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写作》讲义

《新闻写作》讲义

《新闻写作》讲义主讲人:黄家雄教授第一章新闻写作的原则从总体上,有三方面原则:一)用事实说话:客观报道新闻事实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律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生活事实),后有新闻事实的传播,生活事实是新闻的本质,是新闻信息传播的源头,没有生活事实,就没有新闻。

(一)新闻报道为什么要强调用事实讲话?1.从文体性质考察:文体大体包括四类文学作品、议论文、新闻传播文体、应用公文文学:“人学”,反映人的情感,塑造鲜明的人物性格,新闻学:“事学”客观报道事实2.从新闻信息传播的发生学考察新闻记者的任务是表达事实,客观介入,记录生活事实3.从新闻信息传播的过程考察:4.从受众接受心理考察人生下来就有求知的欲望,“欲知”与“使知”新闻中新鲜事,是新闻进行传播赖以存在的基础。

(二)新闻报道的威力在于用事实讲话传播事实能够被接受,征服受众的心理(三)它符合人认识事物的规律(四)可以防止新闻报道的“假大空”(五)怎样用事实说话1.充分占有材料2.充分运用具体的材料,把具体的新闻要素表达清楚3.在文本中运用典型的材料表现内容4.运用生动的材料表达内容二)要完全真实——高层次要求1.新闻报道真实的重要性2.中国新闻界维护新闻真实的几次实践3.新闻真实的要求4.虚假新闻的表现5.怎样防止新闻失实(一)新闻真实的重要性1.能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2.新闻真实可以塑造媒体公信力、赢得竞争力,经营媒介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二)中国新闻界维护新闻真实的四种实践1.解放区——反“客里空”延安时期,《延安日报》全文刊载苏联的剧本“前线”,情节中有一个记者“客里空”,他仅通过电话采访。

延安新闻界开展“反客里空运动”,新闻要客观公正。

2.解放初期——反“合理想象”新闻界对于中国新华社关于“英雄黄继光”生前事迹的报道,能不能“合理想象”进行了大讨论。

华山同志作出总结《文学不能代替新闻》,新闻不能虚构,假设描述3.60年代初——批“浮夸新闻”1958“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恶性膨胀的“假大空”新闻作风4.1984年——对“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的批评,清算文革中,林彪、江青两个反党集团为了让新闻报道为他们夺权造舆论,不惜倡导假新闻的报道。

1979年7月24日,《人民日报》率先以评论员文章的高规格形式讨伐“假报道”,名为《捍卫真实性、反对假报道》(三)新闻真实的基本要求1.客观真实:新闻事实包含的6个要素绝对真实2.主观真实:是新闻记者或媒体对于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和评价要真实,评价都要符合题材事实的基本情况。

3.辩证真实:高层次的要求。

要求新闻报道事实的局部真实要与全局真实保持统一;新闻事实的个别真实与一般真实做到统一。

(四)新闻失实的几种表现1.添枝加叶,浮夸拔高2.想象臆测,内容失实3.以点代面,以偏概全4.捕风捉影,以讹传讹5.子虚乌有,专事捏造三)要迅速及时(一)为什么:时间是新闻价值体现的最重要要素时新才有价值,第一现场、第一时间发出独家的消息(二)新闻滞后现象概括1.不用明确的时间标示出新闻的发生2.重要的事件,出口转内销(三)新闻滞后的是旧闻1.记者采访的是旧闻2.采访贝利索3.不善于运用由头,用“日前”,“不久前”10天以前发生的事实,比较有意义,用新闻由头进行转化今天发生的事实与不久前的事实有内在联系,可以用新近事实带出不久前有意义的事实,这样新闻事实具有整体性,新闻性4.写作缓慢:5.送审抓得不紧(四)怎样做到及时1.作好采访前的准备2.一边采方边打腹稿打腹稿抓重要事实;确认新闻价值;形式选用(动态消息或通讯)修辞手法(概括或描述)3.雷厉风行,抢写新闻第二章新闻写作题材的选择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第一次诞生,在瞬间,捕捉新闻事实。

题材的选择:新闻写作的第二次诞生一)为什么强调题材选择,五个方面(一)从新闻信息的来源来说,分四种1.受命报道:记者接受编辑部安排,对某一特定的事件进行报道2.偶然相遇:新闻记者在完成受命之时,意外地与另外的生活事件相遇,这样的新闻作品大量的,往往产生社会轰动效应3.预知性的:部门、单位提前告知。

4.是事件发生以后获取的:原生态事件有改变,信息损耗越多,原生态事情的真实性越难把握(二)从新闻传播的矛盾特征来说1.传播的生活事实的广泛性与局限性任何媒体都不可能穷尽生活的种种2.生活事实的隐与显的矛盾。

生活事实的外在形态与内在本质外在形态:(物理属性)自然时空、自身形态、客观条件内在本质、作用:具体表达媒介的观点,新闻记者进行价值判断,透过现象看本质(三)从新闻写作来说,需要选择题材1.在新闻报道中,记者捕捉到某个题材,这个题材还是抽象的,还是新闻报道中确定的一个方向,而新闻写作的内容是具体的,必须从一个具体的侧面切入。

(四)从受众对新闻的选择来说,需要选择题材对新闻信息的要求,趋于个性化,走向信息民主。

(五)从中心工作宣传的需要来说,需要选择紧扣中心工作,为之宣传,造舆论二)怎样选择题材(一)在最高价值点上进行选择·一般地说,新闻记者在采访中捕捉到的题材都是有价值的,但是价值是有层次的,等级的,就一个题村来说,有的方面只有一般价值,有的方面就有最高价值。

新闻报道要取得完全成功,必须从最高价值点上切入,不然只能写成一般性东西。

(二)在市场需求的对位点上进行选择(三)在以小见大的凝聚点上选择题材新闻报道要选择重大题材,但是成功的作品不是重大题材作品,就是说,并不是凡是报道重大题材的新闻作品就是成功的作品。

新闻报道重大题材,必须有特点、有个性、有感染力。

这就要求作者面对重大题材,要善于以小见大,抓住具有丰富藏量的个别,在凝聚点上展开构思,就能够写出信息丰富,富有感染力的作品。

(四)在折射点上选择题材有的新闻题材牵扯到广阔的生活面,千头万绪,大而抽象,不知从何写起,这时最好不要把视线锁在题材本身而是绕开在题材之外想点子。

通过一些其他现象找切口,写与题材有关的另外一件事,这件事要成为一面“发光镜”,反映大而抽象题材本身的情形。

(五)在丰富信息扩展点上选择题材进入新闻记者报道视野的,首先是一个单一的事实。

如果报道单一,内容会狭窄,其传播的信息可能不是太丰富,可能不会被人注意。

这时作者抓住这个点进行扩展,将她与同一类的信息联系起来,组合内容,重要的价值就会得到凸现。

(六)在过程性题材的透彻点上选择题材有的新闻题材时间的发展过程很长,价值由过程来进行体现,用过程体现价值,并不是追随过程的脚步,作亦步亦趋的记录,而是要把过程性写透。

其方法是:切取时间发展过程中几个能体现新闻价值的时间点把这个点上发生的具体事情写足写透,挖掘出具有普通社会意义的内涵。

三)进行题材选择,要求记者具备三个1.生活积累:生活事实的积累,思想认识的积累2.形势的敏感:政治形势、道德形势、经济形势、全面把握3.富于联想:思路开阔例子:《夜半钟声穷神》第三章消息写作从文体形式看,消息是最简单的,而理论方面的研究比较多,复杂。

一)消息概说(一)什么是消息消息是用十分简洁的语言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新近所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报道形式。

(二)消息的特点1.迅速及时:由报纸的性质所决定。

报纸又称为“新闻纸”,新闻纸就是要新,“新”由快来体现,就是报纸与杂志、书籍最明显的区别,新闻是“易碎品”。

从三个方面来把握(1)是新近生活所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2)消息的新闻价值的实现是瞬间的,一次性的,是排它性的。

(3)直接的现实性2.简明扼要,内容精炼,充实精彩,文字简洁,篇幅短小。

作用:①可以迅速及时。

②可以突出最主要的新闻事实,事实的报道是碎片化的报道。

③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在同样的版面上容纳丰富的新闻信息。

④可以节省读者的阅读时间,在有限时间内尽可能捕捉到丰富的新闻信息。

3.高潮在前:将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放在开篇,让读者接受到开头,就捕捉到重要信息。

4.用事实说话:纯事实讲话二)消息的外部结构外部结构:消息结构的外在形体和样式。

(一)倒金字塔结构1.什么是倒金字塔结构?这样一种结构是按照新闻事实内容和重要性的不同进行布局,一般是将重要的新闻事实放在第一段来写;第二重要的放在以下段落是开头内容的扩展与化开;第三重要的紧随其后对第二重要的新闻事实进一步补充,按递减逻辑排列事实,它的出现是人类信息传播的一场革命。

2.倒金字塔结构产生的原因:(1)在此之前用的是流水体结构(2)产生的原因:其一,现代通讯科学技术的产生其二,美国南北战争其三,得益于美联社新闻人的新闻实践3.倒金字塔结构的特点:①由于是按照新闻事实的重要性来安排顺序,把最要的新闻事实放在前面,次要的稍后。

②第一自然段开门见山地写出最重要、最新鲜的新闻事实,首先回答受众最关心的事实。

③第一自然段有相对独立性,可独立成章。

4.作用:a.便于我们新闻记者写稿,可以灵活处理突发事件的报道。

b.可以帮助我们新闻的编辑快速,准确地选择稿件,灵活处理编排的新闻稿件。

c.可以帮助我们读者在瞬间快速捕捉到新闻信息。

d.国家权威媒体所发布的重要新闻被其他媒体转成的,最重要的信息不被删掉。

(二)金字塔结构:1.概念:是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或阶段性顺序来按排事实。

事件的开头是消息的开头;事件的结尾是消息的结尾,这样一种结构特征,是把新闻事实的高潮放在尾部。

(三)金字塔与倒金字塔结构相结合的结构(混合型结构)开头运用倒金字塔结构的方法交待新闻事实的全要素(倒金字塔结构开头要交待新闻的5个或6个要素),主体是用金字塔结构安排新闻事实的内容。

三)消息的内部结构内容构成的部分及安排的顺序标题、电头、导语、主体、背景、结尾、电头、署名——消息内部结构的七个部分(一)消息标题1.什么叫做标题标题是指每一条消息内容文字附近,用简明扼要地能将新闻消息的内容要点揭示出来的那些较大字体的文字。

2.标题的作用1)中国新闻标题的发展历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无标题阶段——汉唐时期的坻报,按照时间“系日条事”·第二阶段:“类题”(用总括性的题目解释某一类新闻事实)·第三阶段:一文一题,中国新闻标题初具雏形2)消息标题的作用其一,概括消息的内容,使消息传播的信息做到快速、及时。

其二,能够帮助新闻媒体评价新闻事实,揭示新闻事实的意义,使编辑和记者通过对标题的制作,表明自己对新闻事实的判断,直接表达自己对新闻事实报道的思想倾向。

其三,能够诱发阅读兴趣,使受众尽快地做出阅读决策。

其四,增强报纸的竞争能力。

3.标题类型:在新闻报道中,标题是最有特色的。

1)引题:又称为眉题。

在正题之上,是对于新闻事实中的某一部分予以单独的标示、铺垫、引出主题。

2)正题(主题):是消息标题的本体,要对消息中最主要内容和事实作出概括。

要明确、简炼、突出。

它的特点是由一个完整的句子组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