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初中化学课程

(中学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初中化学课程


二、初中化学课程的设置形式
局限性:课程内容往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易忽 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在学习中的能动作用;课程体系 往往过于强调学科知识的传递和知识的系统性,导致教学评 价中往往强调以各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为目的,忽 视了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 活动课程 特点:完全超越学科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
为学生创设体现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 学习情景
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
第二节 了解初中化学课程的设置
一、不同时期初中化学课程的设置
清末 时期
民国 时期
新中国 成立后
1865年,京师同文 馆增设算术馆,教 授算术、天文、化 学等课程,这是我 国最早开设的化学 课程。1904年颁布 的《奏定中学堂章 程》,粗略地规定 了化学的教学目的 及其主要内容。
第一节 认识初中化学课程的价值
一、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价值
1 化学课程学习对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有助于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使 他们能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 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 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 染,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增强学生对自 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 社会问题的挑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 策。
2 化学课程学习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价值
提供给学生最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创 设生动、多样的科学探究和实践活动情景,帮助 学生较深刻地理解化学现象、化学理论和科学探 究的过程;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勇于 怀疑、敢于批判和善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以及积 极向上、追求真理的人格品质。
二、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穆勒
教育名家名言
生活即教育”,是叫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 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 目的到身心全顾的。
——陶行知
目标与导读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该:
♦认识初中化学课程的价值 ♦了解初中化学课程的设置形式 ♦熟悉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结构与特点 ♦理解初中化学课程总目标,认识化学课程目标 的子目标 ♦理解化学教学内容的选择依据,理解化学教学 内容的组织策略 ♦了解中学化学课程发展的趋势
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
优点: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课程编
制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实践性,课程 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学生在认识和解决社 会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增长能力。
不足:缺乏系统性。
二、初中化学课程的设置形式
3、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1912年,民国政府教育部 公布《中学校令》。 1922年,民国政府颁布实 行“六三三”学制,化学在 初中、高中二年级各开设 一学年。 教育部于1929年颁发中学 暂行课程标准。 1936年,把初中化学改在 三年级开设的同时,初、 高中化学每周课时略有减 少。
1950年印发《化学精简纲要 (草案)》 1956年颁发的《中学化学教 学大纲(修订草案)》1978 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 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 行草案》 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了《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 学化学教学大纲(试用)》 2000年,对义务教育初中化 学教学大纲(试用)进行了 修订,课程
教育名家名言
课程的目标就是给孩子(1)一幅他们出生家园 的完美图画,(2)一幅他们出生家园的正确图画 ,(3)一幅他们出生时代的精确图画,(4)一种 在这个奇妙宇宙中他们的生命是重要的、个人的、 奇迹般的感觉,以及他们在地球上的有生之年间促 进人性进步所能够扮演的角色。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突出化学课 程的价值,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启蒙性、基础性。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坚持如下课程设计理念:
使每一个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
基本 理念
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 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 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 分科课程
概念:是指自成体系的学科课程。例如,物理课 、化学课、生物课等。
●综合课程
概念:又称为广域课程,是一种多学科的课程组 织模式,将学校课程以问题和观点为核心组织起来, 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如由物 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组成的综合理科。
二、初中化学课程的设置形式
2、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二、初中化学课程的设置形式
从课程内容的分化与 综合的角度
分科课程 综合课程
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 看
学科课程 活动课程
从课程研读要求来看
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
二、初中化学课程的设置形式
显形课程 从课程的作用方式
隐性课程 国家课程
从课程管理制度的角度 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
二、初中化学课程的设置形式
1、分科课程和综合理科
● 必修课程
概念:是课程计划规定为达到培养目标所必须 开设的课程。
●综合课程
概念:是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进行选 择学习的一类课程。
它们共同承担着对初中学生进行化学教育的任 务。选修课的设置及其与必修课的比例关系,体现 了课程结构的合理性。
二、初中化学课程的设置形式
4、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 显性课程
● 学科课程
概念:是由一系列不同类别的学科领域以及与之相应 的各种间接经验所组成的课程。
基本特点:①分科设置;②课程内容按学科知识的逻 辑结构和探究方法选择和安排,重视学科之间的联系; ③在教学上强调教师讲授。
优点:①使相同或相近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连贯起来, 形成逐步递进、内容连续的逻辑系列,有利于完成人类 知识传递的任务;②所授知识、技能具有完整性、系统 性和严密性;③便于教师教学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概念:是指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如课程表中排定的化学 等学科课程,或者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课外活动,如化学活动 课等。这种课程一般有固定的教学时间,明确的教学目标和 较为稳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是学校课程的主要形式。
●隐性课程
概念:在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但在学校教育中却占有 重要地位。如化学板报、化学晚会,化学家像等等,这些都 在无形中对学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