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一单元口语交际:应对
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读写听说能力,而在日常的交际中口语也就是“说”占有绝对比重。
“三寸不烂之舌”“巧舌如簧”都在说舌头的厉害。
“茶壶里的饺子”“哑巴吃黄连”都在说“说不出”的尴尬和窘迫。
虽然中国自古也有“言多必失”之说,但言少不代表不会说不能说。
那口语能力能不能通过训练达成呢?当然可以!
统编教材从八年级开始设置口语交际。
并对每一个口语交际训练都作了相应的指导。
我们一起来看看:
八上:讲诉复述与转述
八下:应对即席演讲
九上讨论
九下:辩论
发觉没有?这些口语能力的难度在递增又相互因承,这也看出统编教材编者的用心。
今天,我们只讲“应对”。
什么是应对?
在日常交往中,当有人向我们提问、建议或者质疑,采取恰当的方式作出回应,就是应对。
说白了就是对对方的言语作出回应对答。
翻课文,找例子:
《走一步再走一步》:儿子在岩壁上大喊:我不行!我会摔下去的!我会摔死的!
父亲的回答是:你能爬上去,你就能下来,我会为你照亮。
这是一种温情又冷静的应对。
《孙权劝学》孙权让吕蒙读书。
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回应:“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这是一种平等而又合情理的应对。
……
翻历史,找例子:
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晏子使楚、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崤之战、诸葛
亮舌战群儒……哪个不是应对的经典?
你看,好的应对不仅能体现一个人的情商、智商乃至综合素养,非常时期,好的应对甚至能维护一个国家的尊严,阻挡一场战争。
看小品,找例子:
还记得笑星潘长江在小品中被蔡明取笑长得矮,他的经典回答是:浓缩的都是精华!
还记得赵本山和宋丹丹的白云黑土吗?赵本山饰的“黑土”对宋丹丹饰的“白云”说道:你得瑟什么,夸你几句你就飘了?“白云”道:有本事你也飘!“黑土”道:我飘起来是沙尘暴!一语双关的那个效果全场笑翻。
这样的例子多着去了,找贾玲、宋小宝、郭德纲、岳云鹏……
看影视,找例子:
说起来还有关于“应对”的经典的电影。
那就是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刘三姐》,刘三姐被人们誉为“歌仙”,任谁斗歌都斗不过她,还一腔傲气一身傲骨。
你看她智斗财主莫怀仁和莫管家的片段:
莫怀仁:你来到我家,莫某并没有亏待你啊,好茶好饭绫罗绸缎,你还想要怎样?
刘三姐:多谢你的好茶饭,三姐不吃富豪筵;多谢你的好绸缎,是人谁把狗皮穿
莫管家:刘三姐,你傲气得很啦!
刘三姐:这点傲气你没有,你是财主桌下狗,亏你生来牙齿利,能啃几根剩骨头?
莫怀仁:你不要撒野,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刘三姐:这里原是老虎口,这里又是野狼窝,仁义道德好门面,杀人宰房不见血。
……
刘三姐还有她温柔的一面,你看她和阿牛哥的对歌:
阿牛:妹莫忧,黑夜也有人行走,人人都讲山有虎,妹呀,特地拿
刀拦虎头
刘三姐:妹不忧,浪大也有打渔舟,手把舵杆稳稳坐,哥呀,哪怕急浪打船头
阿牛:风吹云动天不动,水推船移岸不移,
刘三姐:刀切莲藕丝不断,斧砍江水水不离
刘三姐:山中只见藤缠树,世上哪见树缠藤,青藤要是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
竹子当收你不收,荀子当留你不留,绣球当捡你不捡,空留两手捡忧愁
合:连就连
阿牛:我俩结交定百年,
刘三姐:哪个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
……
当然还有一个电视剧叫《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你一看题目就知道这是一个靠口才过上幸福生活的人。
具体内容我不展开了,自己去看。
绝对应对的好素材,还特生活!
最近还追了一个剧:《精英律师》。
都知道律师也是靠嘴吃饭。
蓝红原本也是封印权璟律师行的知名律师,后来结婚回归家庭,再后来她老公死了,她重新回到权璟,她让封印给她高级合伙人的资格,封印说,我没有权力。
蓝红紧逼说,你有。
封印说,即使我有,我也不会行使这样的权力,因为那是对你的蔑视。
我相信你一定会凭你的实力拿到!
多棒的应对啊。
本来很尴尬的场景,一句话双方都不再僵持。
那么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应对一些突然的场面呢?
首先应对对方的态度有个准确判断:
一般询问对客观回答,善意玩笑诚恳致歉对善意幽默和自嘲。
这一类要尽量轻松一些。
如果恶意的刁难和讥讽,就要选择恰当的方式,给予有力的回应。
这一类要尽量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简单地说就是朋友来了有酒喝,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是“猎枪”!
学几招应对的策略吧,你一定用得上,人际交往中我们总得学点“防身”,毕竟“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应对策略:
自嘲、归谬、巧换概念、针锋相对、转换话题……
自嘲。
人说徐峥很年轻时就“地中海”,他笑着说,他上大学那会戴帽子和不戴帽子相差十岁。
骑自行车把帽子骑掉,路人都能被他惊吓到。
(说完还做了个极其夸张的表情)大家瞬间被逗乐。
能开自己玩笑的人都是内心强大,活得轻松的人。
归谬。
自相矛盾的成语故事要我再重复吗?那就是最典型的归谬的应对。
拿你的矛戳你的盾,好不快哉!
巧换概念。
国共两党谈判期间,国民党代表在以周恩来、王若飞为代表的中共代表团义正词严、咄咄逼人的气势下,理屈词穷、恼凶成怒:“和你们共产党谈判真是对牛弹琴。
”“对,牛弹琴!”巧妙的反戈一击,不仅充满机趣,也包含智慧。
两厢比较,优劣力显。
针锋相对。
前面刘三姐对莫怀仁就是。
再有: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尽管受到孩子们的喜爱,但有些人就是不喜欢他。
有一次,一个绅士见到安徒生,讥笑他:“安徒生,你脑袋上面的玩意儿,能算个帽子吗?”“你帽子下面的玩意儿,能算个脑袋吗?”
转换话题。
唐伯虎为一老妇祝寿,儿女欢天喜地,恭请唐伯虎为之写祝词:伯虎也不推辞,提笔写到:“这个女人不是人”,一言既出,老妇脸现怒色。
“九天仙女下凡尘”,由怒变喜。
“生儿个个都是贼”,儿女皆惊,恨上心头。
“偷来蟠桃献至亲”,结语一出,众人欢娱。
真是一波三折,充满机变,令人叹为观止。
最后,还有个提醒。
要想有个好的应对,先处理好情绪。
毕竟骂街的不是好应对,气急败坏也不是好应对。
幽默,再幽默一点;轻松,再轻松一点。
只有我们自己站稳了,才能应对来自四面的风。
我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