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成形针织服装设计

第四章 成形针织服装设计



(4)实测:也就是通过实测所得的尺寸。
47
(三)成衣主要部位规格测量方法
如何测量成衣的规格?
1、上衣类
49

(1)身长(衣长):从肩顶点量至下摆底边。


(2)胸宽:从挂肩下1.5cm处横量半胸围。
(3)袖长:一般从肩袖接缝处量至袖口边,插肩袖从 后领中缝处量至袖口边。 (4)挂肩:从肩袖接缝处顶端至腋下斜量。 (5)袖阔(袖笼、袖根肥):自腋下沿坯布横列方向量 至袖上边。 (6)肩阔:从左肩袖接缝处量至右肩袖接缝处。 (7)下摆罗纹:从罗纹与大身交接处量至罗纹底边。 (8)袖口罗纹:从袖子罗纹与袖身交接处量至袖口边。
51
52
V领男开衫成衣规格 单位:cm
53
2、裤类各主要部位规格尺寸的测量方法
序号 部位 1 2 3 4 5 6 7 裤腰围 裤长 前(后)直裆 横档 裤口大 测量方法 裤腰口或罗纹下3cm 处横量 裤腰边至裤脚边的长 度(平铺) 由前(后)裤腰边至裤 档底直量 档底单腿横量 裤口处横量
裤口长(罗纹) 裤口接缝(罗纹交接) 处至裤脚(罗纹)边 裤腰高 由裤腰(罗纹)接缝 处至裤腰(罗纹)边
16
17
18
19
(三)成形针织服装的肩型和袖型设计

成形针织服装的肩型和袖型设计对服装外观效果的
影响较大,并且其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

在设计肩型和袖型时,必须根据款式造型情况两者 的设计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设计出适宜的肩型和 袖型。
20
1、肩型的设计(常用肩型)
21
2、袖型的设计


2、口袋:贴袋、挖袋、插袋

3、边口设计:罗纹饰边、滚边、挽边、加边、缝迹处
理等
30
通开襟
半开襟
31
对襟
搭襟
32
(五)图案、装饰及组织纹理设计

为消除成形针织服装造型中的单调感,常常需要采用装饰手段
来弥补其不足。采用的手段如:不同织纹的组合运用、异料镶
拼、装饰图案等。
33
数学图案生成—初等函数
4-连袖 9- 七分袖
5-长袖 10-马鞍斜袖
23
6-喇叭袖 7-斜袖(插肩袖) 8-平袖
24
25
26
27
附件设计
28
29
(四)成型针织服装的附件设计

成型针织服装的附件主要有领边、门襟、口袋、边口等 1、门襟

按用途分:领门襟、胸门襟、背门襟、裤门襟 按长短分:通开襟、半开襟 按款式分:明门襟、对襟、搭襟
将技术资料汇总、装订和登记。
59
二、工艺单的内容
60
61
62
练习:请将工艺单中空缺部位补齐。
63
三、毛衫编织工艺设计
64
(一)编织工艺基本参数的确定


1、横机机号与纱线线密度的选定
在横机上编织纬平针织物和罗纹织物时,可按下列公式求得: 式中:G -- 机号(针/25.4mm); Tt -- 纱线线密度(tex); Nm-- 纱线公制支数; K、K′-- 适宜加工纱线线密度常数。 K=7000~11000 或K′=7~11为宜 K或K′的选定也要视纱线种类、纱线加工方式等具体生产情况来
Z Z a cos x c c bby sindy d ax
a=0.5, b=0.5, c=1, d=1 a=1.5,b=1.5,c=1,d=1
a=0.1, b=0.5, c=2, d=2 a=2.5,b=2.5,c=1,d=1
34
数学图案生成—分形
35
(a)
(b)
(c)
(d)
(e)
(f)


上装号型 “170/95” 裤子号型 “166/72”
42
2.胸围制

以上衣的胸围或下装的臀围
(以厘米或英寸为单位)作
为示明规格。

内销产品以厘米为单位,每 档相差5cm,例如80、85、 90cm; 外销产品一般以英寸为单位, 每档相差2英寸,例如32、34、

36英寸等。
43
3.代号制
40
(一)示明规格的表示方法

在我国常用的有:号型制、领围制、胸围制和 代号制等。成形针织服装常用号型制、胸围制
和代号制来表示其规格的大小。

只能表明大致的适穿范围,而没有给具体的生
产和设计提供依据。
41
1、号型制

号型制表示方法是以穿用者的身高为“号”,上身的胸围(净胸围) 或裤子的净腰围为“型”,以厘米(cm)为单位表示。 号型制适用于各种男女和儿童外衣(包括部分针织外衣)。 我国现行服装号型系列标准为GB1335-97。
68
(2)下机密度

定义:织物刚的密度,又称毛密度。

若织物下机密度为Ps;成品密度为Pc;
回缩率Y(%)可由下列公式求得: Y=
Pc - PS PC
×100%
69
(3)下摆罗纹织物和袖口罗纹密度的确定

下摆罗纹与袖口罗纹的确定通过计算和实 验法相结合确定。

54
第二节 毛衫产品编织工艺设计
一、工艺设计的内容
“一看二算”:

产品分析 计算生产操作工艺

产品用料计算
56
(一)产品分析

1、根据设计师设计意图、客户提供的样品或资料,
选用原料种类和纱支。

2、分析产品各部分织物组织结构及织物的密度。 3、选用编织机器的型号和机号。 4、产品规格系列设计和测量方法说明。 5、确定缝制工艺、条件、缝纫机种类及质量要求。

(3) 舒适实用、美观大方、不妨碍人体运动 (4) 顺应消费者的特殊要求和市场流行趋势的 变化。
46
2、细部规格设计的依据

(1)部颁标准:是内销产品规格设计的依据之 一。

(2)地区标准、暂行标准(或企业标准) (3)客供规格:一般出口产品由进口国或客商 提供详细的规格或主要部位的规格尺寸。

密度又可分为成品密度和下机密度等。
67
(1)成品密度

定义:是成形针织服装产品经过后整理,线圈达 到稳定状态时的密度,又称净密度。 根据实践经验,通常C=1.3~l.6;δ=20~22,织

物品质和服用性能良好。

密度对比系数C= PB / PA
未充满系数 δ= l/d,l-线圈长度,d-纱线直径


来样设计根据客户提供的成衣样品进行产品设计,也称仿制设计。
来单设计根据客户提供的成衣订单进行产品设计。 创新设计根据市场需求和本企业的市场定位,综合考虑成型针织服装的风
格、色彩、款式造型及结构特点,从原料品种的选择到产品包装进行的全方 位的产品设计与开发。

改进设计根据消费需求和本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对老产品进行改进完善

2.进行编织工艺计算(计算衣片各部位的针数、转数并
确定收放针方式)。

3.经试织、修订,确定生产操作工艺。
58
(三)产品用料计算

1、测定单位线圈重量或单位面积重量。 2、按生产操作工艺求出各衣片线圈数或单位 产品耗用面积。


3、求出各衣片理论重量或单件产品重量。
4、计算单件产品用料重量。

因此,14G横机用毛纱编织纬平针织物时的纱线
线密度范围为:36~56tex,最适宜的毛纱线密度
为46tex。
66
2、织物密度的确定

成形针织服装产品用织物的稀密程度可以用密 度、未充满系数和编织密度系数来表示。


横密PA:沿线圈横列方向10cm内的线圈纵行数;
纵密PB:沿线圈纵行方向10cm内的线圈横列数;
的开发与设计。
4
二、成形针织服装造型及结构设计

款式、色彩、面料是服装设计的三大要素,其中款式是
造型设计的主体,包括整体与局部两部分。
(一)成形针织服装的衫型设计

衫型设计:是指外形轮廓的造型设计,设计要求:

结合人体体型,并结合成形针织服装造型美的原理来进行。

了解成形针织服装衫身的流行趋势,一般认为成形针织服装外
(g)
(h)
36
37
38
例三
39
三、成形针织服装的成衣规格设计

规格

在服装工艺中属于造型设计的范畴;
是服装从款式到成品的桥梁之一,
是成形针织服装产品工艺设计的计算依据和基础。

成衣规格:指成品服装各部位尺寸的大小,也叫细部规
格。

示明规格:为了管理和销售方便,一般选用一个或两个 比较典型部位的尺寸来表明适穿对象的体型或服装的大 小。

以数字或代号来表示服装的示
明规格。 例如有的国家习惯用数字表示,

儿童规格为2、4、6号,少年
规格为8、10、12号,成人规 格14号以上;

有时14号以上不用数字而用字 母表示,即S(小号)、M(中 号)、L(大号)、XL(特号) 和XXL特大号等。
44
(二)细部规格设计的要求和依据

示明规格只能表明大致的适穿范围;
6、确定后整理工艺及效果(确定回缩方法、回潮率)。
7、确定产品所需的附件及辅助材料。 8、确定商标使用、说明吊牌及包装方式。
57
(二)计算编织工艺

1.试验小样,确定织物密度(毛密、成品密度)及回缩 率。

成品密度:成形针织服装产品经过后整理,线圈达到稳定状态
时的密度,又称净密度。

毛密:织物完成编织未经后整理的密度,是一种不稳定的密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