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含油气盆地分析 01第1讲盆地分析概论
含油气盆地分析 01第1讲盆地分析概论
整个地球的表壳(岩 石圈)并不是一个连续完 整的圈层,它被首尾相接 的活动带(洋中脊、海沟 和转换断层)分割成大小 不一的块体,叫做岩石圈 板块,简称板块。
(据E.J. Tarbuck, 1987)
板块的边界是根据地震带的分布来划分的
4、板块边界及其类型
(据E.J. Tarbuck, 1987)
2、含油气盆地
•含有油气的盆地,指 具备成烃要素,有成 烃过程,并已发现有 商业价值的油气聚集 的沉积盆地
二、盆地分析的内容和程序
探井
破坏
区
圈闭形成与演化
圈闭形成, 圈闭演化; 圈闭预测, 圈闭评价
油气运聚动力学
运移方向, 运移动力; 运移时间, 运移路线
域
油气藏
输
圈闭
导
盖
层
源岩
烃源岩与油藏地球化学
2、资料来源
• 遥感 • 地面露头地质调查 • 钻井:录井、测井、取心 • 地震 • 其它地球物理(重、磁、电)和地球化
学探测资料
3、 含 油 气 盆 地 分 析 的 程 序
内容提纲
• 一、有关基本概念 • 二、板块构造有关理论 • 三、含油气盆地分类方案及其特征
一、有关基本概念
1. 陆壳、洋壳和过渡壳 2. 岩石圈和软流圈 3. 岩石圈板块 4. 板块边界及其类型 5. 板缘和板内
1990
1995
2000
2010 年
我国年石油产量与需求量比较(据CNPC等资料)
累积探明储量(亿吨)
200
190 192.9 195.8 198.7
180
182.67 164.83169.88174.3
160
148.66154.09158.89
140
120
116.17
100
80 71.49
60
52.03
40
37.95
31.43
20
0 65 70 75 80 85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00 年代
中国油气资源现状:石油1010亿吨(20%),天然气42万亿方(10%) 美国油气资源现状:石油探明率达70%, 天然气探明率64%
途 径
国外买油;国外找油; 提高国内油气资源探明率
2、岩石圈和软流圈
固体地球的上层在 垂向上可划分为物理性 质截然不同的两个圈 层——上部的刚性岩石 圈和下垫的塑性软流圈
岩石圈
软流圈
(据E.J. Tarbuck, 1987)
上部的刚性岩石圈和下垫的塑性软流圈
3、岩石圈板块
“板块”这一术语, 系1965年Wilson在论述转 换断层时首先提出的。
二、盆地分析的内容和程序
• 3T : • 大地构造背景(Tectonic setting) ,
包括板块构造环境,盆地类型 • 时代或时间(Time),指盆地的发展历史
和不同阶段的构造演化; • 热史、热体制(Thermal histtory,
condition),指热条件和热史对油气形成、 演化所起的作用。
板块的三种边界类型离散型、汇聚型、转换型
板
安第斯型
块 汇 聚
俯 冲 型
的
三
西太平洋型
种
类 型
碰 撞
型
(据E.J. Tarbuck, 1987)
5、板缘和板内
按照板块构造理论,构造作用发生在板缘,板内是稳定的
大西洋洋底地形(据E.J. Tarbuck,1987)
太平洋
洋底地形
(据E.J. Tarbuck,1987)
集; 保存(Maintennace),指盖层后期改造的构造、热
力和水动力条件。
二、盆地分析的内容和程序
• 4S : • 沉降作用(Subsidence),沉降的方式(断陷和
拗陷)、沉降速率的差异、沉降中心的迁移、 沉降的原因; • 沉积作用(Sedimentation),指沉积环境(沉 积相)、沉积组合和生储盖组合的纵横分布; • 应力场和应力条件(Stress field and stress condition),指沉降、沉积及后期改造的不同 应力环境,应力场的演化; • 构造样式(Structural style),地层和断层的 平剖面组合型式。
第一讲:盆地分析概论
二、课程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1. 掌握含油气盆地分 析的本领,为油气勘 探服务!
2004年我国石油进
口1亿吨, 占总用油
250
量的35%
石油的年需
200
求曲线
年进口 石油量
依赖度: >50%
石油的年产量和需求 106吨
150
石 油量
100
出口 年
石油的年 产量曲线
1980
1985
1、陆壳、洋壳和过渡壳
陆壳和洋壳差异对比表
陆壳 洋壳
分布 厚度 组分
时代 地 质 构 重力
造
异常
大 陆 、 30-50 , 分 三 层 , 平 均 成 从 太 古 地 质 构 以负
大 陆 架 最 厚 达 分接近安山岩, 代 到 现 造 复 异常
及 某 些 70 公里 中、上部偏酸性,代都有 杂 , 具 为主
主要盆地剩余气资源预测 主要体系潜在大气田预测 主要体系潜在大油田预测 主要盆地剩余油资源预测
裂谷盆地 隐蔽油气藏
?1 ?2
叠合盆地 多期构造变动
九五期间
克拉通盆地 致密非均质储层
?3
?4
海域盆地 高温压条件
二、课程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 2、对油气勘探的地质研究有 总体的了解
• 3、了解和掌握石油地质科学 研究的术语
• 4、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的学习方法和要求
• 课堂讲述 • 笔记 • 课堂讨论 • 课本和文献阅读 • 课外作业 • 考试 • 成绩评定
第一章:含油气盆地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 一、有关概念 • 1、盆地
物质:沉积地层
三要素 地质年代
空间:沉积充填的构造单元
Bally: 包含与超过1公里后的沉积体制, 并且现今仍或多或少保持原来的形状。
岛屿地
下地壳上部偏中
有褶皱
区
性,下部为基性
断裂类
型
洋 盆 、 5-15 公 上 层 为 沉 积 物 , 时 代 构 造 比 以正
海岭和 里
中层为玄武岩, 新 , 没 较 简 异常
部分边
下 层 为 辉 长 岩 和 有 老 于 单 , 变 为主
缘海
橄榄玄武岩组成 2 亿 年 形微弱
的岩石
陆壳和洋壳差异图
源岩特征, 源岩预测; 源岩生烃, 源岩评价
层
圈闭
圈闭
油气是 流体矿 产资源Fra bibliotek二、盆地分析的内容和程序
• 1、内容
朱夏(1981)归纳为4M、4S、和3T
4M:
物质基础(Material), 生油物质的性质、数量 和分布;
成熟度(Maturation),烃源岩的成熟度; 运移( Migration),包括油气运移、圈闭和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