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投资风险研究之马来西亚白荷菲马来西亚地处东南亚核心地带,分为东、西两部分,之间有南海隔着,西马位于马来半岛南部,北部与泰国接壤,南与新加坡隔柔佛海峡相望,西濒马六甲海峡;东马位于婆罗洲岛北部,南临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文莱,地理位置优越。
(如图一)近年来,中马经贸往来更加密切,2013年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马来西亚于2015年接任东盟轮值主席国,并以创始成员国身份加入“亚投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因此,对马来西亚投资环境和政治风险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图一:马来西亚周边卫星图资料来源:Google卫星地图一、马来西亚国内政治概况根据1957年《马来亚联合邦宪法》,延续大英帝国政治传统,成立马来亚这一联邦国会君主立宪制国家。
1963年马来西亚建立,宪法更名为马来西亚宪法。
马来西亚君主是国家最高元首,由九个州的世袭苏丹轮流担任,由选举产生,任期五年,不得连任。
最高元首委任下议院多数党领袖为总理,并根据总理提名任命内阁部长、联邦法院院长等国家行政机关重要官员。
最高元首在行使其各项权力时同时,也需要考虑总理的意见和决定。
现任最高元首哈利姆是马来西亚第十四任最高元首,于2012年正式登基并执政至今。
另外,九个州的世袭苏丹和四个州州元首构成统治者会议,选举决定国家正副最高元首,审议并颁布国家法律法规。
马来西亚的最高立法机关是国会,由最高元首、上议院和下议院组成。
下议院有222个议席,议员在全国大选由人民选出,下议院获得多数席位的正当取得组阁权,任期五年。
上议院有70名议员,其中44名由总理向最高元首推荐并由元首任命,另外26名由各州立法议会推派两名,任期3年,连任不得超过两届,且不受国会解散与否的影响。
内阁是马来西亚的最高行政机关,由总理领导,所有成员必须是国会议员,内阁向国会负责。
国家的实际运作实权掌握在内阁手里。
本届内阁成立于2013年5月,纳吉布连任马来西亚总理。
马来西亚的司法机构独立于立法和行政机构。
最高司法机关为联邦法院,在其之下设立上诉庭,东西马分设婆罗州高级法院和马来亚高级法院,各州设有地方法院和推事庭。
另外还设有特别军事法庭和伊斯兰教法庭(受伊斯兰教法令规制)。
马来西亚根据宪法实行多党制的政党制度,但实际实行的却并非典型的多党制,而是一种由几个政党联合组成政党联盟执政的制度。
目前马来西亚现有的四十多个政党分为执政党联盟(即国民阵线)和反对党联盟(即人民联盟)。
现任总理纳吉布来自执政党联盟中的全国巫人统一机构(即巫统)。
二、马来西亚的投资环境及中马经贸联系(一)马来西亚投资环境从自身情况来看,根据世界银行的标准,马来西亚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已经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业,国民人均收入在一万美元以上。
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能够为外国投资者服务,且马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也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契机。
马来西亚实行开放的市场经济,积极引进外资,是WTO的创始成员国之一,并于1957年加入《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于1967年成为东南亚联盟国家的创始成员国。
世界经济论坛《2013-2014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马来西亚在全球最具竞争力的148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24,位列东盟国家第二位,亚太地区第七位。
根据马来西亚国家统计局数据,马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356亿美元,年增长率为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1039美元。
权威网站Trading Economics数据显示,2014年马来西亚GDP为3124.4亿美元(如图二),这与WTO公布的数据相吻合(如图三)。
据WTO统计,马来西亚2014年商品及服务进出口贸易在全世界均位列前二十(以欧元区为整体计算)。
马来西亚良好的经济状态和贸易条件可以归因于其独特的地缘优势,可以成为进入东盟市场和前往中东澳新的桥梁;经济基础稳固,增长前景较好;原材料资源丰富;人力资源素质较高,工资成本较低;民族关系融洽,政治环境较稳定等。
下面重点分析马来西亚的产业结构和国家政策。
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三产业是马来西亚的支柱产业,而农业、制造业、旅游业、采矿业和建筑业等都是其重点产业。
根据商务部发布的《2014年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之马来西亚》,2013年马来西亚GDP中农业、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的比重分别是7.1%、8.1%、24.5%、3.7%和55.2%。
从国家政策来看,马来西亚政府鼓励外国投资者对其制造业和服务业进行投资,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改善投资环境,完善投资法律,加强投资激励。
2010年马政府提出“新经济模式”,明确指出要履行公正透明有利于市场的政策并开拓经济增长的来源。
总理纳吉布布2010年推出的“经济转型计划”中将油气能源和通讯设施等目前被列为“一带一路”合作重点领域的作为国家经济关键领域,并推出1380亿美元的“切入点计划”予以支持,这对于“一带一路”中国对马来西亚投资无疑是利好消息。
图二:2006-2014年马来西亚GDP资料来源:图三:2014年9月公布马来西亚贸易概况(一)资料来源:世界贸易组织官网(二)中马经贸关系马来西亚目前已成为中国在亚洲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并且是中国在东盟国家中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根据海关总署在2014年初公布的数据,计算2013年各国、各地区与中国大陆的总贸易额(进口额加出口额),马来西亚以1060.7亿美元成为中国大陆第八大贸易伙伴。
中国外交部发布消息,2014年中马贸易额1020.2亿美元,同比下降3.8%,其中中方出口463.6亿美元,同比增长0.9%,进口556.6亿美元,同比下降7.5%。
截至2014年11月底,马实际对华投资67.4亿美元,中国对马非金融类投资9.6亿美元。
中国连续7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
WTO于2014年9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是马来西亚第一大进口国和第二大出口国,分别占马来西亚进口和出口额的13.5%和16.4%(如图四)。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2000-2011年亚洲各国经济体对中国出口占GDP百分比的统计,2010-2011年巴基斯坦对中国出口占其GDP的百分比比2000-2007年的平均数增长了大约六个百分点(如图五),这也证明了中马双边贸易关系对马来西亚经济的重要性在不断提高。
自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绝大部分商品降至零关税。
中国自马进口主要商品有集成电路、计算机及其零部件、棕油和塑料制品等;中国向马出口主要商品有计算机及其零部件、集成电路、服装和纺织品等。
中马双方在一系列重要项目上有合作关系,包括中国在马投资的广垦集团橡胶种植项目、华为公司通讯项目和首钢集团综合钢厂项目等,马来西亚在中国由金狮集团投资的百盛商场以及郭氏集团投资开办的香格里拉酒店等。
中马双方的承包劳务关系也非常密切,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3年中国公司在马新签承包工程80份,新签合同总额为24.68亿美元,当年派出各类劳务人员7807人。
“一带一路”的提出无疑为深化中马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加强经贸联系,中国对马投资提供了重要契机。
图四:2014年9月公布马来西亚贸易概况(二)资料来源:世界贸易组织官网图五:2000年至2011年亚洲各经济体对中国出口占GDP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网三、马来西亚的政治风险相较于东南亚许多政权变动频繁、社会动荡、民族宗教问题突出、受恐怖主义严重威胁的国家而言,马来西亚的政治风险可以说较低。
但也仍然存在潜在的政治动荡可能性,包括逐渐激烈的党派之争、美国对马来西亚的政治影响、与邻国的领土争端、毒品等社会治安威胁以及排华势力的影响等。
其一,国内党派斗争激烈化,存在一定政治危机。
长期以来马来西亚大选“国民阵线”联盟一直稳操胜券直到2008年第十二届大选国阵丧失36.9%的议席和十三州中的五个,2013年马来西亚更是面临了史上最激烈的一次大选,尽管最终“国阵”仍然获胜但反对派的力量日渐壮大已成事实,这主要是基于人民对国阵政府执政的不满。
反对派领袖更指出其胜利被选举舞弊“偷走”并举行大规模的抗议游行和社会运动。
日益激烈的党派斗争更是通过2014年MH370客机事件暴露出来,这一定程度上为马来西亚的投资环境带来了不确定因素和负面影响。
其二,美国实行重返亚太战略,对马来西亚政局的影响加强。
美国自2012年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以来,对东南亚的军事援助大幅度增加,美国防部长于2013年宣布对东南亚外国军队训练的资金支持增加50%。
2014年奥巴马访问马来西亚时重申双方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同年美国首次派6架F-22战斗机参加与马来西亚的双边性质军事空战演习。
美国海军作战部长于2014年9月透露,马来西亚邀请P-8“海神”巡逻机从该国最东端地区起飞,并称这会让美国更接近南海。
这一系列情况对中马关系都存在着潜在威胁,尽管马来西亚与中国关系一直友好,但作为战略敏感核心地带的势力较弱国家,其外交政策往往受制于美国等大国。
其三,与邻国的领土争端。
马来西亚与邻国菲律宾、文莱包括中国都存在着领土争端,其中以菲律宾情况最为严重。
沙巴州目前属于马来西亚的管辖范围,菲律宾自1962年宣布对其拥有主权。
2013年两国发生冲突,马政府称马警方与疑似侵入该国沙巴州的菲律宾部落武装分子爆发枪战,5名马警察和3名菲武装分子死亡。
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要求“入侵”马来西亚的菲武装分子“立即投降、放下武器”。
3月1日,双方在沙巴州另一地区的冲突造成14人死亡。
尽管纳吉布宣布有信心稳定该地区局势,但两国间的领土争端第一次上升至军事冲突,这为马来西亚的国内局势带来巨大威胁。
其四,毒品带来社会治安问题等。
东南亚一直以来是毒品交易的重灾区,而马来西亚与位于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交界处的金三角相邻,所以尽管马来西亚对毒品明令禁止并为贩毒定下唯一一项触犯死刑的犯罪,但马来西亚的毒品交易仍然猖獗。
且马来西亚政府每年用于反毒品运动的财政耗资巨大,对社会经济其他领域的健康发展存在负面影响。
其五,社会中存在排华势力。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构成主要是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分别占全国人口比重的62.5%、22.0%和6.0%。
马来人主要信奉伊斯兰教,属于逊尼派,伊斯兰教也是马来西亚的国教。
华人信奉佛教,印度人信奉印度教,其他少部分人口信奉基督教或天主教。
总体而言,马来西亚各民族和睦相处,不存在大规模的冲突和斗争。
但社会中仍然存在对华人的排斥和歧视势力,华人难以进入政治决策高层,代表华人利益的政党马华公会尽管在2013年大选中举足轻重,但是属于反对派势力马华公会最终没有赢得大选。
综上,中国与马来西亚正处于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阶段,适逢“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期,双方在政策沟通、设施互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通信网络建设及贸易畅通等多个方面具备重要的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