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培优练习
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刘影
一、选择题
1.“(江南)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
”出现这一现象的最根本原因是()
A. 统治者施行仁政,南方战乱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B. 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工具和生产技术
C. 南北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D. 南方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2.东晋南朝时期,我国南方经济有新的发展的原因是()
①气候温暖,雨量充足,土地肥沃②北民南迁,社会相对安定③统治者重视④人民的辛
勤劳动⑤统治者与人民共同劳动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③④
3.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
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史前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
B. 夏商周时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
4.历史上把吴、东晋、宋、齐、梁、陈合称六朝,有一个城市相继被六朝定为都城,有“六
朝古都”的美誉,它就是今天的()
A. 西安
B. 洛阳
C. 北京
D. 南京
二、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汉书·张骞传》材料二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西汉《史记》材料三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材料四南朝宋文帝大力劝(勉励、鼓励)课(督促)农桑,一再下令“诸州郡,皆令尽勤地利……各尽其方,不得但奉行公文而已”。
——南朝沈约《宋书·文帝纪》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张骞第一次通西域是哪一年?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的举动是“凿空”呢?
(2)根据材料二写出西汉时期,江南地区社会情况如何?当时全国经济重心在哪里?(3)根据材料二、三,说说从汉朝到南北朝,江南地区发生了哪些变化?(至少写两点)(4)结合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说说江南地区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至少回答三点)
(5)江南地区的开发对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哪些启示?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题文的“(江南)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反映出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根本原因是: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量南迁,为南方带来了先进工具和生产技术。
ACD是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但不是最根本的原因。
故选B。
2.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魏晋南北朝时江南经济得以发展的相关史实。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有:江南地区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为江南地区的开发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环境安定;南方人民的辛勤劳动;政府重视,采取了相关鼓励政策等,没有统治者与人民共同劳动,⑤排除,用排除法ABC选项均不对。
故选 D。
3.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历史的基本特征。
根据所学知识,在中国历史上,东汉后出现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后西晋实现了短暂统一,西晋灭亡后,黄河流域进入了十六国时期,南方则处于东晋的统治下,此后,南北方进入了南北朝并列的时代.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和北方人的南迁,中国历史出现了民族融合的大趋势,因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征为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所以,本题的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是错误的;其它三项都是正确的。
故选D。
4. 【答案】D
【解析】略。
二、材料题
【答案】
(1)公元前138年;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2)江南地区地广人稀,农业生产落后;黄河流域。
(3)人口增加;生产力发展;粮食产量提高;经济水平提高。
(4)原因: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业发展;社会秩序安定,统治者施行仁政;北人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等。
(5)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培养人才等。
【解析】
(1)本题考查张骞通西域的相关知识。
为了联络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公元前138年,汉武帝第一次派张骞出使西域。
在张骞通西域前,汉朝人对西域的了解甚少,张骞通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所以史书说张骞出使西域的举动是“凿空”(古代称对未知领域探险为凿空)。
(2)本题考查西汉时期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
从“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可以看出西汉时期,我国江南地区地广人稀,农业生产落后。
当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黄河流域,江南地区的经济尚未得到较快开发。
(3)本题考查汉朝到南北朝江南地区社会经济发生的变化。
从“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到“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可以看出从汉朝到南北朝,江南地区发生的变化有:人口增加;生产力发展;粮食产量提高;经济水平提高。
(4)本题考查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的原因有:北方人民为了躲避战乱,大量迁往江南,为江南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江南的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等。
结合“南朝宋文帝大力劝课农桑,一再下令‘诸州郡,皆令尽勤地利……各尽其方,不得但奉行公文而已’”,可以看出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还有:统治者重视,施行仁政,制定了鼓励生产发展的措施。
(5)本题考查江南地区的开发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结合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可以看出我国发展经济要保持社会稳定与团结的局面;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要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培养人才;要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