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基础教学计划与素描教学工作总结汇编素描基础教学计划鸿桥中学美术二课教学计划一、素描班1、本课程的任务使学生掌握素描造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正确表现对象的素描造型能力,提高艺术的感知力和鉴赏能力,为专业课学习奠定造型基础。
2、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尽快掌握素描造型的一般规律和法则,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素描造型中的形态和表现之间的关系,掌握基本的素描造型能力,并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
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素描的基本概念、表现技巧、主要的表现形式。
2.熟悉素描造型的一般规律。
3.理解素描造型语言的运用。
能力培养目标1.掌握以明暗造型的素描表现方法。
2.掌握以线条造型的素描表现方法。
3.能够正确表现出对象的形体结构、体积和空间、明暗关系、质量感等属性。
4.具备一定的对客观物体的艺术观察力和表现能力。
5.具有一定的对素描作品的鉴赏能力。
思想教育目标1.树立素描作为视觉艺术基础训练的观点。
2.加强高品位艺术修养和高尚艺术情操的教育。
3.注重学习的刻苦性和专注性精神的培养。
3、教学内容和要求素描基础理论课程内容:1.素描的概念。
2.学习素描的目的要求。
3.素描的工具与材料。
教学要求:1.明确素描的基本概念、分类及表现特征。
2.了解素描训练的目的要求和素描造型技能、技巧的基本内涵。
3.初步掌握素描的工具、材料和使用方法。
石膏几何体写生课程内容:1.物体的三度空间、透视关系和明暗规律。
2.石膏几何形体写生。
教学要求:1.掌握石膏基本几何形体体积特征和结构特点。
2.明确形体透视和明暗变化原理,掌握形体透视缩形明暗变化的一般规律。
3.初步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4.掌握明暗造型的方法要点,能正确表现对象的比例、结构、体积、空间及相互关系。
静物写生课程内容:1.静物的配置与构图。
2.静物写生的方法步骤。
3.静物写生要点(立体感、空间感、色彩感、质感与量感)。
教学要求:1.了解静物配置的原则,掌握静物写生的构图原理和方法。
2.掌握静物写生的方法步骤和写生要点。
二、色彩班1、课程性质和任务使学生初步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与色彩的基础知识,通过课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运用色彩表现物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创造意识。
2、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尽快掌握色彩表现的一般规律和原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色彩原理,掌握基本的素描造型能力,并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
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色彩的基本理论和色彩规律。
2.正确的观察色彩的方法。
3.理解色彩的表现语言。
4.了解色彩观念在历史进程中的转变过程。
能力培养目标1.掌握色彩画的基本技法。
2.能够正确表现出色调的冷暖、色相与饱和度。
3.具备一定的对客观物体的艺术观察力和表现能力。
4.具有一定的对绘画作品的鉴赏能力。
思想教育目标1.树立色彩作为视觉艺术基础训练的观点。
2.加强高品位艺术修养和高尚艺术情操的教育。
3.注重学习的刻苦性和专注性精神的培养。
3、教学内容和要求绘画的工具与材料课程内容:1.绘画工具。
2.绘画材料。
教学要求:了解绘画工具与材料的基本性能。
色彩(水粉)画的性能和特点课程内容:1.水粉画的性能和特点。
2.水粉画绘制中常见的弊病。
教学要求:1.了解水粉画的特性。
2.了解水粉画的用笔技法。
3.懂得水粉画绘画制的要领,以便在绘制过程中自觉防止出现技巧上的弊病。
色彩基础知识课程内容:1.三原色、十二种色相与色轮。
2.色彩的原理。
3.色彩的协调与色调。
4.主观色彩与客观色彩的关系。
5.色彩的印象。
6.色彩的表现。
教学要求:1.懂得色彩的概念及原理。
2.学会将了解的色彩知识运用到色彩训练中。
静物写生课程内容:1.静物写生的方法和步骤。
2.静物写生训练。
教学要求:构图完整、色调和谐、色彩关系确切。
篇二:素描基础班教学计划。
20**年度素描基础班教学计划素描基础班的学生已经过一学年的学习,接受过一定专业的绘画训练,绘画能力有所提高,但学生的素质存在着很大差异,学习的态度、积极性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这就要求在教学工作中,针对学生的实际(素描基础教学计划)情况,因人而异,进行灵活对待。
学生普遍希望自己画得好画得像,但实际能力与心理需求落差太大,容易不自信。
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多给予示范、指导和鼓励。
课程设臵:本学期基础班的同学以临摹素描几何形体为主,后期加入静物临摹与石膏与静物写生。
教学目标: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学习绘画先学素描可以使学生提高对被画物体观察、理解、感悟的能力,并通过自己的临摹练习增强自己的分析能力和造型的表现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是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难点是对物体透视的理解。
要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必须有意识地进行训练,整体观察,整体比较,整体表现。
在写生中要做到始终从整体出发观察和刻画形象,始终使局部服从整体特征。
从整体着眼,从局部入手,画整体时要照顾局部,画局部时要考虑整体,注意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课时安排:第一课:课题《临摹正方体》重难点:通过观察比较认识正方体的结构关系和透视现象。
新授:引导学生观察正方体的结构关系及透视变化导入本课。
分析正方体的外轮廓基本型及透视变化,因是成角透视先定下近角处的垂直线的高度再通过垂直线上下两端向左右引申出两条斜线连接到视平线两端得两个余点上,定下左右两个面的宽度,将左面外侧垂直线顶点引线到右侧的余点上,右侧的外边和左侧相反,连好后定下正方体的顶面后涂明暗,注意线条长短、用力、粗细要均匀,正方体的每个面的边要找齐。
第二课:课题《临摹长方体》重难点:柱体的高宽比例、透视变化和三大面的明暗对比关系。
新授:a、引导学生观察四面面体的结构形式,运用成角透视法则讲解四面柱体构成方法。
成型后铺大体明暗,一般先从暗面画起,大色调铺好后进入细致刻画,注意背景与主体物的相互衬托关系。
b、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课:课题《临摹六面柱体》重难点:六面柱体的构造特征与明暗变化新授:1、分析六面柱体的结构形式及四个不同明暗变化的面对比关系。
2、学生临摹作画,教师巡回指导并随时提醒学生注意四个面由深到亮面明暗变化关系。
第四课:课题《临摹圆柱体》重难点:圆柱体由深到亮的明暗渐变及明暗交界线作用。
新授:1、引导学生观查圆柱体由亮到暗的渐变过程特别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最暗的地方在什么位臵,这条颜色特深的线叫:明暗交界线。
2、示范作画,示范时提醒学生注意老师怎样处理由亮面渐变到暗面的过程和明暗交界线的处理.3、学生临摹作画,教师巡回指导讲评作业小结本课。
第五课:课题《临摹十二面体》重难点:十二面体的构成关系与不同面明暗的对比。
新授:1、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十二面体的构成原理及五个能看到的面因光线照射的角度不同而产生的明暗渐变效果。
2、示范十二面体构图步骤。
提醒学生注意每个五边形因角度不同而产生的透视变化与明暗的变化。
3、临摹作画,教师巡回指导讲评作业小结本课。
第六课:课题《临摹二十面体》重难点:了解二十面体的结构形式和多个面的明暗丛次变化。
新授:1、分析讲解二十面体的结构关系和个各面的明暗变化规律。
2、学生作画:引领学生绘出二十面体的外部轮廓和内部结构。
指导学生观察构图是否准确并改正至形体准确为止。
涂明暗,从整体到局部再回到整体,注意每个面明暗深浅的不同变化。
讲评作业,小结本课。
第七课:课题《临摹圆球体》重难点:圆球体的形体特点与明暗变化。
新授:1、讲解圆球体的构成形势与明暗变化规律和明暗交界线的处理。
2、引领学生作画,注意圆的明暗是由亮逐渐过度到暗面的变化。
从灰到暗部中间颜色最深的地方叫明暗交界线。
3、收缴作业进行讲评,小结本课。
第八课:课题《临摹圆锥体+圆柱》重难点:圆锥体+圆柱的构成关系与明暗变化。
新授:1、演示讲解此石膏体的构成形式和明暗关系。
2、引领学生勾画圆锥体+圆柱的轮廓,提醒注意每个面的明暗对比关系。
3、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讲评作业小结本课。
第九课:课题《临摹方柱棱锥石膏体》重难点:方柱棱锥石膏体的构成关系、明暗变化。
新授:1、分析讲解方柱棱锥此石膏体的结构组合形式及明暗的变化,引领学生勾画出方柱凌锥此石膏体的轮廓并修改正确。
2、学生临摹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作业,自评、互评,教师归纳总结结束本课。
第十课:课题《临摹圆锥圆柱》重难点:圆锥圆柱石膏体的组合关系与明暗变化。
新授:1、分析讲解圆锥圆柱石膏体组合特点及明暗关系的处理。
2、引领学生作画,注意石膏体的高宽比例及明暗变化。
3、学生临摹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篇三:素描基础授课进度计划表。
江苏省技工院校学期授课进度计划(20**—20**学年第1学期)学校:盐城交通技师学院课程名称:美术基础授课班级:平面1402班授课教师:顾杰审批签字课时分配期末完成情况理论教学授课进度计划表填表说明:授课内容一栏:每格只填二节课的内容。
素描教学工作总结美术教学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
本学期由于学校实际工作需要,我承当了五年级和初中部的美术教育教学工作,现对半年的美术教学进行工作反思如下:经常有其他学科的老师羡慕地对我说:“你们美术课最好上了,不用从头讲到尾,学生兴趣自然有,上课轻松又愉快。
”我笑一笑,心想要是真能让每一节美术课轻松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这个美术老师的造诣可不一般了。
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这一学期来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怎样上好美术课呢?在思考的同时,我把自己认为正确的理念放到课堂里,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
思考一:美术课前的准备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
比如在五年级《团扇》这(来自:.Zaidian)一课里,我先制作了示范作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准备了影片片段和关于团扇的图片,影片和图片结合的范例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得靠老师长期的积累。
思考二:美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当然是重点,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
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儿童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
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
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孩子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几个儿童合作完成,小朋友凑在一起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
还有一些绘画课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并非无效。
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创作,可以画在桌子上,可以“乱涂乱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