意的,这两页我都选了蓝色为主色调,因为蓝色是大海和天空的颜色,一眼看上去给人一种清新、纯洁的感觉,这首先就符合了我的书的主题。

然后我的封皮上有一个人拿着磁带看向阳光,就像是用磁带记录下我们如阳光一般的青春,点点滴滴的青春。

再说封底,我选的图上有一艘正在海上航行的船和一个冲向宇宙的火箭,就像是我们将要远航探索的青春和冲破一切的青春的欲望;(2)我排版的文字都是分栏形式,我感觉这种方式再配上我的图片能够给人一种简单大方、整齐稳重的感觉;(3)本书的第4页是作家三毛的一些图片,我觉得这张图片的排版也挺满意的,三毛的图片是斜视的视觉流程,给人一种流畅自然的感觉,而整张图片的重心又在偏右下角的地方,又能给人一种庄重之感,当然再加上三毛本人的人格魅力,整个画面更是吸引人了。

缺点:(1)目录与前言的风格是一种可爱中又带点稳重的感觉,这两页的风格打破了我的书的整体的清新风格。

(2)第3页的画面颜色有点艳丽而且杂乱之感,更是没能显出我想要的效果。

再者,这第3页与第2页本是同一内容,第3页却显的跨度太大。

(3)第7页关于希腊神话的那一部分是我最不满意的一页,该页画面视觉流程不够明朗,图片与文字的搭配给人一种不协调的感觉。

其实,仔细想想,做那页的时候,有点急,又想再小小的一页纸上容下那么多的内容,所以做出的效果就不那么理想了。

学到的版式设计的方式方法技巧首先是版式设计的基本构图:标准型(标题型,横分割型)、图片与文字左右型、斜置型、文字型、直接型、散点型、十字型与X型、轴线行、底纹(图片)型、对位编排构图;接着是文字形象的编排设计:图形文字设计、文字的排列组合;再次要讲的是:常用的艺术表象手法:直接展示、突出特征、合理夸张、安排悬念、借用比喻、安排特写、用好空间、反复强调、系列设计;我们用到的反向思维与幽默化、情节表现化、形式美的表现法,对比手法的运用。

其中的每一种表达应该用集中更有代表性的东西表达。

如此我们可以更清晰的知道了解版式设计,运用版式设计。

所说的标准型构图即为标题固定在画面的上端,这种构图具有安全感,是一种强固构图。

视线会由上而下流动,讲究秩序。

插图在画面的上端中位,先以插图引起人们的兴趣,接着利用标题诱导读者的注意力,随后了解全部。

其最大优点就是可使我们能够自觉的阅读到下面的文字,即所谓的流程设计。

因为标准型构图大多数是由上、中、下三大块构成,这三部分又多为平行排列,所以也叫做横分割型构图。

图片与文字左右型即图片置于画面左边(或右边),文字置于画面的右边(或左边),这种形式多用在文字内容较多的时候。

斜置型构图时全部或主要部分斜向右边或左边。

是一种强有力的,带有动感的构图,视线自倾斜角度由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被引导流动。

放射型与交叉型也是斜置构图,多种红条件统一与一点,具有多样而统一的视觉效果。

文字型以文字为主,以图片为辅。

这种构图使用于宣传既重要又抽象的内容,单是图片难以表现,必须配以详尽的文字说明。

文字型在创作时可考虑把字体变化为美术字体,组成字体图案,甚至整个版面都可以用文字做装饰底纹。

直立型多采用竖排构图形式。

和混乱的写照。

博特罗说他的创作目的就是永远的给人们带来美的东西,给人们美的享受。

《LA PENSEE》(法语·思想者)表现了一个裸体女人站在男人的头上。

博特罗说:“这件作品还有另外一个方案,设想一下,把两个人体都穿上衣服—男人身穿西装,而女人穿上带有花边图案的短裙,戴着帽子和手套,肩背华丽的小包,那将会是什么效果?”作品需要膨胀一些。

散点型散而不乱,力求统一完整。

十字型或X型是较为活波的构图形式,各种要素横向与竖向对比构成,或者移动方位变成X型,也称为放射型。

轴线型分中轴型与不对称轴线型。

中轴型在画面中央设一条中轴线,各要素以中轴线为准居中排列或划分两半以中轴为准左右分开均等排列。

这样的平衡感好,庄重大方。

不对称轴线型的各单元都排在一实际的或象征的纵线一边。

最好把各单元排在轴线的右边,一律向左看齐。

适合于排外文字母,可避免由于单词长短在编排时出现难看的空缺。

如果文字较少,也可反过来排在轴线的左边,向右看齐。

其缺点是平衡感差,这也正是它的吸引人的地方;比较灵活,向左向右自由自在。

可以得到多种丰富的构图,变换无穷。

图片底纹型是整个画面以图片为主,或者用图片做底纹。

图片包括各种彩色、黑白照片,各种绘画,各种工艺画。

文字镶嵌在图片中。

应用照片的强表现力,效果逼真,安排构图既省事又快。

对位编排构图分心线对位、边线对位、数比对位。

心线对位是在同一平面空间上,有两个以上的图形无论其图形面积的大小,形状各异,两个图形间的中心线呈正对关系。

边线对位是在同一空间,有两个以上的图形一图形与另一图形的单侧边或双侧边线呈正对关系,是边线对位。

数比对位是在同一空间有两个以上的图形,一图的边线与另一图的边线的正对位置在一定的比例关系上,称单边数比对位;在同一空间,除图形的一边与另一边呈数比位置外,它的另一边与另一图形的边线也呈正对关系,这是双边数比对位。

图形文字设计是因为文字可组成的图形实在很多,很多文字都是象形的。

这样在创作时:一是利用文字本身的形式特点进行夸张,加以图案化;二是利用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将文字形象化;三是利用现代平面构成的技法重新编排,如形象化、渐变、放射、透视、变形等形式在视觉上产生特殊效果。

文字的排列与组合要注意。

我们首先要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

在水平方向上,从左向右,在垂直方向上,从上而下。

要考虑字体的外形特征,如扁体字适合做横向编排组合,长体字适合做上下竖向的编排组合,斜体字适合做横向和一定斜度的斜向编排组合。

要有一个整体设计的基调,正文用与细圆体字相近的等线体字,标题以现代感的字体为主,这就可以给人一种端庄典雅的感觉,表现出高贵华丽的现代格调。

在文字的编排设计时可以考虑适当的运用一些位置变换方法。

齐头、齐尾、虚实、前后、居中、分割。

艺术表现手法有直接展示、突出特征、合理夸张、安排悬念、借用比喻、安排特写、用好空间、反复强调。

直接展示要求充分运用摄影或绘画等技巧的写实的表现能力,细致刻画和着力渲染其质感、形态和功能用途。

突出特征要求抓住或是强调产品或服务本身与众不同的特征,并把它鲜明的表现出来,将这些特征置于广告画面的主要视觉部位或加以烘托处理,使观众在接受广告画面的瞬间即能产生视觉兴趣。

借助想象,对于广告作品中所宣传的对象的品质或特征的某个方面进行相当明显的夸大,以加深或扩大对这些特征的认识。

文学家高尔基指出:“夸张是创作的基本原则。

”通过这种手法可以更鲜明地明显的强调或揭示事物的实质,加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在表现手法上顾弄玄虚,布下疑阵,使人对广告画面乍看不解其意,并产生夸张的效果,驱动消费者的好奇心与强烈兴趣,开启积极的思维联想,然后通过广告标题或正文把广告的主题点名出来,使悬念得以解除,给人留下难忘的心理感受。

用打比方的手法来宣传某些商品的特异优点,以便把它表达的更加生动、鲜明、形象逼真,这就是广告的主要表现手法—比喻。

特写手法是最容易突出主题的方法,其一是“局部特写”,其二是“人物肖像特写”,其三是“环境特写”。

运用空间来表达主题,是目前最为时兴的一种表现手法。

画面大面积的留空白,在有限的空间表现无限的空间,这种方法主要研究画面构图中的空间分割,大方、简洁、以神奇的恬静效果吸引人。

反复强调重复表现是指商品在画面中至少两次露面。

有时是特写或局部的,或融在场景(情节)中的,两次露面则是定格图象,一般只安排在某一角,但一定要完整表现。

系列广告是同一厂家反复做广告,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多种形式的广告宣传。

但必须保证大的构图关系一致或相近,标题字型同一,有固定不变的商标标志有同一不变的色彩,主题画面图形不变,只改变构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