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照明】城市照明智能化控制系统研究
摘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城市照明飞速发展,对满足市民夜间交通和社会活动的功能性需求,展示城市文化内涵,彰显城市经济水平,繁荣城市夜间经济,提升市民人居环境质量,美化城市夜间景观等,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前言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城市照明飞速发展,对满足市民夜间交通和社会活动的功能性需求,展示城市文化内涵,彰显城市经济水平,繁荣城市夜间经济,提升市民人居环境质量,美化城市夜间景观等,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城镇化的扩大,带来道路及其配套照明设施的大量兴建,而景观照明的发展则更为迅速,近年来不少城市的景观照明设施迅速增长,数量甚至超过了功能照明。
初步统计,我国照明行业已形成2000多亿元的产业规模。
随着城市照明设施的迅速增加,推广绿色照明,节能减排的任务迫在眉睫,动态智能化控制是从管理上落实节能工作,提高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是保障绿色照明节能工作开展的有效措施。
传统的手控、时钟控等简单照明控制方法已不能满足管理需求,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解决上述矛盾也就成为当前照明控制领域一个非常迫切的课题。
2城市照明控制系统的发展沿革
我国城市照明控制技术的发展主要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70、80年代
控制方式以人工控制、时钟控制方式为主,系统以单体或有线网络为主。
只能起到开关灯控制。
人工控制方式是通过在需要开关灯时,派出人员操作现场控制开关来实现对路灯的控制。
这种方式投入较少,但管理难度大、安全系数低、工作量大,仅能用于设施量较少时的运行管理需求。
时钟控制方式是指通过时钟控制器实现一般状况下的路灯开关控制。
这种方式可降低人力投入,成本较低,但应变能力较差,无法根据气象条件与能见度变化灵活开关灯。
不同时钟控制器会出现时差,不能做到同步运行,更无法及时反映照明设施的运行情况。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
以“三遥”为特征的动态智能控制技术开始逐步推广应用。
“三
遥”主要指“遥控、遥测、遥讯”,“三遥”包括一套控制中心计算机系统和分布在现场的监控终端组成,信号传输采用数传电台或无线公网通信方式,可以实现初级的动态智能控制,基本解决了城市照明监控需求。
通过在照明控制箱内安装监控终端,采用无线方式与监控中心主机相连,实现对城市照明设施监控。
系统通过采集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亮灯率和故障信息,全面了解照明系统的实时运行情况,同时系统还可方便实现远程自动抄表、故障报警、故障隔离等多种功能。
这种控制方式自动化程度较高,应变能力较强,并提供多种工作模式,可检测设施故障,但无法精确定位故障地点,故障智能化判断能力较低,不能满足设施精细化管理需求。
第三阶段近年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