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企业人才选拔与培养的思考

关于企业人才选拔与培养的思考

关于企业人才选拔与培养的思考目录一、企业选拔与培养人才的重要性 (1)二、企业如何选拔和培训人才 (2)三、企业要为人才的成长提供客观条件和氛围 (4)[参考文献] (6)企业成长的过程,某种程度上就是企业人才成长与成熟的过程,无论是中小企业还是跨国经营的庞大的商业帝国;无论是民营企业、外国独资企业、中外合资的股份制企业还是国有垄断型企业,其生存与发展的竞争归根结底属于高素质人才的竞争。

高素质的人才既来源于企业的外部,又主要来自于内部的培训与实际的锤炼成长。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选拔和培养人才是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商战中取胜的主要因素。

一、企业选拔与培养人才的重要性(一)人才的重要性企业应“以人为本”,企业首先要正确对待人才,必须把人才提高的战略资源的高度上来重视,人力资源是各个战略资源的核心。

人才用中国俗话讲就是对企业有用的人。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兴邦振企,人才是根本,这些论断已经为社会各界所公认。

“得人者昌,用人者兴,育人者远”,可见人才是事业成败的关键。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作为第一资本的人才的培育、拥有和运用能力。

人才是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力量源泉,无论是从宏观角度看,还是从微观角度来看,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只有拥有了充足的人才,企业才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二)企业人才选拔和培训的重要性1.企业人才选拔的重要性当今世界已经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而“人”,才是推动企业科技进步的关键,人才更是企业中的骨干力量,是企业各个领域中的领头羊。

清代一位诗人曾写到:“骏马能历险,耕田不如牛。

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

”这形象地说明了一个道理,用人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因为人无完人。

企业要想振兴、要想发展,只能靠企业选拔优秀的人才并投入到相应的岗位,真正能够做到学有所用,使人才的潜力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企业整体运作的关键环节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才能使得企业不断的发展壮大,立于不败之地。

2.企业人才培训的重要性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人才的培训是至关重要的。

企业应该把培训看作是一种投资,培养的投资。

相对员工来讲,培训意味着知识的积累,在工作期间肯定要用于工作。

公司的培训投资自会有培训效果的出现,企业的所思所想要传递给员工,必须通过培训,同时可以使员工的专业知识加以强化并灵活运用于工作当中,使得人才的技术、知识得到最大限度的掌握和运用,使其工作能力更加适用工作所需,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

可以说,人才的培训对于一个企业的运作更加完美,在市场竞争当中立于不败是必不可少的。

二、企业如何选拔和培训人才(一)企业如何选拔人才1.企业选拔人才的途径当今社会人才选拔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内部选拔,另一种就是招聘。

国外的有关研究表明:内部选拔与外部招聘的结合会产生最佳的效果。

两者各有优势和劣势,那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的。

内部选拔就是从组织内部选拔合适的人才来补充空缺以及新增的职位。

其优点在于:企业对候选人的能力有清晰的认识;候选人了解公司及工作的要求;有利于鼓舞员工士气,对员工能够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以及更低的成本。

缺点是容易“近亲繁殖”,公司原有的一些弊病、潜规则会继续延续。

外部招聘具有如下优势:有更多的候选人可供选择;会给公司注入新鲜血液,带来新的技能及理念,为公司注入新的元素和观念。

当然,外部招聘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缺点,比如会增加招募和甄选的难度和风险;需要更长的培训和适应阶段。

2.企业选拔人才的原则(1)高度重视人才的原则企业选拔人才要坚持高度重视原则,要把人才问题当成一种战略来考虑,授权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成立由高层管理人员、企业专才和技术人员代表组成的专门评选机构,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制定出严格的评选标准和要求,由人力资源部具体负责,严格按照程序来执行。

(2)按工作性质和岗位特点选拔人才的原则企业坚持按工作性质和岗位特点的原则,最重要的是搞好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搞清楚企业各岗位人员的现状、需求状况和具体要求,针对岗位特点和工作性质的需要而进行人才选拔,要做到岗有所需、人有所值,真正适用的便是人才。

同时要坚持多渠道选拔人才的原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以按照自己实际的需要,通过人才市场、报刊广告、互联网、猎头公司、熟人介绍等多种有效的人才招聘渠道,招聘到自己需要的人才。

(3)运用科学测评手段选拔人才的原则企业要注意坚持运用科学测评手段选拔人才的原则,通过利用科学的测评手段,如专门测评软件、面试、笔试、辩论等,了解人员的素质结构、能力特征和职业适应性,为量才用人、视人授权,为选拔人才的公正性提供事实依据。

3.企业选拔人才的误区在人才选拔上,管理者有时也会踏进误区,感觉如至瓶颈。

那么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如何避开误区,正确地对待人才的选拔呢?首先要注意,“全能”人才对于哪个领域来说,都会引来无数的追捧,它代表着高效和完美,对于管理者在选拔人才方面也是一样。

不管管理人员所供职的环境如何,很多企业会希望自己选拔的人才是全能的“超人”,希望他们处理任何问题都能够做到游刃有余。

但是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难道每项工作都需要由这样的人来完成么?一个真正的人才在企业中能否承担重任,往往是由企业特点和岗位要求决定。

真正的发现人才的特点,并且能够根据岗位的需求对号入座时,管理者会发现,一个企业当中,其实并不需要员工能力达到“全能”的标准,能够真正做到量体裁衣,才是选拔人才中最重要的。

其次要注意的是,人才的自然拥有的能力不可能一下满足岗位需要,还要通过合理的岗位安排和培训来加以完善。

很多企业无一例外的希望企业内的员工在参加工作后在赋予岗位职责的时候能够迅速体现出效果,但绝大多数人走上工作岗位都是热情洋溢、信心满满,但是其自身具备的专业知识可能不能满足现有的岗位需要。

那么作为一个企业,要善于从员工的工作中找寻每个人的特点、长处,真正的选拔人才、任用人才,并且经过后天的培训,不断地加强员工的岗位技能、工作技巧,只要有了这个平台和机会,员工体现其真正自身价值是必然的事情。

(二)企业如何对人才进行培训1.企业培训人才的方法对人才的培训首先要注意指定培训方案。

培训方案是人才培训的纲,它需要根据人才的培训的目标来确定具体的人才培训计划,并根据培训方案具体的落实各项培训,同时也要根据特殊的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

培训方案必须围绕着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坚持对人才的全面发展,加强专业与同识、理论与实践、学习与研究的有机结合,分级设计、分类指导、分流培养,充分调动参加培训人的积极性。

使人才不仅能够得到纵向的发展,同时能够横向的拓展。

使人才能够得到立体式的全面培训,掌握更多的知识,使企业得到更大的汇报。

2.企业培训人才的误区企业领导要求对人才的培训结果要立竿见影,其实出发点是好的,但如果不把握好尺度,就会适得其反,不利于人才的稳步成长和作用发挥。

因此,怎样才能走出对人才急于求成的误区呢?首先要扭转急于求成的思想。

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对于人才的培训不能急于求成,要有循序渐进的过程,人才也有一个适应工作和环境的过程。

人才刚刚接受过一项培训,或许一段时间内没有出成果,这都是正常的,应当给他们一个适应过程,注重启发和引导他们。

同时可以对培训的内容增设考评,从考评中指出员工工作中存在的错误,并针对难以消化的问题组织二次培训,这样可以使人才能够对新鲜知识得到温习,有利于人才更好的成长。

企业应当从企业发展的长远出发用好人才,使他们发挥最大效益。

三、企业要为人才的成长提供客观条件和氛围(一)不拘一格地选拔任用人才作为一个领导,能够做到慧眼识才,在一些重要人物的成长中至关重要。

企业在为人才的成长创造比较公正的环境氛围的同时,有些人才需要领导不拘一格的培养与任用。

任用本身是在更高一个层面在培养。

1947年,还是一名大学生的“音乐家总裁”大贺典雄,致信当时的索尼主席盛田昭夫,批评索尼的录音机不能满足音乐家的需要,从而让盛田昭夫发现了他能够成长为卓越的企业家的潜质。

盛田告诉大贺,只要加入索尼,有朝一日他会成为索尼的总裁。

虽然大贺拒绝了邀请,但盛田没有放弃努力,花了六年时间终于说服大贺加盟。

大贺又陆续从别的公司挖来了大约40名精英,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一度成为电子行业中的龙头企业。

这充分说明,在一个企业中,一个领导人能过做到不拘一格的选拔任用人才,并加以培养,是于企业的持续发展、壮大的首要决策。

(二)着眼于长远的发展,考虑员工每个人的个人成长员工的培训应是终身的。

企业应该从员工入厂开始的不同阶段性、不同层面的技能与知识的学习和各种能力的提高,要有完整的人力资源的培养计划,而且要和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计划结合,使员工能够比较自主的发展,这样每个人的发展就和组织的整体发展真的密切相关了。

有些人才还可以送到国内的知名高校接受较为系统的培训,也可送到国外参观考察学习,这样的投入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持久的作用。

(三)立足企业内部,造就人才对企业的忠诚企业环境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中国企业的员工“从一而终”的历史早就已经结束了,但是实践证明,最终走上企业高层的领导都是内部成长起来的,这和世界上的大学的校长几乎都是自己学校的毕业生最后来担当有许多相似之处。

从母校毕业后,不管中间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可能是到其他高校继续提高学历,或者到国外高校学习,最后可能回到母校走上领导岗位。

对于企业来说,人才的成长和忠诚有关系,组织认为这是“自己人”。

一个大学生刚到企业参加工作,他对自己即将面对的工作应该是陌生的,即便是本专业的也很难马上投入到工作中去,那么他参加工作后第一步应该是什么呢?毫无疑问,是学习。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逐渐了解企业的概况、特性和发展方向,熟悉自己的工作内容,在这一过程中,肯定会碰到好多问题和疑惑,这时就需要请教老前辈或与同事进行讨论交流,以求解决问题。

熟悉工作、融入企业环境后,就要更进一步,想方设法的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分析自己的能力特点,寻找更能发挥自己才能的方法,这就是所谓的思考。

这个时候,企业需要对这个人才进行重点的培养,将来好委以重任,也能堪当重任。

更多的人才都是要从企业内部成长起来的,这是必然的、经济的、可持续的。

但企业的发展是要不断注入新的元素的,否则企业就会停滞不前。

新人会带来新气象,会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像新鲜的血液,像有源头的活水。

所以,每个企业一定要善于选拔人才,得当的培训人才,使人才达到德才兼备,使企业量才使用,才是企业持续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首要决策。

[参考文献][1] 李亚.民营企业人才管理实务与案例.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2] 余仲华.中国人才战略管理评论[A].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3] 熊汉富.企业管理人才[A].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4] 德鲁克.管理的实践[D].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5] 王永莉.私营企业员工管理手册.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