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余杭区大运河遗产知识竞赛|标准答案1.《世界遗产公约》的全称是_______。
A《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B《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公约》C《保护世界自然遗产公约》D《保护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公约》2.我国于_______年正式签署《世界遗产公约》,成为《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缔约国。
A1985B1986C1987D19883.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包括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和_______四类。
A文物B建筑群C遗址D文化景观4.世界遗产委员会每年(6月-7月)至少召开一次会议,主要决定哪些遗产可以列入_______,并对已列入名录的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A《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世界物质遗产名录》C《世界遗产名录》D《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_______负责评估世界文化遗产价值。
A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B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C世界遗产中心D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6.世界文化遗产考察的目标是要保护其_______。
A完整性和美观性B真实性和完整性C延续性和可利用性D完整性和延续性7.截至2015年5月,我国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有____项。
A44B45C46D478.截至2015年5月,我国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景观共有3处,下列_______不在此列。
A安徽黄山B山西五台山C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D杭州西湖9.1982年11月19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的_______,是我国制定颁布的第一部有关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
A《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对文物犯罪的规定》C《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文物工作的通知》D《武装冲突情况下保护文化财产公约》10. 我国文物工作的方针是_______。
A A.保护第一抢救为主合理利用加强管理B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利用有效管理C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D保护第一抢救为主合理利用有效管理11. 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_______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
A第一个星期六B第二个星期六C第三个星期六D第四个星期六12.2005年8月,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采用_______出土的金饰上的“四鸟绕日”图案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该图案中环绕太阳飞行的四只神鸟,反映了先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自由、美好、团结向上的寓意。
整体圆形图案寓意民族团结、和谐包容,圆形的围合也体现了保护的概念。
A河南安阳殷墟遗址B北京周口店遗址C四川三星堆遗址D四川成都金沙遗址13._______与大运河同一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国通往西亚和欧洲的著名商路。
A茶马古道B丝绸之路C唐蕃古道D长城14._______年11月14日,为有效保护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文化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并予以施行。
A2003B2004C2005D200615. 中国大运河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_______。
A京杭大运河B隋唐大运河C浙东大运河D以上都是16.京杭大运河历史上分为七段,不同河段各有不同的名称,有通惠河、北运河、南运河、鲁北运河、中运河、里运河,其中位于江浙(江南)段的是_______A东南运河B浙东运河C江南运河D浙江运河17. 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长度是_______千米。
A1782B1700C1011D100018. 大运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_______五大水系。
A松花江B钱塘江C珠江D丽江19. 大运河开凿始于公元前5世纪的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延续至今已有_______多年历史。
A2500B2000C1700D160020. 据《越绝书》记载,_______从嘉兴"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奠定了以后的江南运河走向。
A越王勾践B秦始皇C隋炀帝D宋高宗21. 大运河流经浙江省5个城市,分别是杭州、嘉兴、湖州、_______和_______。
A绍兴、台州B绍兴、宁波C绍兴、金华D宁波、台州22.为加强对大运河遗产的保护,规范大运河遗产的利用行为,促进大运河沿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12年7月27日,《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经文化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予公布,自_______起施行。
A2012年8月1日B2012年10月1日C2012年12月1日D2013年1月1日23. _______是中国最早见于明确文献记载的运河,春秋时吴王夫差开凿,是联系长江和淮河的古运河。
A邗沟B卫河C中河D通济渠24._____,下令凿穿江南运河,自京口(今镇江)至余杭,八百余里。
A隋开皇五年(585),隋文帝B隋大业元年(605),隋炀帝C隋大业六年(610),隋炀帝D唐贞观元年(627),唐太宗25. _______由于中国政治中心的迁移,将大运河改线为直接沟通北京与南方地区,形成大运河历史上的第二次大沟通。
A汉朝B宋朝C元朝D明朝26._______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A2011B2012C2013D201427.中国大运河是_______文明技术体系下运河工程所能达到的巅峰,是世界运河工程史上的创造性杰作。
A青铜B铁器C农业D工业28.大运河流经的区域面积达_______万多平方千米,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__?_____。
A11,1.1%B21,2.1%C31,3.2%D41,4.3%29.目前杭州共有世界遗产_______项。
A 1B 2C 3D 430.下列不属于大运河杭州段列入世界遗产点的是_______。
A凤山水城门、富义仓B桥西历史街区、西兴过塘行码头C隆兴桥、桂芳桥D拱宸桥、广济桥31. 大运河杭州段列入世界遗产的包括_______个遗产点、_______段河道,河道总长度_______公里。
A6,6,120B6,5,100C5,6,120D5,5,10032. 浙东运河西起杭州_______,东至宁波市甬江入海口,全长239公里。
A余杭区余杭街道B余杭区仓前街道C滨江区西兴街道D萧山区衙前镇33._______是杭州大运河畔现存唯一的古代粮仓,也是中国大运河畔仅存的两座古粮仓之一。
它当年是南粮北运的中转站,浙江各地粮食的集中地,被誉为"天下粮仓"。
A玉皇山陈化粮地下仓库B南新仓C粮道山D富义仓34. 明清时期,京杭运河进入杭州城区的地标建筑是_______。
A卖鱼桥B杭州大厦天桥C拱宸桥D长福桥35. 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是我国以千年运河为主题的博物馆,位于_______。
A江涨桥西B拱宸桥东C复兴大桥D西湖文化广场36.通益公纱厂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翌年竣工,是当时浙江省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最具社会影响的三家民族资本开办的近代棉纺织工厂之一,其旧址现为_______。
A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B中国丝绸博物馆C中国扇博物馆D中国茶叶博物馆37. 杭州城北运河边有座_______,寺内尚存一座清代石塔。
A灵隐寺B昭庆寺C菩提寺D香积寺38.1996年,为沟通京杭大运河与钱塘江修建了一座船闸,叫_______。
A大江大河大船闸B七堡船闸C龙山闸D三堡船闸39. 全国首家粮食仓储陈列馆位于_______,名为_______。
A塘栖镇,运河谷仓博物馆B仓前街道,余杭四无粮仓陈列馆C塘栖镇,塘栖故事馆D塘栖镇,古韵斋家具博物馆40. 余杭区目前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是_______。
A塘栖镇B良渚遗址C良渚遗址D南山造像41.大运河是余杭区唯一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点段的有_____。
A杭州塘B上塘河C广济桥D以上都是42. 塘栖镇历史悠久,因便利的水路交通和宜人的生活环境,到______时富甲一方,被誉为"江南十大名镇"之首。
A北宋B南宋C元D明清43._______曾作出"江南佳丽地,塘栖水乡是代表之一"评价。
A苏轼B俞樾C丰子恺D吴昌硕44.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英格兰传教士金乐德在塘栖镇水北街建了一处宗教建筑,是_______。
A塘栖基督教总堂B塘栖天主教总堂C塘栖伊斯兰教总堂D塘栖耶稣教总堂45. 太史第弄明代古宅是明代文坛"后七子派"重要成员_______的住所。
A吕需B卓明卿C王世贞D李攀龙46.____是杭州历史上第一条人工河,最早由秦始皇开凿,俗称秦河。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时,又对它进行了拓宽和疏浚。
在元末张士诚开凿新运河前,一直是大运河进入杭州城的唯一通道。
A贴沙河B余杭塘河C上塘河D小河47. 我国近代国学大师,民族资产阶级思想家、革命家_______的故居在仓前,南侧紧临余杭塘河。
A俞樾B章太炎C王国维D丰子恺48. 下列_______不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A上塘河B余杭塘河C隆兴桥D桂芳桥49.下列不属于上塘河沿线景观的是_______。
A河底通河B桥墩复桥C双塔耸秀D寺里藏寺50.1893年英国商人就开始开采_______。
一百多年来,因材料色青、材好、量大而盛名于上海及杭嘉湖地区,见证了近代中国任由列强宰割压榨的屈辱史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消亡。
A闲林埠钼铁矿B双仑库矿C余杭县仇山磁土矿D獐山石矿51. 塘栖广济桥始建于_______。
A明弘治二年(1489)B明万历十五年(1587)C清康熙元年(1662)D乾隆十六年(1751)52.余杭区目前已知现存唯一一座黄酒酿造作坊位于_______,对于研究我区传统的黄酒酿造工艺,以及我区黄酒酿造业的发展史都有重要意义。
A塘栖B仁和C崇贤D临平53.清光绪十六年(1890),为解塘栖生员赴杭"轮月课士"不便之苦,仁和县知事高积勋准里人之请,在冯家弄且适园旧址创办学堂,并立_______,碑文讲述办学缘起,反映塘栖崇文良风。
A余杭县肇建启圣祠碑B明伦堂碑C栖溪讲舍碑D乾隆御碑54.1751年乾隆皇帝南巡,为表彰浙省无拖欠皇粮,免地丁钱粮三十万两,特颁"圣谕",刻碑诏示,碑高3.35米,宽1.4米,厚0.5米,位于塘栖_______。
A水北街B市南街C太史第弄D西石塘街55. _______年,为保护广济桥免受船舶碰撞,省政府决定在塘栖镇北开挖新运河航道。
A1990B1997C2000D201056. _______年,对塘栖广济桥实施了大规模修缮,是500多年来桥面的首次大修。
A2004B2005C2006D200757. 临平山南麓,上塘河北岸,原有一座寺庙--安隐寺,如今仅存一泓泉水,叫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