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民族文化——傣族

云南民族文化——傣族


傣族生活地区的动物
傣族生活地区的植物
云南民族文化概论
傣族
主讲内容
一概况 二民俗 1居民建筑 2服饰 3饮食 4民族节日 5民族舞蹈 6宗教信仰 7傣族婚礼 8民族禁忌
概况
• 傣族是云南省特有的民族,人口106万余人。 主要聚居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 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孟连、新平、元 江等县,小部分居住在景谷、景东、金平、 双江等县。 • 傣族以种植水稻为主,有比较完整的耕作 体系 • 傣族语言属汉藏语系。
傣族诗歌
• 傣族诗歌,包括歌谣和叙事长诗两大类, 傣族中有职业歌手或半职业歌手,傣语叫 做“赞哈”。 • 古歌谣,是傣族文学的萌牙,至今还以口 头和手抄本形式流传民间。 • 叙事长诗,是傣族文学宝库中光彩夺目的 明珠。基本上可分三类:神话叙事诗,阿 銮的颂歌,爱情悲剧叙事诗。
古歌谣
• 《农事歌》唱的是生产技术、生产季节、 生产过程,富于情趣。《婚嫁歌》唱的是 恋爱、结婚的全过程,成为傣族男女青年 在婚姻方面的教科书。《甘哈恒恨迈》 (即《贺新房》)唱的是对新竹楼的祝贺。 《颂歌》主要是对死者的悼念,有《祝福 歌》、《招魂词》、《祭鬼词》等。
开门节
开门节”,亦称“出洼”,傣语为“豪瓦萨”, 我国信奉小乘佛教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和部 分佤族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地区,源于古代 佛教雨季安居的习惯,类似于中原佛教的解复。 时间在傣历十二月十五日(约在农历九月中)。 开门节,象征着三个月以来的雨季已经结束, 即日起,男女青年可以开始自由恋爱或举行婚礼。 节日这天,男女青年身着盛装去佛寺拜佛,会举 行盛大的文娱集会,庆祝从关门节以来的安居斋 戒结束。这时,正逢稻谷收割完毕,故也是庆祝 丰收的节日。
《召树屯》第一章
• 一 诗人的歌

太阳从树林里伸出头 呆呆地望着我写这个故事 公鸡也朝我扇开翅膀 我的故事正在金色的天空中飞翔 美丽的故事像一片艳丽的彩霞 纯洁的爱情就像并蒂开放的鲜花 真心相爱的青年人啊 请把这份礼物收下 我要用最诚实的心 描下他们的欢乐和痛苦 让我的歌啊 像一棵绿莹莹的菩提树 请四面八方飞来的鸟群 都停下翅膀
饮食
傣族以大米为主 食,最具特色是竹 筒饭。制作方法是 将米装进新鲜的竹 筒后加水,放在火 上烧烤,吃起来清 香可口。
特色饮品
傣族人嗜酒,但酒的度数不高,是自 家酿制的,味香甜。茶是当地特产,但傣 族只喝不加香料的大叶茶。喝时只在火上 略炒至焦,冲泡而饮略带糊味。嚼食槟榔, 拌以烟草、石灰,终日不断。由于长期嚼 食唇齿皆黑,口液如血,人以为美。烧陶 业较发达,大部分饮餐用具多由妇女烧制。
民族禁忌
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 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 内走路要轻;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 能进入主人内室,不能坐门槛;不能移动火塘上 的三脚架,也不能用脚踏火;忌讳在家里吹口哨、 剪指甲;不准用衣服当枕头或坐枕头;晒衣服时, 上衣要晒在高处,裤子和裙子要晒在低处;进佛 寺要脱鞋,忌讳摸小和尚的头、佛像、戈矛、旗 幡等一系列佛家圣物。不能随便大声喧哗。
居民建筑
傣族人居住的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 竹楼近似方形,以数十根大竹子支撑,悬 空铺楼板;房顶用茅草排覆盖,竹墙缝隙 很大,既通风又透光,楼顶两面的坡度很 大,呈A字形。竹楼分两层,楼上住人,楼 下饲养牲畜,堆放杂物,也是舂米、织布 的地方。
服饰
• 傣族男子一般上穿无 领对襟袖衫,下穿长 管裤,以白布或蓝布 包头。傣族妇女的服 饰各地有较大差异, 但基本上都以束发、 筒裙和短衫为共同特 征。筒裙长到脚面, 衣衫紧而短,下摆仅 及腰际,袖子却又长 又窄
舞蹈(傣语称为“凡”)
• 傣 语 称 为 “ 凡 ” • 武 术 舞 ( 凡 整 ) • 白 象 舞 • 孔 雀 舞 • 傣 族 象 脚 鼓 舞
傣族象脚鼓舞
孔雀舞
民族舞蹈
闻美 传 源 美 雀 础 动 主 有 流 类 的 傣 名兰 说 于 动 舞 上 物 要 特 行 繁 民 族 中因 。 傣 作 既 加 的 模 点 面 多 族 是 外表 著 族 的 来 以 活 拟 , 也 , 。 一 。演 名 美 模 源 人 动 当 动 很 形 傣 个 孔舞丽仿于格,地作广式族能 雀蹈动,孔化在常及,多舞歌 舞家人也雀。此见内并样蹈善 而刀的来优孔基的容各,种舞 •
叙事长诗
• 《召树屯》 中国傣族民间的长篇叙事诗。在云 南西双版纳和德宏等傣族居住地区,流传有不同 名称的多种异文。内容梗概是,孔雀公主喃诺娜 从远方的勐董板飞到勐板加来,在金湖边,遇上 了王子召树屯,二人相爱而结为伴侣。不久,敌 人入侵勐板加,召树屯率兵出征。国王听信谗言, 把喃诺娜当成不祥之物,要杀了祭鬼。喃诺娜借 口要临终一舞,才得便飞回了故乡。召树屯凯旋 后,得知爱妻已去,立志要找回她,终于历经三 年的磨难,到达孔雀国,恩爱夫妻得以团圆。这 部长诗,大约产生在傣族历史上的奴隶社会初期 , 反映了人们对安定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歌颂。

槟榔
• 大叶茶
关 年大 门 节 节 日傣 、 泼是 族 开 水傣 的 门 节历 重 节 、新 。

——
民 族 节 日
泼水节
泼水节(傣历新年) 是傣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 日。节期在傣历六月,相 当于公历4月。泼水节这 一天人们要拜佛,姑娘们 用漂着鲜花的清水为佛洗 尘,然后彼此泼水嬉戏, 相互祝愿。起初用手和碗 泼水,后来便用盆和桶, 边泼边歌,越泼越激烈, 鼓声、锣声、泼水声、欢 呼声响成一片。泼水节期 间,还要举行赛龙船、放 高升、放飞灯等传统娱乐 活动和各种歌舞晚会.
刀美兰
婚俗
姻部 。分 地 区 还 延 续 对 偶 婚
• 有而 会 小 是 傣 差在 发 家 一 族 异家 展 庭 夫 家 。庭 上 。 一 庭 婚有由妻的 姻所于制基 形不各的本 态同地母形 上,在权态 也因社制, •
傣族婚礼
傣族的婚礼, 民间称为“金欠”, 含结婚宴请之意。 婚期只能定在每年 的“开门节”至 “关门节”(傣历 十二月十五日以后, 至次年九月十五日 以前)这段时间, 婚礼以为新郎、新 娘祝福、拴线为主 要内容。
关门节
“关门节”傣语叫“进洼”,意为佛祖入寺。 云南傣族传统宗教节日,每年傣传,每年傣历9月,佛到西天去与其母讲经, 3个月才能重返人间。有一次,正当佛到西天讲 经期内,佛徒数千人到乡下去传教,踏坏了百 姓的庄稼,耽误他们的生产,百姓怨声载道, 对佛徒十分不满。佛得知此事后,内心感到不 安。从此以后,每遇佛到西天讲经时,便把佛 徒都集中起来,规定在这3个月内不许到任何地 方去,只能忏悔,以赎前罪。故人们称之为 “关门节”。
宗教信仰
傣族,笃信小乘佛教,小乘佛教源于古印度。 据说,南传上座部佛教是由一位叫阿朱打拉西的 人传进来的,至今已有千多年的历史。 在西双版纳,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传统宗教习 俗,那就是傣族男子都要出家为僧,认为这样才 算有教化,不野蛮。并且只有当过和尚的男子, 才能得到姑娘的青睐。家境好的小男孩七、八岁 入佛寺,三、五年后还俗。当他们穿戴一新由亲 人护送进入佛寺,便自豪地认为已经开始得到了 佛的庇护,能长大成材了。然后他们剃去头发, 披上袈裟,开始平静地诵读经书,学习文化,自 食其力。而在现在,因为9年义务教育,小男孩们便 白天上学校学习汉语等科学知识,晚上在佛寺学习 傣族文化,很辛苦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