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四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
复方乙酰水杨酸片中非那西丁的含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亚硝酸钠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的原理及方法;
2.了解重氮化滴定的特点,掌握重氮化终点的判断;
3.熟悉复方制剂含量测定的特点;
3.掌握复方乙酰水杨酸片中非那西丁含量测定的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原理
对氨基苯磺酸是具有芳伯胺基的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可与NaNO2发生重氮化反应而定量地生成重氮盐。
滴定终点,过量的NaNO2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碘,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指示标定终点。
复方乙酰水杨酸片处方(77年版)
乙酰水杨酸220g
非那西丁150g
咖啡因35g
制成1000片
本品每片中含乙酰水杨酸(C
9H
8
O
4
)应为0.209-0.231g,含非那西丁(C
10
H
13
O
2
N)
应为0.143-0.158g,含咖啡因(C
8H
10
O
2
N
4
·H
2
O)应为31.5-38.5mg。
复方乙酰
水杨酸片为白色片。
本品每片中含乙酰水杨酸(C9H8O4)与非那西丁(C10H13NO2)均应为标示量的95.0~ 105.0%;含咖啡因(C8H10N4O2·H2O)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解热镇痛药。
用于发热、头痛、神经痛、牙痛、月经痛、肌肉痛、关节痛等。
复方乙酰水杨酸片中含有乙酰水杨酸(简称A)、非那西丁(简称P)和咖啡因(简称C)三种主要成分。
各成分之间性质差异大。
乙酰水杨酸为芳酸类药物,具酸性,,可用酸量法测定;非那西丁为芳酰胺类药物,具酰胺基,呈中性,但具潜在芳伯氨基,可将其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后用重氮化法测定;咖啡因为黄嘌呤类生物碱,碱性极弱,不能采用一般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但可将其与碘发生定量沉淀以后,剩余的碘用硫代硫酸钠滴定从而求得咖啡因的含量。
含量测定反应
1 乙酰水杨酸的测定:将残渣溶于中性纯,直接用0.1M氢氧化钠液滴定游离羧酸。
+
+
C O O H
O C O C H 3
N a O H
C O O N a
O C O C H 3
H 2O
2 非那西丁的测定:
第一步,水解,得到芳香伯胺:
+
+
H 2O
NH
O C 2H 5
CO CH 3
NH 2
O C 2H 5
CH 3CO O H
H 2S O 4
第二步,重氮化定量反应:
N H 2
O C 2H 5N a N O 2
H C l
N
+
O C 2H 5
N C l
-
N a C l
H 2O
2
2+
+
++
3 咖啡因的含量测定: 以[B]代表咖啡因的结构
C H 3
N C C N
C
C H 3
C N
N O
H
C H 3O H 2O
定量反应原理:
2[B]+ 4I 2 + 2KI + H 2SO 4 2[[B]·HI ·I4] + K 2SO 4 (定量过量)
过量的碘用硫代硫酸钠滴定:
I 2 + 2Na 2S 2O 3 2NaI + Na 2S 4O 6
三 仪器及试剂
1.仪器:分析天平、干燥箱、回流装置、水浴锅、烧杯、量筒、酸式滴定管、玻璃棒等。
稀
2.试剂及试液亚硝酸钠、无水碳酸钠、蒸馏水、基准对氨基苯磺酸、浓氨试液、盐酸(1+2)、溴化钾、复方乙酰水杨酸、稀硫酸、含锌淀粉碘化钾试纸。
四实验步骤
1.(0.1mol/L)亚硝酸钠溶液配制
称取亚硝酸钠7.2 g,加无水碳酸钠(Na2CO3)0.10g,加水适量使溶解成1000 ml,摇匀。
2. (0.1mol/L)亚硝酸钠溶液标定
用分析天平称取在12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对氨基苯磺酸(0.26-0.35 g)三份,分别置于三个250ml烧杯中,加水30 ml 及浓氨试液3 ml,溶解后,加盐酸(1+2)20 ml,搅拌,在30 ℃以下用亚硝酸钠溶液迅速滴定,滴定时将滴定管尖端插入液面2/3处迅速定,近终点时,将滴定管尖端提出液面,用少量的水淋洗尖端,洗液并入溶液中,继续缓缓滴定,至玻璃棒蘸取少量的溶液,在含锌碘化钾淀粉指示液的白瓷板上划过,立即显蓝色的条痕,停止滴定,3分钟后,再蘸取少许溶液,再划一次,如仍立即显蓝色条痕,即为已至终点(每1ml的亚硝酸钠滴定液(0.1 mol/L)相当于17.32mg的对氨基苯磺酸。
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取用量)算出亚硝酸钠溶液的浓度,即
C=m/(MV)
3. 非那西丁的含量测定:取本品20片,精密称定,研细备用。
精密称取上述细粉适量(约相当于非那西丁0.3g),置回流装置中,加稀硫酸25ml,缓缓加热回流40分钟,放冷至室温。
将析出的水杨酸,滤过,滤渣与锥形瓶用盐酸溶液(1+ 2)40ml,分数次洗涤,每次5ml,合并虑液与洗涤液于250ml烧杯中,加溴化钾3g,溶解后,将滴定管尖端插入液面下约2/3处,在不低于20℃的温度下,用0.1M亚硝酸钠溶液迅速滴定。
随滴随搅拌。
至近终点时,将滴定管尖端提出液面,用少量的水将滴定管尖端洗净,洗液并入溶液中,继续缓缓滴定,至玻璃棒蘸取少量的溶液,在含锌碘化钾淀粉指示液的白瓷板上划过,立即显蓝色的条痕,停止滴定,3分钟后,再蘸取少许溶液,再划一次,
如仍立即显蓝色条痕,即为已至终点,即得(每1ml的0.1M亚硝酸钠溶液相当于17.92mg的C10H13O2N)。
C10H13O2N含量=17.92CV/m(乙酰水杨酸)
四数据记录与处理
五注意问题
1 药片应尽量研细。
2 测定乙酰水杨酸时,锥形瓶应干燥,滴定应迅速。
3 非那西丁的水解,要保持微沸状态,否则水解不完全影响结果。
4 碘量法测定咖啡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溶液的酸度和碘液的浓度。
碘和咖啡因作用后,碘的剩余浓度应在0.025-0.035N之间,低于此数值结果则偏高。
沉淀咖啡因时,加5ml稀硫酸较为适宜,酸度过高则结果偏高。
5 过滤咖啡因与碘形成的沉淀时,需用干燥的滤纸,最初的虑液应弃去10-15ml,过少可能影响碘的浓度。
过滤时,要注意放置碘液挥散。
六思考题
1 乙酰水杨酸的测定中可否直接按中和法测定?中心醇应如何配制?
2 用重氮化法测定非那西丁为什么要加KBr?重氮化反应,在什么情况下可不加KBr?
3 测定咖啡因为什么要做空白试验?如何做?
七参考资料
1 药学通报336-338(1958)。
2 D·C Garratt: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Drugs P12(Third edition 1964).
3 T·Higuchi:pharmaceutical Analysis 1961 P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