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种子质量常规检验

种子质量常规检验


将预烘过的样品按前述(标准法)步骤进行第二次烘干
计算第二次烘干水分%(S2) 按下式计算样品种子总含水量 种子含水量(%)= S1 + S2 注:称重要用感量0.001g天平 S1×S2 100
!!!
五、人工种子
随着体细胞杂交、基因工程、组织培养等现 代生物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范围内都在致 力于“人工种子(artificial seed)”的研究。
第十一章
种子质量的常规检验
即我国规定的品种纯度、种子净度、 发芽力、水分四大质量指标的检验
一、种子净度分析
1、种子净度分析及其标准 种子净度(purity)——指种子清洁干净的程度,具体讲是
指样品中除去杂质和其它植物种子后留 下本作物(种)净种子重量占分析样品 总重量的百分率
分析目的——通过对样品的分析,推断种子批的组成情
2、发芽试验的方法步骤——标准法
准备发芽床
从净种子中数取一定数量种子(小粒100×4,大粒50×4)
制床 置于适宜条件下发芽 每天检查并在初期(3-5天)进行鉴定计数 末期(7-10天)鉴定并记载正常幼苗、不正常幼苗、
硬实、新 鲜不发芽、腐烂霉变等死种子数
发芽势= 计算 发芽率=
初次计数的正常幼苗数 供试种子数 末次计数的正常幼苗数 供试种子数
×100% ×100%
3、幼苗鉴定
完整幼苗——主要构造如根、中轴、苗端子叶或芽 正 常 幼 苗 鞘生长良好、完全、匀称、健 带有轻微缺陷的幼苗——主要构造有某种缺陷但能 均衡生长,与完整幼苗相当 次生感染的幼苗——被霉菌感染使主要构造发病或 腐烂,但有证据表明病源不来自种子本 受损伤的幼苗——由外因引起幼苗构造残缺不全或 严重损伤以致不能均衡生长 畸形或不匀称幼苗——有内因导致生理紊乱,幼苗 细弱或主要构造畸形、不匀称 腐烂幼苗——由初生感染引起主要构造发病和腐烂 并妨碍正常生长者
况,为种子清选分级提供依据;分离出的净 种子为其它项目的分析提供样品
分析标准—— 将样品分为
(快速法)
净种子 其它植物种子 杂质
净种子(pure seed)——从种类上看是指送验者所叙述种,
包括该种的全部植物学变 种和栽培品种; 从构造上看是指完整的种子单位 和大于原来大小一半的破损 种子单位 说明:即使是未成熟的、瘦小的、皱缩的、带病的、发过 芽的种子,如能明确地鉴别出它属于所分析的种, 应作为净种子,但已变成菌核、黑穗病孢子 团或线虫瘿的应除外
将含样品的烘盒放入103 ˚C±2 ˚C烘箱内
烘干8 h 后取出置干燥器中 冷却后称重 结果计算 种子含水量= 结果计算并核对允许误差(≤0.4%) 试样烘前重量-试样烘后重量 ×100%
试样烘前重量
若送验样品为高水分种子
禾谷类 >18% 豆类、油料 > 16%

必须用二次烘干法
称取整粒种子25±0.02g×2 分别置样品盒中 放入103˚C烘箱内预烘30min (油料种子70˚C 1h ) 取出冷却称重 计算第一次烘干水分%(S1)
手工(如图 1-5 ) 机械(原理与手工同)
3. 人工种子研制的意义
人工种子最大优点是能直接利用体细胞起源的分裂 组织,在植物育种、栽培上均具重要意义: 简化育种过程、缩短育种年限、固定杂种优势 有利于远缘杂交、孤雌生殖等突变体利用 便于营养繁殖和机械化播种、节约粮食 便于工厂化生产、保证种子质量
身 不 正 常 幼 苗
4、种子生活力和活力测定
1)测定意义—— 测定休眠种子的生活力:利于正确评定种 子品质、合理利用种子; 可在短期内了解种子的发芽状况 引、 调种前林木、花卉、牧草发芽所需时间长 测试研究新品系或新品种的休眠特性
2)测定方法

四唑法
简况:1942年德国kon发明,经研究、完善1984年国际种 子检验协会(ISTA)编写的(四唑测定手册)介绍了650多个属、 种、种子的四唑测定技术,适用于农作物、蔬菜、林木、牧草、 药材和花卉种子的生活力测定,国家 种子检验规程中列入58种 作物种子的四唑测定方法。 试剂特性:四唑盐种类较多,常用的是2、3、5—氯化三苯基四 氮唑,简称红四唑(TTC、TTB或TZ)该试剂为白色粉末,易溶 于水,有微毒,见光易还原成红色,棕色瓶包装,外包黑纸,存 于暗处。若溶液发红,便不能再用。
上或湿纸间进行吸湿,豆类纸间6—8h 暴露种胚——禾谷类沿胚中部纵切显示出胚各部分的结 构,取半粒; 棉花纵切,去掉部分种皮和胚乳遗迹
c. 四唑浸泡显色——纵切种胚的为 0.1%、35℃ 0.5~1h
棉花 0.5% 35 ℃ 2~3h 豆类、瓜类等整胚 1% 35 ℃ 2~3h d. 观察鉴定——有光泽的鲜红色为有生活力,不显红色或显浅红 色或显异 常颜色的为无生活力
2. 人工种子的结构及制作技术:
结构 目前研制成功的人工种子由胚状体(embryoid)、 人工种皮、人工胚乳三部分构成:
人工种皮 胚状体 人工胚乳
高质量胚状体的诱导 (已有92属、100余种植物)
制作技术
人工胚乳的配制 (营养素+生长调节剂+抗菌素) 人工种皮的研制
包裹 干燥 播种或贮藏
包裹可用
2、室内检验 程序 品种真实性鉴定,若真实
随机数取试样两份
选择适宜方法检验品种纯度 计算品种纯度
本品种粒数(重量) 品种纯度= 检验总粒数(重量)
×100%
棉花种子纯度可依籽棉纤维长度、纤维整齐度、杂籽
百分率鉴定
测定方法
形态测定法 物理化学法
籽粒形态 幼苗形态 荧光测定法 苯酚染色法
电泳法 液相色普技术 酶联免疫法
×100%
注:上式分母应为分析后的各成分重量之和;
又分全试样和半试样法,前者%保留 到1位小数,后者到2位小数; 各成分%相加之和应为100.0%,否则应予以修正
当送验样品中含重型杂物时,净度分析结果应 按下式计算:
M-m 净种子 P2(%)=P1×——— M M-m m1 其它植物种子 OS2%=OS1×——— +——— ×100 M M M-m m2 杂质 I2%=I1×——— +——— ×100 M M
四、种子含水量测定
1、种子含水量及其测定方法
种子含水量——种子中含有的水分重量占种子重量的百分数
烘干法——标准法
测定方法 定 电子仪器法——快速测定法
甲苯蒸馏法 — 特殊样品如含挥发物质的测
2、种子含水量的标准法(烘干法)测定
程序 称取除去杂质的种子样品约30g 磨碎(油质种切碎)混匀 分取磨碎样品 5g×2 分别置于烘至恒重的烘盒内并准确称重
品种纯度是指一批种子(或田间植株)中个体与 个体间在特征特性方面典型一致的程度,即本 品种种子(或株、穗)占本作物(种)样品数 的百分率。 品种纯度检验的对象可以是种子、幼苗、植株或 器官,又分田间检验和室内检验:
1、田间检验——选择品种特征特性最明显的时期如
抽穗、开花或成熟期进行:
程序
选取有代表性的若干点
+2H 脱氢酶
TTCH + HCI
红色
测定方法 a. 配制试剂:
1%——测整胚种子
0.1%——测纵切种胚的种子 试剂不纯,溶液酸性强(pH4)不能用于测定。
b. 种子预措、预湿和暴露种胚(T15—1)
随机取净种子100粒2~4次重复
30℃水浸3-4h(禾谷类、棉花、白菜等),或将种子 置于湿纸
生化测定法
分子生物学技术
RAPD RFLP AFLP
三、种子发芽试验
1、种子的发芽指标
种子发芽势 —— 种子在发芽试验初期(规定条件
(germinative energy) 和日期内)长成的正常幼苗数 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率 种子发芽率 —— 种子在发芽试验终期(规定条 (germinative percent) 和日期内)长成的正常幼 苗数占供试种子数的 百分率
1. 人工种子的概念及研究进展:
人工种子——指通过组织培养获得发育完全的植物个 体,将其用适当方法加以保护,以代替 天然种子传播的结构
人工种子的概念,于1978年在第四届国际组培会 上由美国生物学家Murashige首次提出。1983 年,美国遗传公司申请专利,日本麒麟啤酒股 份公司参与开发。上世纪80年代中期,美、日、 法相继开展研究,欧州共同体将其列入尤里卡 计划;我国自1985年开始进行人工种子研究。 目前,已研制成功的主要有:水稻、胡萝卜, 苜蓿、芹菜、花椰菜、花旗松、天竺葵、山茶、 西红柿、黄连、西洋参、橡胶等。
测定原理:有生活力的种子活细胞在呼吸过程中都有氧
化还原反应的发生,当四唑渗入种子后,参与活细胞的还
原反应,从脱氢酶上接受氢,自身被还原成稳定、红色、
不扩散、不溶于水的三苯基甲 ,使其显红色、而死种子 或种胚某一部位无生活力时,则不显红色,据此鉴别种子
有无生活力及无生活力种子死组织的部位。
TTC
无色
个别种属如豆科十字花科种皮完全脱落的为
杂质,有胚芽、胚根,并带有超过原来 一半种皮的豆科种子的分离子叶也 列为杂质
其它植物种子(other seed)——指净种子以外 的任何植物种类的种子单位,其 鉴别标准与净种子标准基本相同 杂质(impurity)——除净种子和其它植物种子 以外的所有种子单位、 其它杂质及构造
依据株高、株形、叶色、叶形、花色、穗形等 确定品种的真实性
逐株鉴别记载本品种、异品种、异作物、杂草、感染病株数
分别计算各成分%
结果计算
本品种株(穗)数
品种纯度% =
供检本作物总株(穗)数
×100

检验的为杂交制种田,还应记载和计 算母本散粉株率、父本散粉杂株率 及母本杂株率 检验点外有零星发生的检疫性杂草病虫 感染株应单独记载
开发前景十分诱人
4.存在问题与展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