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浪漫》中钟跃民的人生价值追寻摘要在中国,有一个动荡的时期,在这样动荡的时期中,仍然有一种人,坚持着自我,勇敢的追求自由,敢爱敢恨的,精彩的活着。
《血色浪漫》中的钟跃民,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代表。
钟跃民在父亲坚韧性格的影响下,也成为了一个坚强,乐观的人;在做知青时候,这个“纨绔子弟”亲眼见到、亲身体会到了贫民的苦难;在军营的时候,他学会了扎扎实实的本领,并把自己爱打抱不平的性格发挥到极致,但本可以升官高就的他,却选择了复原,这个年轻人自由,放荡不羁的性子在复原后又完全的苏醒。
在爱情上,他被看做是个“情场老手”,但实际上他的内心却无比渴望一份真正适合自己的爱情;在友情上,他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他的友情观可以用一个“义”字概括。
他像风流倜傥的柳永,又像桃园结义的兄弟。
钟跃民的一生,都在精彩,充实地追寻着他的人生价值。
关键词:血色浪漫,钟跃民,自由,执着第一章钟跃民的家庭背景与成长经历高干子弟无非有这样的情况,有的出类拔萃,子承父业,有的变成了人们口中的“纨绔子弟”,不学无术,整日的街上游荡,惹了事情也不用担心,因为总是有一个万能的父亲出面解决,但终究成不了大器。
钟跃民却是个怪胎,他在骨子里既有着诗人的艺术细胞,但也装着“小痞子”的“坏水”,一路高唱着要自由,要精彩,旁若无人的存在着。
1.1钟跃民的家庭影响钟跃民的父亲是经历过战争,地位崇高的大司令,俗话说“虎父无犬子”,钟跃民的身上也颇有一种领袖风范。
但他的父亲却并不是像《亮剑》中的李云龙,只会行军打仗,玩不了文学,他的父亲也曾是一介书生,所以钟跃民算得上是书香门第和将门之后的结合,这种气质深深影响着钟跃民,既有着一股书香气,又有着一种侠肝义胆的气质。
这一点在钟跃民与袁军,和周破白三人一起听音乐的那一段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我看到的是这样的画面,先是俄罗斯风光的大背景,辽阔无垠的草原,绮丽的外高加索风光,波涛汹涌的伏尔加河,圆顶的东正大教堂,耳畔似乎又响起了那熟悉的俄罗斯民歌,那歌声忧郁而深邃,让人心里酸酸的,忍不住要流泪,一个幽静的湖泊,岸边是茂密的白桦林,深秋的白桦林色彩斑斓,秋风轻轻掠过,白桦林瑟瑟作响,小船在静静的划动,桨声轻轻,水波荡漾,林中的夜莺在婉转的歌唱,此时,你心里没有悲伤,有的只是那淡淡的,若有若无的惆怅、、、、、、”这一段的文字从看似“吊儿郎当”的钟跃民嘴里说出来的时候,似乎带着一种轻轻的不可思议的感觉侵袭了读者和周晓白,于是读者和周晓白也就这样迷上了钟跃民这个充满魅力的人物。
但是钟跃民读的书与其父亲读的书又是有所区别的,他读在当时被划分为禁书的《红楼梦》,读西方小说,和哲学书籍,尤其西方的启蒙思想对钟跃民也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
众所周知法国的启蒙思想追求人权,追求个性的解放,追求自由的思想,反对禁欲主义,这无疑是对当时正值青春活力的钟跃民一种召唤,并对钟跃民之后的爱情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除了充满文艺细胞的钟跃民,他身上还有一种坚强的,侠义的气质。
钟跃民的父亲参加过战争,军人身上的热血同样也流淌在了钟跃民的身上,钟跃民的父亲曾经最他说,“世界上谁都不可靠,只有本领最可靠”,“人生一辈子哪有一帆风顺,总会遇到一些坎坷,一咬牙就过去了”,我想正是父亲的这种言传身教,以及母亲的早亡,和后来父亲被关押,这写都让钟跃民对生活有一种坚强,乐观的心态。
这一点,在他即将去陕北知青时候的片段中可以得到印证,钟跃民的朋友们都舍不得他,但是他却调侃着说,好玩的才刚开始。
去恶劣的环境中去做知青,可能会面临着饿死,病死等等一系列的风险,但是他却可以一笑置之,一句调侃,体现出钟跃民骨子里的勇敢,乐观和坚强。
至于侠义气质,小说中更是处处有体现,比如“处心积虑”的帮着小宁伟报仇,这与古代兄弟间一个人受欺负了,另一个人必然以牙还牙的帮着报仇一样,且不谈这种做法的正确与否,单单是钟跃民这个人的侠士形象,就跃然纸上了。
但钟跃民并不只有“勇”,他还很有情义,很懂得珍惜朋友,比如在陕北,钟跃民和李奎勇的对话。
钟跃民苦恼地说:“奎勇,我就不明白,咱们从小学到现在一直挺好的,怎么一说到家庭出身就总是谈不拢?你总是用一个旧社会穷人家孩子的眼光看我,好像我是地主家的少爷、、、、、、”钟跃民握住奎勇的手说:“奎勇,无论怎么样,咱们是朋友,过去是,现在是,将来还是,就算这个社会还存在着不平等的现象,可你我之间永远是平等的,你记住我的话。
”钟跃民的独特个性的形成,来源于家庭,父亲的影响,母亲的早亡,以及父亲被关押。
这些都使得钟跃民身上既有真正的才学,又有着坚强,乐观,侠义的气质,这些闪光点都为钟跃民精彩的人生埋下了伏笔。
1.2钟跃民的成长经历所谓“血色”,是指钟跃民经历了这一代人所能遇到的所有苦难生活和承受社会时代以及个人所带来的沉重的心理创伤。
钟跃民属于“老三届”,他首先生活在一个比较优越家庭环境下,虽然他没有那种“纨绔子弟”的优越感和傲慢,但是不置可否的是,这种优越的条件的确在客观上的确对钟跃民放荡不羁的性格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因为对比李奎勇来说,钟跃民“吃喝玩乐”的时候,李奎勇正在努力的照顾一家老小。
所以说,即使钟跃民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优越感或者傲慢的情绪,但是优越条件的确是钟跃民放荡性格的催化剂。
但是在青春期,他又经历了混乱的文化大革命,他变成了整日在街上游荡的小“痞子”,与一众好兄弟东拉西扯的惹惹小祸,“拍婆子”,与周晓白开始初恋,欢度着特殊历史时期下的青春。
在这个时期,青年时期的钟跃民帮着朋友报仇,两肋插刀,用着肚子里的“花花肠子”,进了警局还能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毫发无伤的走出来,他享受着青春期的男孩应该经历的一切故事与情节,一切刺激与惊险。
另一方面,他的父亲被批斗了,他又承受着痛苦,这种快乐又痛苦的经历,帮助钟跃民形成了自己了人生观与价值观,他知道了什么是对的与错的,但是他一个人又没办法改变这种现状,于是他只好享受着这个特殊时期能带给他的一切刺激和快乐。
也正是这种经历让钟跃民形成了洒脱的个性,以及一双能看洞察社会的眼睛。
在知青的那段时光里,钟跃民也许一开始心里是充满着期待的,因为未知总能给他带去快乐和刺激,只是随着时间流逝,在贫穷的现实的一幕幕刺激下,钟跃民知道了原来在“尘世”的生活中,还有如此贫穷的存在。
在身体上来讲,钟跃民对于这种困难时很容易接受的,但是对于精神上来说,对他的刺激应该是很大的,经历过贫穷的人,总是能很容易变得善良,变得对得失看得更加风轻云淡了,这一点在后来他放弃了部队的挽留,而是去卖煎饼上,可以得到些许印证,若不是什么都看淡了,怎么会轻轻松松就可以放下身段去卖煎饼呢。
除此之外,在陕北的知青时光里,单调的生活是不可避免的,他在这里因为一个姑娘爱上了信天游,或者说,是因为豪迈的信天游爱上了一个姑娘。
这个姑娘叫秦岭,在单调枯燥的知青生活里,给钟跃民带去了一抹亮色。
参军的生活,钟跃民在一开始虽然仍然是有些顽劣气息,但是也因此结识了来自农村的好朋友满囤。
在逐渐习惯了军营生活之后,钟跃民优秀的基因,或者说他的潜能,在这里逐渐显露,被挖掘了出来。
他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笑柄做到了班长,又从班长做到了更高的职位。
可以说参军后的钟跃民,变得更加的有魅力了,一个男人的血性味道。
但是钟跃民骨子里却不想生活就此“步入正轨”,他所追求的是新的刺激,新的挑战,更多的未知和挑战,所以他拒绝了部队的挽留,选择和一个复原的女兵高玥一起卖煎饼。
他并不去考虑这份工作是否丢人,只是考虑刺激与否,新鲜与否,与此同时,也与这名复原女兵高玥开始了第三段感情。
当然卖煎饼只是人生的一个小小尝试,很快就被警察没收了营业执照,此后他去了朋友的公司做过经理,做一切他没有尝试过的事情。
但是有一点不变的是,他依然以他的智慧洞察着身边的一切人和事物,他像一个局外人一样敏捷的处理着他所经历的一切事情,同时这些外表光鲜靓丽的工作并不能束缚住他的那颗追求自我的心。
所以最后,他选择了离开,去了可可西里,去尝试新的生活了。
至此,他对自我,对人生的价值追寻依然在路上。
第二章钟跃民的爱情与友情2.1 钟跃民的爱情钟跃民有三段恋情,初恋是周晓白。
周晓白,留着两根辫子戴红围脖的周晓白,站在北京白茫茫的冬季里,眼睛大而明亮,是很多年轻男性心中最喜欢的类型,难怪钟跃民初见周晓白就两眼发光,一扑而上了。
加上二十年里他对钟跃民一往情深,赢得了很多人的支持,后来钟跃民坚持拒绝,甚至不顾周晓白的感受,强把她退给张海洋。
这样一个好女孩,漂亮专一,有好家世好背景,钟跃民的选择自然招来很多的不理解,难免让人觉得这个家伙实在太不懂得珍惜了,甚至还带了点小流氓喜新厌旧的意思。
这个漂亮,又倔强的高干女儿,性格是带刺的。
在餐厅直白的质问樊城却对她没有任何表示的钟跃民,“你敢说你不爱我?!”那种语气和神态,张扬跋扈却又带点小可爱的的样子,如果站在她面前的是张海洋,或者任何喜欢她的男人面前,一定早就心悸了,但不幸的是,她面前的,恰恰是已经不爱她的钟跃民了。
但是真的是不爱了吗?也许不是,他爱眼前这个单纯,倔强的周晓白,只是周晓白传统的家庭,传统的父母,传统的周晓白,都让追求刺激,自由的钟跃民深深的担心自己并不能给她一个稳固的家庭和未来。
周晓白一心想让钟跃民有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这一点上,倒是有一点点贾宝玉和薛宝钗的意味。
但如果真的一点都不爱,周晓白在告诉钟跃民她要结婚的消息的时候,钟跃民也不会难过了。
第二段恋情是在陕北做知青时认识的秦岭。
秦岭这个名字很有意味,在地理学上,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正经过秦岭。
冬季时,秦岭山南山北山的气候就显出比较明显的差别,半边寒半边暖,而秦岭这个女人也是冰与火的组合。
她美丽,她有好歌喉,她带着文艺气息。
她在哪里都是一笔浓烈的色彩,他对中于民的感情真挚热辣,她说她愿意为钟跃民做任何事情,并且不需要,不屑于回报。
正是这种不同于其他女人的态度,这种若即若离的态度,让钟跃民深深迷恋。
对于钟跃民的爱情经历来说,秦岭是一个难得的对手。
但是秦岭终究不是属于他的,两个太过相似的人终究是不会走到一起的。
秦岭对于钟跃民来说,也许就是胸口那颗“朱砂痣”,但是真正得到了,说不准也许就变成了墙上那一抹“蚊子血”。
高玥是钟跃民的第三个恋人。
钟跃民对高玥的感情,应该是在那个电话之后才开始的,他在街上打电话给高玥,带着哭腔,“周晓白嫁人了,秦岭跟人走了,你知道吗?、、、、、、”在他最孤独的时候,遇到了高玥,这个肯带在街上陪他卖煎饼的女孩子,愿意让他在自己餐厅做经理的女孩子,很自然的,尘埃落定后,他们的距离最近。
也是这个倔强的女人,爱上了就认死理,谁也别想做她的主。
但她和周晓白不同,她看钟跃民看得比周晓白清楚,所以尽管她她的最终理想也是和钟跃民结婚,但她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没有提出来,因为她知道钟跃民不想。
她有本事让钟跃民在和她相处的时候没有任何顾忌,感受到的永远都是轻松和愉快,所以钟跃民“躲”周晓白,却从不“躲”高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