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只眼睛,可洞悉一切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传统还是科学,都认为人有第三只眼,沟通可天地,洞悉一切。
人的第三只眼睛,传统称天目(天眼),现代科学则认为是松果体。
1 天眼神通
历来道、佛两家均有“天眼”的说法,大概在每个人的头部两眉中心,二郎神的第三只眼处。
也就是《西游记》中的“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这当然是对“心”的另一种说法。
天眼即“五眼”之一,所谓五眼,即肉眼、慧眼、法眼、佛眼、天眼,是指从凡夫至佛位,对于事物现象终始本末的考察功能。
有人称眼睛为“智慧之门”、“灵魂之窗”,眼睛能够明辨物象、增长知识。
修行的层次越高,心眼作用的范围越广。
凡夫经由父母所生的肉眼,能见的距离、范围相当有限,太小、太大、太远、太近,均非肉眼所能见,或太过黑暗或强烈的光度,也非肉眼所能适应。
如果能得天眼,便能于物质世界中自在地观察,而不受距离、体积、光度的限制。
天眼有修得和报得的不同。
一般的鬼神都有深浅程度不等的天眼,称为报得。
因为没有肉体束缚的鬼神,只有灵力活动,减少了物体障碍。
一般的灵媒,也就是为鬼神所寄托、依附的人,这就是藉鬼神报得的天眼,而能见人所不能见的事物。
对人类而言,修禅定或可得天眼;但禅定的目的却不在于修得天眼,虽另有专修神通的方法,但若修得了天眼,也未必表示已入禅定。
天眼的功能除了如上所说的以外,尚有能见未来将要发生的事件现象。
那是由于任何现象的发生,已经有它一定的因果关系,由于造下一定的业力,便会造成一定的果报,往往现象尚未发生,而发生那种现象的力量早已形成,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加入,那就成了必将发生的事实。
所以,具有天眼的人,能够预知未来。
天眼的能力越强,能见的未来越久远,精确度也越高。
所谓精确度,就是说明天眼并不可靠,只要一加入其他的因素,未来的事态未必就会产生他的预期结果。
这好比两位围棋的棋士对弈,段数越高,所见棋目越多;段数越低,所见越少。
但还没有任何两位棋力相当的棋士可以一上棋盘就已经知道胜负的结果。
因为世事变数太多,定数只是局部和短时间的现象,万法因缘所生,缘变则变。
所以佛法不执著天眼,也不鼓励人为了使用天眼而修成天眼。
2 内观
我国古代有内观的记载。
内观是完全不同于现代实验的一套验证体系。
内观
实验是一种直接在理论构建者主体内进行的精微实验,这类实验完全不需要现代实验室的这些外在条件,只需主试者自身精密、系统的训练。
当训练到一定阶段,内观的过程就会自然发生,就会自然提供出理论构建所需要的系列数据,经络府俞便是由此而来。
李时珍于《奇经八脉考》所说的“内景隧道,唯反观者能照察之。
”就是对内观实验的一个写照。
在内观体系的指引下,研究者可以亲自进入到阴性物质世界进行科学探索。
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本人通过亲身感悟,从而逐步重新认识宇宙,最终证悟宇宙的真理。
人感知能力超过仪器,人体确实具备这个潜力,否则古代名医扁鹊不能远远便
望见齐桓侯体内的病理状况,这种自动感知能力是电子仪器永远无法赶上的。
我们所要做的是挖掘这种能力,而不是怀疑它的客观性。
古代传说中有“顺风耳”、“千里眼”、“天眼”等就是对人体超常规感知的描述。
《黄帝内经》中也将到上古真人“视听八达之外”,也是一种客观描述,为我们走上内观之路增添了许多信心。
我们坚信,一定存在某种途径可以激发人体中潜伏的巨大能量。
看来,人体生命还有许多奥秘等待我们发掘。
3 松果体
古希腊哲学家认为,第三只眼位于大脑中心部位,将其比喻为宇宙能量进入人
体的闸门。
直至今日,现代医学对第三只眼的研究也从未停止过。
生物学家早就发现,早已绝灭的古代动物头骨上有一个洞。
起初生物学家对此迷惑不解,后来证实这正是第三只眼睛的眼框。
研究表明,不论是飞禽走兽,还是蛙鱼龟蛇,甚至人类的祖选,都曾有过第三只眼睛。
只不过随着生物的进化,这第三只眼睛逐渐从颅骨外移到了脑内,成了“隐秘的”第三只眼。
尽管移入了黑洞洞的颅腔内。
“深居简出”、“与世隔绝”,不能直接观察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
但由于它曾经执行过人类第三只眼晴的功能,凭着它原来的一手“绝活”,仍然能感受光的信号并作出反应。
第三只眼出现在胚胎发育两个月时,即晶体、感光器和间脑区域的神经细胞形成阶段。
奇怪的是,它刚一出现,马上就开始退化。
著
名的海克尔生物基因定律为此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
根据这一定律,胚胎在很短的时期内会经历其所属物种的整个进化史。
即人类在胚胎时期能够出现我们的先祖所具备的某些形态特征。
人类学家认为,人体的某个器官会发生退化,然后便不复存在。
从古代两栖动物的进化中可以发现它们同样伴有退化。
新西兰的斑点楔齿蜥已经存在了2亿年,它的颅骨上有很小的眼眶,在一层透明的膜下隐藏着一只真正的眼睛。
古生物学家发现,许多灭绝的爬行动物头顶都有眼睛,它是这些动物视觉器官的重要补充。
正是因为具有这一独特的器官,爬行动物才对地震、磁暴和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非常敏感。
动物的第三只眼确实能够物尽其用,而且还可以保护自身安全,但人要它来做什么呢?
别洛夫认为,先知者眼前出现的画面,正是松果体作用的结果。
大脑将宇宙中的能量汇集起来,而身体与地面振荡保持一致。
所以,松果体能够从宇宙获得超凡的想象力,将其化作神经冲动,到达丘脑下部。
然后,这些信号随着神经进入视网膜,视网膜上便出现虚拟的图像,同时,图像以神经冲动的形式继续传入大脑的视觉皮层,产生意识。
未卜先知的画面通常是闭眼而非睁眼时出现的。
未卜先知的能力应该是在我们的祖先失去了头顶上的眼睛后,作为对这一消失器官的补偿而出现的。
别洛夫认为,祭司充分利用了这一退化器官。
为发挥第三只眼的功能,他们用钻石做头饰,在宗教仪式时佩戴。
或许,宇宙的神秘能量正是通过宝石透明剔透的结构,以光束的形式汇聚到头顶。
电磁波
到达松果体并作用于其组织,水晶起的作用与晶体类似,只是它吸收的并非普通光线,而是宇宙能量。
在宗教仪式上中,祭司正是借助人为的第三只眼,洞悉一切。
在旧石器时代末期,一些宗教学说的信徒通常会被施以脑颅环锯术,他们的头顶会被挖出不同形状的洞。
环锯术的被施予者都是祭司的候选人,不知这是不是为了减轻宇宙神秘能量进入松果体的难度。
松果体是否是第三只眼睛,它是否具有特殊功能目前尚无定论。
圣彼得堡的生物学专家对松果体进行了研究。
他们发现这种神秘腺体在性成熟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后它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
因此学术界一直认为,它跟阑尾一样毫无用处。
但俄罗斯学者发现它在不同时期都发挥着积极作用。
其组成细胞类似视网膜的色素细胞,有能够分泌激发肌体活性的血清素和具有镇静作用的褪黑激素,两者的分泌量也是相当恒定的。
人到了另一个时区作息会失调,身体机能会发生暂时紊乱,人们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会感到心情舒畅、精力充沛、睡眠减少。
反之,遇到细雨连绵的阴霾天气则会情绪低沉、郁郁寡欢、常思睡眠。
这一现象正是松果体在“作祟”。
东方与西方,科学与传统,在“天眼”这一问题上,竟然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