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外家庭农场发展现状与趋势

国内外家庭农场发展现状与趋势


20 世纪70 年代开始,日本政府连续出台了几个有关农地改革与调整 的法律法规,以土地租佃为中心,促进土地经营权流动,促进农地的集中 连片经营和共同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农协为主,帮助核心农户和生产合作 组织妥善经营农户出租或委托作业的耕地。这种以租赁为主要方式的规模 经营战略获得了成功。
单个的农业生产者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法国
合作社为社员提供的服务,从技术、采购、销售,扩展到产前、产中、产 后,甚至包括农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德国:现代化的家庭农场
全面实现了机械化、信息化、精准化和知识化,表现出数量减少,规模扩 增的趋势。目前,已形成了用现代工业装备、用现代科技改造、用现代管理方 式管理的现代化家庭农场,和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建立起优质 高效的农业生产体系和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
服务宗旨。
中德交流农业合作社建设与管理
(四)日本:小型家庭农场
1946~1950 年,日本政府采取强硬措施购买地主的土地转卖给无地、 少地的农户,自耕农在总农户中的比重占到了88%, 耕地占到了90%, 并且把农户土地规模限制在3公顷以内。
此后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1961年制定的《农业 基本法》,鼓励农业生产的扩大和农业结构的调整,1962年对该 法修订,农户土地规模可以超过3公顷,前提是只能使用本家庭的 劳力。
(2)经营规模化和组织方式多样化
全国分为10 个“农业生产区域”,每个区域主要生产一两种农产品。 北部平原是小麦带;中部平原是玉米带;南部平原和西北部山区主要 饲养牛、羊;大湖地区主要生产乳制品;太平洋沿岸地区盛产水果和 蔬菜。就是在这种区域化布局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生产经营的专 业化农场。
(2)经营规模化和组织方式多样化
75%以上的劳力由经营者家庭自行承担,仅11%的农场需雇佣劳动力。
(2)专业化程度高 法国农场专业化程度很高,大体可以细分为:畜牧农场、谷物农场、
葡萄农场、水果农场、蔬菜农场等,专业农场大部分经营一种产品,以突 出各自产品的特点为主。
(3)农会和合作社发展迅速 在法国,农会和合作社比政府农业部更为活跃有效,它们把
1955—1975年间, 家庭农场平均规模由14 公顷扩大到21.3 公顷。 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中农业增长速度 最快的国家,跃升为欧盟第一大农 业生产国,世界第二大农业和食品 出口国、世界食品加工产品第一大 出口国。
2、法国家庭农场的特点 (1)家庭农场发展迅速 各类家庭农场66 万个,平均耕地42公顷,其中60%谷物、11%花卉、 8%蔬菜、5%养殖业和水果(葡萄)。
家庭农场日益向企业化方向发展,已出现了年收益百万美元以上的“大 户”农场。
(一)美国:大中型家庭农场
2、美国家庭农场的特点 (1)美国农业以家庭农场为基本生产单位
美国小型家庭农场约占各类农场总数的88%,大型家庭农场占9.8%,其 他类型的农场占2.2%。
近年来,美国家庭农场的数量在不断减少,集中化程度越来越高。 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占农场总数的25%的大农场生产了全国农产品总 量的85%,并且该比例还在逐渐攀升。
(一)美国:大中型家庭农场
1、美国家庭农场的发展历程 (1)创业阶段(1862—1935年)
19世纪中叶,南北战争结束,移民垦殖使美国的农地面积从1860年 的1.65亿公顷,发展到1900年的3.39亿公顷。汇集了当时各地的先进农 业技术,推广使用农业机器和化肥、农药,为美国带来了现代化农业的 发展。
德国家庭农场种类多样,包括粮食种植、生猪饲养、蛋鸡和肉鸡饲养、 奶牛和肉牛饲养以及蔬菜、水果、啤酒花、葡萄园、花卉、苗圃、渔业等不 同类型。但不管是哪种家庭农场,都建立了正规的会计制度,配备了专门的 电脑和其他信息工具,进行企业核算。
德国农业发展实现了绿色化生态化发展
德国家庭农场主要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秉承3个坚持: 坚持“自愿、自主、自治、自助”方针, 坚持“民办、民用、民有、民主”原则, 坚持“统一供应农资、统一机耕、统一防治、统一品牌和统一销售”
(3)土地所有权私有化
目前,美国的家庭农场主要有: 完全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农场,占全部家庭农场总数的57.7%; 土地部分自有、部分租用的农场,占家庭农场总数的31%; 土地完全租用的农场,占农场总数的11.3%。 美国人地关系宽松、保障的土地私人所有权
(二)法国:中型家庭农场
1、法国家庭农场发展历程 1789 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此后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土地日益
1935年,美国家庭农场已发展为680多万个,平均规模120英亩。移 民垦殖为美国生产了大量的粮、棉和畜产品。
(2)发展阶段(1935—1978年) 罗斯福总统推行新政,鼓励家庭农场实行规模经营,更好地利用现代化生产工
具和设备;推行社会化服务措施;发展农业产品加工和运销事业。 到1978年缩减为247.9 万个,平均规模438英亩,农业生产量大幅增加,成为
国内外家庭农场发展现状与趋 势
二、国外家庭农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虽然我国的家庭农场发展道路还在摸索之中,但它在国外却已经 有了几百年的发展历程。美国的家庭农场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法国早在
19世纪就形成了专业化的家庭农场,日本在20世纪之初就已经有了为数不少
的规模较大的家庭农场。并根据各国的自然资源禀赋差异,表现出不同 的特点。
分成细碎的小块,直至1955 年法国的农用土地具有明显的“两小” 特点:一是农户土地面积小,二是地块小。
二战后,法国设立专门的政府机构,以庞大的政府财政专项预算和信 贷计划为后盾,出台一系列完整、协调和有效的政策体系,直接介入地产 市场,组织劳动力转移和耕地流转与经营集中,有效地支持了中等规模农 场的发展。
世界粮、棉出口的头号大国。 典型的家庭农场:拥有自己的土地;足够、舒适的住宅、设备、青贮饲料塔、
畜舍、大型农业机器等,家庭劳力充足,完全自营,自主支配收入。
(3)变革阶段(1979—2012年) 经历一系列的变革:
➢ 偏重经济效益,鼓励家庭农场以一定规模的投资,获取最大、持久效益; ➢ 加强对家庭农场的社会化服务,并向管理服务方向发展; ➢ 提倡因地制宜地向专业性饲养、高产值农业等专业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