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外社会学理论第七章结构功能主义

国外社会学理论第七章结构功能主义


“功能统一性”假设
早期功能主义的理论成果
1、从系统的角度考察社会生活 2、倾向于从常态或病态去考察 3、分析集中于部分如何满足整体 4、常常陷入循环论证或目的论
帕森斯の结构功能主义
理论发展的几个阶段 社会行动理论 社会行动系统理论 模式变量理论 “AGIL功能分析框架” 社会变迁思想 • • (1902—1979) 行动理论阶段 功能主义阶段 系统理论阶段
1937《社会行动的结构》
1951《社会系统》\《行动的一般理论》 1957《经济和社会》 1966《社会、进化与比较的观点》 1968《现代社会系统》 1977年《社会的演化》
理论の倾向
理论的意义 社会学定律 中层理论
对传统功能主义的批判
功能统一性假设 功能普遍性假设 功能不可缺性假设
功能分析范式的主要概念
正功能-反功能 显功能-潜功能 功能接受者 功能替代 结构制约性
社会失范理论
• • • 社会所鼓励的目标人们所拥有的社会所承认的手段 之间的不一致的结果
(参见D.P约翰逊〈社会学理论〉)
莫顿の结构功能主义
生平和著作 理论倾向 对传统功能主义的批判 社会失范理论 功能分析范式的主要概念 功能分析范式的主要步骤
• 1910年出生 • 美籍东欧人 • 帕森斯的学生 • • • • • • 1935年博士论文《17世纪美国的科技与社会》 1936年获社会学博士学位 1940年哈佛大学社会学系主任 1941年往哥伦比亚大学任教 1949年《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 1956-1957间被选为美国社会学会主席
主要概念: 系统 结构 行动
社会学的中心问题:

“社会秩序何以可能”
社会行动理论
1、对以往理论的批评与综合 2、社会行动理论的目标 3、社会行动理论的主要内容 4、社会行动理论的社会学意义
实证主义及其批评 理念主义及其批评 综合与继承
社会行动的构成要素 • 行动者 • 行动的目标 • 行动的情景状态 • 行动的规范取向
AGIL功能分析框架的应用 社会行动系统之子系统的结构功能分析 社会行动系统之子系统边界关系
社会行动系统的普遍功能要求
A L
G I
社会变迁思想
适应性增强A 目标分化G 容纳性提高 I 价值概化L
• • • • 现代化 西方化 美国化 趋同论
理论の影响
• 帕森斯培养的许多学生 • 成了美国社会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 他们以各种方式扩大和发展了功能方法。 • 不认为自己是功能主义者的社会学家几乎都不能忽视或避免帕森斯的 巨大影响, • 即使是功能主义的对立面和帕森斯派的特殊变形 • 也必须在反对功能主义的斗争中保卫他们的理论观点, • 而且,与功能主义相对立的这些理论也是在与功能主义的对抗中磨砺 和发展起来的。
第七章结构功能主义
一、功能主义的形成 二、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 三、莫顿的结构功能主义
功能主义的由来
孔德、斯宾塞等有机体的类比 杜尔凯姆的功能主义的分析极其告诫 人类学的传统和功能主义 早期功能主义理论总结
1、A•R雷德克列夫-布朗(1881—1955) 2、马林诺夫斯基(1884—1942)
“AGIL功能分析框架”
社会行动系统的普遍功能要求
适应(adaptation) 达到目的的手段阶段上、对外的环境关系 达鹄(goal attainment) 为实现目的的阶段上、对外的环境关系 整合(integration) 实现目的的阶段上、处理内部关系 维模(latent pattern maintenance) 为达到目的阶段上、处理内部关系
社会行动系统理论
社会行动系统 构成要素 文化系统 社会系统 人格系统 行为有机体 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价值内化:从文化系统到人格系统 制度化:从文化系统到社会系统 合法化:从人格系统到社会系统
模式变量理论
特殊性与普遍性 先赋性与自获性 扩散性与专一性 情感性与中立性 公益性与利己性 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社会学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