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过流保护电路图

过流保护电路图

过流保护电路图
2008年04月24日 09:24 本站原创作者:本站用户评论(3)关键字:
带自锁的过流保护电路
1.第一个部分是电阻取样...负载和R1串联...大家都知道.串联的电流相等...R2上的电压随着负载的电流变化而变化...电流大,R2两端电压也高...R3 D1组成运放保护电路...防止过高的电压进入运放导致运放损坏...C1是防止干扰用的...
2.第二部分是一个大家相当熟悉的同相放大器...由于前级的电阻取样的信号很小...所以得要用放大电路放大.才能用...放大倍数由VR1 R4决定...
3.第三部分是一个比较器电路...放大器把取样的信号放大...然后经过这级比较...从而去控制后级的动作...是否切断电源或别的操作...比较器是开路输出.所以要加上上位电阻...不然无法输出高电平...
4.第四部分是一个驱动继电器的电路...这个电路和一般所不同的是...这个是一个自锁电路... 一段保护信号过来后...这个电路就会一直工作...直到断掉电源再开机...这个自锁电路结构和单向可控硅差不多.
过流保护电路
过流保护用PTC热敏电阻通过其阻值突变限制整个线路中的消耗来减少残余电流值。

可取代传统的保险丝,广泛用于马达、变压器、开关电源、电子线路等的过流过热保护,传统的保险丝在线路熔断后无法自行恢复,而过流保护用PTC热敏电阻在故障撤除后即可恢复到预保护状态,当再次出现故障时又可以实现其过流过热保护功能。

过流保护电路图
过流保护元件
通用线路过流保护用PTC热敏电阻
距PTC热敏电阻器最小的距离 min. 6mm min. 6mm
在较恶劣的钎焊条件下将会引起电阻值的变化。

2、涂层和灌注
在PTC热敏电阻器上加涂层和灌注时,不允许在固化和以后的处理中由于不同的热膨胀而出现机械应力。

请谨慎使用灌注材料或填料。

在固化时不允许超过PTC热敏电阻器的上限温度。

此外,要注意到,灌注材料必须是化学中性的。

在PTC热敏电阻器中钛酸盐陶瓷的还原可能会导致电阻降低和电性能的丧失;由于灌注而引起热散热条件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在PTC热敏电阻器上局部的过热而导致其被毁坏。

3、清洗
氟利昂,三氯乙烷或四氯乙烯等温和的清洗剂均适用于清洗,同样可以使用超声波清洗的方法,但是一些清洗剂可能会损害热敏电阻的性能,清洗前最好进行试验或到我公司咨询。

4、贮藏条件与期限
如果存贮得当,PTC热敏电阻器的存贮期没有什么期限限制。

为了保持PTC热敏电阻器的可焊性,应在没有侵蚀性的气氛中进行贮藏,同时要注意空气湿度,温度以及容器材料。

元件应尽可能的在原包装中进行贮藏。

对未焊接的PTC热敏电阻器的金属覆层的触碰可能会导致可焊性能降低。

暴露在过潮或过高温度下,一些规格产品性能可能会改变,比如锡铅的可焊性等,但是在正常的电器元件保存条件下可以长期保存。

5、注意事项
为避免PTC热敏电阻器发生失效/短路/烧毁等事故,使用(测试)PTC热敏电阻器时应特别注意如下事项:
不要在油中或水中或易燃易爆气体中使用(测试)PTC热敏电阻器;
不要在超出"最大工作电流"或"最大工作电压"条件下使用(测试)PTC热敏电阻器。

过流保护电路图
带过流保护加开关机控制的线性电源...这个电源电路可以分为二个部分来分析...左边的部分是过流检测...右边的是控制和输出...
1.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左边的过流保护...H EHE...
1.过流检测电路...
左边的过流保护电路简化下就是这样子了...检测原理是...当Q1的E B二端电压为左右的时候.Q1导通...C端输出电压...这样完成过流检测的原理...检测电流的大小取决于R1 R2的值...不知道设计者在这里为什么这样设计...我不知道这二个二极管参数...应该不是普通的二极管,因为普通的二极管压降太大.一个约.二个串联起来就了...接成这样就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了...因为三极管E B二端电压超过就导通了...导通后电路就会切断后级的输出...这样起到保护作用...
通过仿真.感觉到如果是二个普通二极管.这样串联起来没什么意义...
如果有上面这二个二极管资料的朋友,请提供上来...H EHE...一起讨论下...
过流保护电路就这么简单.HE HE...
2.控制输出电路...
控制输出电路在这里.我们也简化下...其实就是由普通的三极管组成的开关电路...下面是简化后的图...
在这里我把场效应管换了下...方便仿真...其实原理是一样的.HE HE...
电路要有电压输出.必须得三个三极管全导通...Q1 的导通取决于Q2 Q3的导通...Q2的导通取决于电压...Q3的导通在这里面则是由C1来提供的...电路的原理是这样...
上电...Q2导通...Q3由开关机信号...经C1后再导通...Q2 Q3全导通后.Q1才能导通...Q1导通后...Q3的B极电压则由R3提供...达到稳定的状态...
在这里的C1非常关键...因为C1是启动电容...如果没有C1 Q3无法导通...无法导通则整个电路都没办法工作...
不过这样的方式不是很稳定...设计不合理的情况下.使电源难以启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