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高聚物的结构
高分子物理学:
是研究高分子的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也是研究聚合物中分子运动规律的科学。
概述:
1.研究内容:
高分子的链结构(分子内结构)、聚集态结构(分子间结构)
2.研究目的:
了解高分子内和高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本质,从而了解高分子运动,并建立高分子结构与性能的联系。
为高聚物材料的合成、成型加工、测试、选材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3.聚集态结构的研究:
晶态结构——折叠链片晶、单晶、球晶等;
非晶态结构——无规线团、链结、链球等;
取向态结构;
织态结构
链结构(一次结构)
高聚物的结构层次高分子的形态(二次结构)
聚集态结构(三次结构)
高次结构(三次结构以上)
4.高分子链结构——是构成高聚物最基本的微观结构
是决定高聚物基本性质的主要因素。
如:聚乙烯柔软能结晶;无规立构聚苯乙烯硬而脆,不能结晶;全同立构聚丙烯常温下是结晶固体,而无规立构聚丙烯常温下却为粘稠性的液
体。
5.高聚物聚集态结构
取决于成型加工的过程,它是决定高聚物制品使用性能的主要因素。
第一节高分子的链结构与形态
一、高分子链的化学结构及构型
1.化学组成
碳链高聚物、杂链高聚物、元素有机高聚物、元素无机高聚物等。
2.重复结构单元的连接方式
(1)均聚物:
重复结构单元的连接方式有头-头、头-尾、尾-尾,以头-尾连接为主。
(2)共聚物:
两种单体链节的连接形式有无规、交替、嵌段、接枝等,性能上很大差异。
3.几何形状
线型,支链型、网型、梯型、体型等,其中支链型还包括梳型、蓖型和星型。
4.旋光异构与几何异构
(1)旋光异构
是由不对称碳原子存在于分子中而引起的异构现象。
全同立构、间同立构、无规立构。
(2)几何异构
是由于双键不能内旋转而引起的异构现象。
双烯烃——顺式、反式
二、高分子链的构象与柔性
柔性:是指大分子有改变分子链形态的能力,是由单键(σ键)的内旋转造成。
构象:是因碳-碳单键内旋而产生的异构现象。
1.分子链的内旋转
(1)小分子的内旋转
构象不断发生变化,势能也不断变化旋转的难易取决于旋转的位能。
(2)高分子链的内旋转
碳—碳单键多,内旋转复杂,构象多。
(3)高分子链的特征
易卷曲,具有柔软性,微观上为一无规线团。
(4)高分子链分类
绝对柔性链——内旋转完全自由,一个链节就是一个运动单元,最后形成
无规的线团。
绝对刚性链——内旋转困难,整个高分子链为一个运动单元。
实际高分子链——两种极限之间,有一定的柔性,呈一定的卷曲性,运动
单元是由若干个链节组成的链段,即链节分组运动。
三(5)链段
是由于分子内旋受阻而在高分子链中能够自由转动的单元长度,是描述大分子链柔性的尺度。
1/ 温度相同,链段越短(即链段含的链节数少),柔性越大;
2/ 同一高分子链而言
温度是使高分子链内旋转而表现出柔性的外因之一。
如:塑料在冬天和夏天的感觉
2.影响高分子链柔性的的主要因素
(1)主链结构的影响——决定性作用
1/ 主链全部由单键组成,柔性很大。
规律:键角越大,键长越长,旋转时的内阻就越小,柔性就越大。
如:─O─Si─O─Si─O─大小大大
─O─C─O─C─O─↑↓↑↑
─C─C─C─C─C─小大小小
键角内阻键长柔性
结论:单键的内旋与键角、键长有关。
2/ 主链中如含有苯环结构,柔性下降,刚性增加。
3/ 主链中含有双键
孤立双键——内旋转容易,柔性增大。
共轭双键——分子不能内旋转,刚性很大,脆性也大。
(2)取代基的影响——性质、体积、数量和位置
1/ 极性大小
极性越小,作用力也越小,分子容易内旋,分子链柔性好。
2/ 数量
数量少→内旋转容易→柔性较好。
3/ 体积
体积大→位阻大→不容易内旋→刚性较大。
4/ 链长
长→分子间的吸引力减→小柔性增加。
5/ 位置
对称性好→易于内旋→分子链的柔性增加。
6/ 交联
交联度低→柔性增加。
三、高分子的热运动
1.形式:
位移、转动、和振动三种形式。
2.运动形式:
(1)曲柄运动
(2)链段运动
高分子链的一部分绕链轴的转动,称为链段运动。
如图4-6所示。
3.整个分子链的运动
第二节高聚物的聚集态结构概述:
1.聚集态——动力学概念
是借助大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而形成的。
2.低分子物质聚集态
气态、液态、固态;三种物理聚集态可以互相转变。
3.相态——热力学概念
气相、液相和晶相。
注意:气相⇔气态;
液态⇒液相,液相不一定是液态;
晶相⇒固态,固态→晶相、非晶相,玻璃就是非晶相的固体。
4.高聚物的聚集态
固态、液态,不存在气态。
一、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1.聚集态结构:
当原子或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相等时(相互作用为零时),原子或分子之间的几何排列处于平衡状态,其结构就是聚集态结构,体系处于能量最低的稳定状态。
2.分子间作用力
共价健
主价力→化学键离子键
分子间作用力配位键
氢键:分子内、分子间
次价力取向力:极性分子间
(次价键)范德华力诱导力:极-非极;极-极
色散力:非极性分子间
3.内聚能
一摩尔分子聚集在一起的总能量,也等于同样数量分子分离的总能量。
4.内聚能密度——CED,
单位体积的内聚能。
总之,分子间作用力是使高分子聚集而成聚集态的主要原因之一,作用的大小也决定高聚物的类型和使用性能。
二、高聚物的结晶形态与结构
1.高聚物的结晶形态
(1)单晶
在极稀浓度(低于0.01%)的高聚物溶液,加热到高聚物熔点以上,然后十分缓慢降温的条件下获得的。
分子链是折叠排列的,凡是能结晶的高聚物,在适当的条件下都可以形成单晶。
(2)球晶
高聚物浓溶液或熔融体冷却时得到,球晶由长条扭曲的链带构成。
(3)纤维状晶体——“糖葫芦”或“羊肉串”
高聚物在挤出、吹塑、拉伸等应力下结晶,形成的晶体为纤维状晶体。
(4)柱晶
高聚物熔体在应力作用下冷却结晶时,若是沿应力方向成行地形成晶核,则四周会生成折叠链片晶。
(5)伸直链晶体
高聚物在极高压力下慢慢结晶,可以得到完全由伸直链所组成的晶片, 2.晶态高聚物的结构
(1)晶态高聚物的结构模型
1/ 缨状胶束模型
2/ 折叠链片晶结构模型
(2)结晶过程——成核过程与结晶成长过程
球晶(3)结晶度
指高聚物中结晶部分所占的质量分数或体积分数。
测定方法:X-线衍射线法、红外光谱法、密度法。
(4)影响高聚物结晶的因素
内因——高分子链的化学结构、相对分子质量、分子链形状等;
外因——温度、压力、杂质等
①影响高聚物结晶的内部条件
1/ 化学结构越简单→链节的对称性越高→取代基越小→分子链越柔顺→越
容易结晶。
2/ 规整性越好→越容易结晶。
(全同、间同立构容易结晶,并结晶度较高)。
3/ 分子链间作用力大→利于分子链敛集紧密利→利于结晶。
4/ 温度相同,相对分子质量越低→结晶越快。
5/ 线型结晶能力最大,结晶度高;支链型次之;交联型难于结晶。
②影响高聚物结晶的外界条件
温度——主要外界条件。
三、非晶高聚物的形态与结构
非晶高聚物的结构是指玻璃态、橡胶态、熔融态及结晶高聚物中的非晶区结构。
四、高聚物的取向态结构
1.取向机理与特征
(1)取向
指非晶高聚物的分子链段或整个分子链,结晶高聚物的晶带、晶片、晶粒,在外力作用下,沿外力作用的方向进行有序排列的现象。
(2)实施方法
单轴取向(又叫单轴拉伸)——用于纤维的成型加工;
双轴取向(又叫双轴拉伸)——用于薄膜的成型加工。
(3)“取向”和“结晶”的异同
1/ 相同点:都是大分子的有序化排列。
2/ 不同点:取向是“单向”、“双向”有序;结晶是“三向”有序。
能结晶的高聚物必定能取向,但能取向的不一定能结晶。
(4)取向特征
链段(很快,高弹形变)
两种取向单元
高分子链(很慢,粘性流动)
2.非晶高聚物、结晶高聚物的取向过程
非晶态高聚物的取向过程
晶态高聚物的取向过程
3.高聚物的取向态结构与各向异向性
五、高聚物复合材料的结构
高聚物复合材料又称“高分子合金”。
包括:嵌段共聚物、接枝共取物和共混高聚物。
机械共混
物理共混溶液浇铸共混
胶乳共混
共混高聚物互穿网络(二种高聚物的网络互相贯穿)
化学共混
溶液接枝
渐变高聚物(共混物的剖面能观察到组成和结构渐变)
1.非晶态-非晶态共混高聚物的结构
2.晶态-非晶态共混高聚物的结构
3.晶态-晶态共混高聚物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