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抛硬币的规律
【教学目标】认识随机数,掌握random命令的原理和使用。
【教学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
【教学重点】理解随机数,掌握random命令。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更好的理解随机数。
【课时安排】2个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老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来玩玩游戏
学生:好啊
1、划拳:
老师:第一个游戏就是划拳,同桌之间玩。
划赢一次我们就在他书本的空白处写一个good,你们把十次划拳的结果记录下来,看看哪个同学赢的次数最多,现在开始。
学生:(游戏中)
老师:哪个同学有十个good九个的呢……
2、装花片(红、绿、蓝)比赛。
老师:现在我们再来玩另外一个游戏说明规则:每组都有一篮各种颜色的花片和一个小塑料袋,请小朋友按要求选出一些花片装入袋内,注意一定要想好了再装。
1)、要求: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红花片。
在小组里讨论,你认为袋子里应该怎样装花片然后在班内交流,说说为什么这样装。
2)、要求: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黄花片。
活动:六人小组合作完成。
老师:(有目的地)请只装一种颜色花片的同学把袋子举起来,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全部是蓝色后者绿色就不会摸到红色的。
老师:还能有其他的装法吗请装两种和三种颜色花片的同学分别把袋子举起来。
现在大家相互检查是否装了红色的花片进去。
如果发现装错了,要立刻拿出来。
老师:现在你知道要不可能摸到红花片,应该怎样装
学生:不要放红色的花片。
老师(小结):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红花。
有很多种装法,可以装一种、两种、三种甚至更多种颜色的花片,但是不能装红色的花片。
3)、要求:任意摸一个,可能是黄花片。
老师:每个小组开始装花。
看看哪个小组装得快。
老师:你们在袋子里装了几种颜色的花片请装两种和三种颜色花片的同学把袋子举起来。
(集体讨论装得对不对如有错误,加以纠正。
)
老师:现在你知道要求任意摸一个,可能是红花片,应该怎样装
讨论:任意摸一个,可能是红花,只装红花片行不行为什么你觉得在装花片时要注意些什么(至少要有两种颜色,其中一种颜色是红的。
)
3、转盘:
老师:这个游戏我们先玩到这里,我
们再来看看这是什么(老师出示转盘)大家观察一下上面有几种颜色然后想一想,当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会指在哪里如果学生只说停在某一种颜色上,继续追问:能肯定吗那应该怎么说(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可能会指着红色,可能会指着黄色,还可能会指着蓝色。
)
学生:红色、黄色、蓝色……
老师:是不是真的会出现这些情况呢现在我们刚才装花片最快的那一小组的同学上来,轮流点击转盘试试看,注意:每个同学只转两次,同学看清并且记住,每一次转动停止后,指针指在哪里
老师:现在再来说说看,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会傍在哪里
老师:的确,在生活中有些情况一定会发生,有些情况不可能会发生;还有些情况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
二.总结游戏,引出随机数
我们身边有很多事情就是像划拳、抽奖、投篮,转盘,投硬一样,结果是不确定的,这些不确定的事情我们就统称为随机事件。
刚刚划拳的时候每个同学赢的次数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同学赢五次,有的同学赢8次,还有的甚至是0次。
我们在转盘的时候,转了四十次,每种颜色被转到的次数也是不确定的,而这个不确定的数我们就称之为随机数。
三、实践应用
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事,你能举出事例吗
学生1:我知道下不下雨是不一定的,可能会下雨,也可能不会下雨。
老师:现在再说说不可能发生的事吧!
生1:世界上不可能有神仙。
老师:各位同学再说说随机数呢
学生:我们抛硬币的时候出现正面的次数和反面的次数都是随机数。
学生:今年每个月下雨的次数也是随机数。
四、总结升华
老师:同学们,随机发生的事件有没有规律可循呢
学生:有、没有……
老师:他们可以有规律可循的,下节课我们就利用logo来探索抛硬币的规律。
第二课时
一、学习命令
引入:上节课我们讲到了随机事件和随机数,为了研究随机事件和随机数,logo中引入了一个特殊的数“random”。
现在大家打开logo,在命令窗口输入random 2看一下会出现什么情况,再看看旁边的同学与自己的结果是否一致。
然后再输入几次random 2
总结一下命令random 2,可以知道结果只有两种,分别是1和2。
当我们输入命令random 3,又有什么结果
重复多次后发现random :n的值可能是1——n之间的任意一个自然数,就像从编号为1——n的n个球中任意摸一个球,摸到哪一个,它的值就是哪一个。
二.让学生动手掌握random命令
按要求做课本44页的例1和试一试的练习。
1.例1:
把例1中的过程输入logo,把输出的结果记录下来,记录下来后再执行一次看看与上一次的结果相不相同。
结果相同吗(回答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是对的,不同也是对的,因为random的作用是什么
解释random:在例1中,B是等于random 10的,而random 10是在1-10之间随机取一个自然数,假如第一次取得5,第二次是不是还有可能是取得5,当然也可能取得6,所以,有可能相同,也有可能不同。
2.试一试部分:
请同学说一说“试一试”部分里画出的图形。
评价学生回答。
解释过程结果。
三、抛硬币的规律
前面讲了抛硬币是一个随机事件,出现正面朝上的可能性多大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又有多大
当抛硬币的次数过多时,非常耗时,因此我们用随机数random
2来模拟抛硬币,统计抛硬币出现正反面的次数。
范例学习:
例2:编写过程,统计抛:N次硬币出现正面和反面的次数。
(分析:用RANDOM 2来模拟抛硬币;用变量:A记录RANDOM 2 的值,1表示正面,2表示反面;变量:N表示抛硬币的总次数,变量: F表示出现正面的次数,变量:B表示出现反面的次数。
)
过程如下:
TO PYB :N
IF :N<1 THEN (PRINT [正面次数=] :F [反面次数=] :B) STOP MAKE “A RANDOM 2
IF :A=1 THEN MAKE “F :F+1
IF :A=2 THEN MAKE “B :B+1
PYB :N-1
END
在执行本过程前,必须给变量:F和:B赋值。
(例如:MAKE “F 0 MAKE “B 0 PYB 100)
每次执行上面的命令结果都可能不一样,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
第一次出现正面的比率=
第二次出现正面的比率=
第三次出现正面的比率=
【练习】(学生编程,老师指导,作业以班级和姓名为文件名上传。
)
练习1、将【例2】中的过程修改成带3个变量的过程:
TO PYB :N :F :B
IF :N<1 THEN (PRINT [正面次数=] :F [反面次数=] :B) STOP MAKE “A RANDOM 2
IF :A=1 THEN MAKE “F :F+1
IF :A=2 THEN MAKE “B :B+1
PYB :N-1 :F :B
END
调用该过程统计抛100次硬币的命令是:__________
练习2、修改【例2】中的过程,使它能计算出现正面和反面的比率。
然后填写下面的表格。
从上面的试验可以看出,抛硬币次数很大时出现正面和出现反面的百分率几乎相等,次数越多百分率就越接近!
教学流程:开始
游戏导入,激发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