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一、选择题
1.下列哪种碱基只存在于mRNA而不存在于DNA中
A.腺嘌呤 B.胞嘧啶 C.尿嘧啶 D.鸟嘌呤 E.胸腺嘧啶
2.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A.3’,5’-磷酸二酯键 B.糖苷键 C.2’,3’-磷酸二酯键
D.肽键 E.2’,5’-磷酸二酯键
3.Watson-Crick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不包括
A.右手双螺旋 B.反向平行 C.碱基在外 D.氢键维系 E.碱基配对4.关于DNA双螺旋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双链的稳定依靠氢键和碱基堆积力 B.螺旋的直径为2nm
C.戊糖磷酸在螺旋外侧,碱基位于内侧 D.为右手螺旋,每个螺旋为10个碱基对E.从总能量意义上来讲,氢键对双螺旋的稳定更为重要
5.在适宜条件下,核酸分子两条链通过杂交作用可自行形成双螺旋,取决于
A.DNA的Tm值 B.序列的重复程度 C.核酸链的长短
D.碱基序列的互补 E.T的含量
6.真核细胞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A.组蛋白 B.核心颗粒 C.核小体 D.超螺旋 E.α-螺旋
7.单链DNA:5’-pCpGpGpTpA-3’,能与下列哪一种RNA杂交
A.5’-pUpApCpCpG-3’ B.5’-pGpCpCpApU-3’ C.5’-pGpCpCpTpA-3’D.5’-pApApGpGpC-3’ E.5’-pApUpCpCpG-3’
8.与mRNA中的ACG密码相对应的tRNA反密码子是
A.UGC B.TGC C.GCA D.CGU E.TGC
9.真核mRNA的特点不包括
A.有5’-m7GpppN帽 B.有3’-polyA尾 C.含量多更新慢
D.包含有遗传密码 E.不含或极少含稀有碱基
10.稀有碱基常出现于
A.tRNA B.rRNA C.冈崎片段 D.hnRNA E.mRNA
11.tRNA三叶草结构中的3’-CCA末端位于哪个臂上
A.DHU臂 B.氨基酸接纳茎(氨基酸臂) C.反密码臂 D.T C臂 E.CCA臂12.tRNA的特点不包括
A.分子小 B.含稀有碱基多 C.有反密码子
D.三级结构呈三叶草状 E.是活化与转运氨基酸的工具
13.各种tRNA的3’末端均有的结构是
A.GGA-OH B.CCA-OH C.AAA-OH D.UUA-OH E.TTA-OH
14.有关RNA的描写哪项是错误的
A.mRNA分子中含有遗传密码 B.tRNA是分子量最小的一种RNA
C.胞浆中只有mRNA D.RNA可分为mRNA、tRNA、rRNA
E.组成核糖体的主要是rRNA
15.只作为其它分子的前身,本身无直接功能
A.tRNA B.mRNA C.hnRNA D.snRNA E.rRNA
16.核酸对紫外线的最大吸收在哪一波长附近
A.320nm B.260nm C.280nm D.190nm E.220nm
17.DNA变性的原因是
A.磷酸二酯键断裂 B.互补碱基之间的氢键断裂 C.温度升高是唯一的原因
D.碱基的甲基化修饰 E.多核苷酸链解聚
18.双链DNA的解链温度的增加,提示其中含量高的是
A.A和G B.C和T C.A和T D.C和G E.A和C
19.是逆转录病毒的遗传信息携带者
A.DNA B.RNA C.蛋白质 D.戊糖 E.磷酸
20.DNA变性后的改变是
A.产生增色效应 B.减色效应 C.粘度增加
D.大量沉淀 E.对紫外光最大吸收波长改变
二、名词解释
1.核小体2.DNA变性3. Tm(解链 4.核酸分子杂交
三、简答题
1.核酸的基本组成成分、基本单位、基本结构各是什么?
2.体内游离的核苷酸有哪些?
3.简述tRNA二级结构的特点及其每一部分的功能。
4.对比mRNA、tRNA及rRNA的结构及功能特点
四、分析论述题
试从分子组成、分子结构、功能和存在部位四方面阐述DNA和RNA的区别。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C 4.E 5.D 6.C 7.A 8.D 9.C 10.A 11.B 12. D 13.B 14.C 15.C 16.B 17.B 18.D 19.B 20.A
二、名词解释
1.由DNA和组蛋白共同构成。
DNA双链盘绕在以组蛋白(各两分子的H2A,H2B,H3,H4)为核心的结构表面
构成核小体。
2.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DNA分子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使DNA双螺旋结构松散,变成单链,
称为DNA变性(又称DNA解链)。
3.Tm是指使50%DNA变性时的温度(或使A260达到最大值一半时的温度,也称解链温度,融解温度)。
4.在DNA复性过程中,若将不同来源的DNA分子(或RNA分子)放在同一溶液中,若不同来源的DNA单
链之间(或DNA单链与RNA)存在部分碱基互补关系,则可形成双链结构,这种现象称为核酸分子杂交。
核酸分子杂交包括DNA—DNA杂交和DNA—RNA杂交,在核酸的研究中应用十分广泛。
三、简答题
1.基本成分是碱基、戊糖和磷酸。
基本单位是核苷酸。
基本结构是多核苷酸链。
2.体内游离的核苷酸有:多磷酸核苷酸如ADP、GTP;环化核苷酸如cAMP、cGMP;辅酶类核苷酸如NAD+、
NADP+、FAD等。
3.tRNA二级结构呈三叶草形。
包括二氢尿嘧啶环,反密码子环,胸苷假尿嘧啶环、附加叉和氨基酸接纳茎。
其中二氢尿嘧啶环与氨基酰–tRNA合成酶的结合有关。
反密码子环含有反密码子,在蛋白质生物合成时与mRNA上的密码结合。
假尿嘧啶环与核蛋白体的结合有关。
氨基酸接纳茎是氨基酸结合部位。
4. mRNA结构及功能特点:
(1)戴帽拖尾;(2)更新快,寿命短;(3)含量少,长短相差大;(4)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直接模板。
tRNA结构及功能特点:
(1)分子最小的RNA(70~90核苷酸);(2)含较多稀有碱基(10~20%);(3)二级结构为三叶草结构;(4)三级结构呈倒L型;(5)是蛋白质合成时转运氨基酸的工具。
rRNA结构及功能特点:
单链rRNA局部碱基配对形成多个茎-环结构,如真核生物18S rRNA的二级结构呈麻花状。
与多种蛋白质结合成为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装配机。
四、分析论述题
(1)从分子组成上看:DNA分子的戊糖为脱氧核糖,碱基为A、T、G、C;RNA分子的戊糖为核糖,碱基为A、U、G、C。
(2)从结构上看:DNA一级结构是由几千至几千万脱氧核糖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二级结构是双螺旋;RNA一级结构是由几十至几千个核糖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二级结构是以单链为主,也有少量局部双螺旋结构,进而形成发夹结构,tRNA的典型二级结构为三叶草结构。
(3)从功能方面看:DNA为遗传的物质基础,含有大量的遗传信息。
RNA分为3种,mRNA为DNA转录的产物,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直接模板;tRNA的功能是转运氨基酸;rRNA主要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4)从存在部位看: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少量存在于线粒体。
RNA在细胞核内合成,转移到细胞质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