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中国现代史重要时间节点
1949-1953 1953-1956 1956-1966(1956、1957、1958、1960) 1966-1976 1976-1978 1978-至今(1978、1984、1992)
19、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授课教师:张丽华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世界粮食奖
三、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1.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银 河 型 巨 型 计 算 机
1983年,中国研制 出第一台计算机 “银河Ⅰ号”(每 秒运算速度上亿次) 使我国成为继美国、 日本之后第三个能 独立设计和研制巨 型计算机的国家。
Ⅰ
2、生物技术的发展
• 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开辟人 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五年归国路,十年导弹成”
2、载人航天
• 1992年起,载人航天技 术蓬勃发展。 • 1999.11~2002.12,四次 无人飞船的成功试验。 • 2003.10.15,“神舟五 号”发射成功,世界第 三个独立开展载人航天 活动的国家。
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 自花授粉作物育种(1964) • 1973年,“南优二号”,亩产650多千克, 增产20%以上。 • 增产量可养活7000多 万人口。 “东方魔稻”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
历史意义
• 1、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建 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 2、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我国 的综合国力; • 3、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杂交水稻 的培育,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也有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课堂延伸:80年代前后我国高科技 战略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长 征 一 号 运 载 火 箭
•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入航天时代。 • 钱学森,国防部第五研究院。 • 1970.4.24,酒泉,世界第五个能独立发射卫 星的国家(苏美日法中)。 • 1975.11,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第三个 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钱学森,中国航空之父 (1911.12~2009.10)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 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 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 一介农夫,播撒智能,收获富 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 有的人远离饥饿。
国 家 最 高 科 学 技 术 奖
“喜看稻菽千重浪, 最是风流袁隆平 ”。
• 1 、“两弹一星”
(1)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 ②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 ③美苏冷战和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④中国面对恶劣的国际环境,积极发展高新科 技,欲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2)目的 为了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 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加强国防。
(3)成
果
①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 功,打破美、苏的核垄断;
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
原子弹给人类造成的巨大伤害
小男孩(Little Boy)是二战时美在日本广岛投掷的首 枚原子弹。
胖子(Fat Man)是三天后美在 日本长崎投掷的第二枚原子弹。
和平利用核能
大亚湾核电站
秦山核电站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②导弹
• 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 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③“东方红一号”
讨论:科技成就取得的原因有哪些?
• 政治: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党和政府对科技发 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事业发展的创造了 前提; • 经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为科技事业发展提 供了保证; • 科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 个人: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事业 中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
下列属于我国在世界上首创的科技成果是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C.成功发射载人宇宙飞船 D.“银河1号”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
幸福是一朵花开的时间 一觉醒来 浮生已百年
• 主要取决于社会历史背景的变化。
课堂练习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 。这是因 为
• A.邓小平制定了改革开放的政策, 袁隆平研制了“东方魔稻” • B.邓小平制定了拨乱反正的政策, 袁隆平研制了新型重合肥 • C.邓小平制定了改革开放的政策, 袁隆平研制了新型复合肥 • D.邓小平制定了拨乱反正的政策, 袁隆平研制了“东方魔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