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整废水处理概论专业名称:染整技术学生姓名:马鑫班级:染整0907学号: 0931*******指导教师:王小娟2012年 4月 5日摘要: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整个世界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国是纺织第一大国,纺织印染行业又是工业废水排放的大户,实现印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显的十分重要。
印染废水排放量大,色度高,成分复杂,废水中含有染料、浆料、助剂、纤维杂质及无机盐等,较难处理.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应用最广、工艺比较成熟的废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现在很多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都用此类工艺处理城市废水。
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由曝气池、二次沉淀池、曝气系统以及污泥回流系统等组成。
关键词:纺织印染;特征;活性污泥法.引言: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环境要素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对环境问题的研究,不仅是为防止人类活动对环境造乘的消极影响,同时也是为了人类更好的发展和创造美好的环境。
简单的讲,环境保护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以求保护和发展自然环境的动态平衡,扩大有用资源的再利用,保障人类社会的正常发展。
目录:第一章绪论1.引言2.印染废水来源、水质与用量3.印染废水的特点和危害第二章印染废水处理活性污泥法1 活性污泥法2 活性污泥的性质与性能指标3 活性污泥的增殖规律及其应用4 活性污泥的运行方法5 活性污泥法常见的异常情况第一章绪论1印染废水的来源、水质与用量印染加工的四个工序都要排出废水,预处理阶段(包括烧毛、退浆、煮炼、漂白、丝光等工序)要排出退浆废水煮炼废水、漂白废水和丝光废水,染色工序排出染色废水,印花工序排出印花废水和皂液废水,整理工序则排出整理废水。
印染废水是以上各类废水的混合废水,或除漂白废水以外的综合废水。
水质及水量印染废水的水质随采用的纤维种类和加工工艺的不同而异,污染物组分差异很大。
一般印染废水pH值为6~10,CODCr为400~ 1 000 mg/L,BOD5为100~400mg/L,SS为10 0~2 00mg/L,色度为100~400倍。
但当印染工艺及采用的纤维种类和加工工艺变化后,废水水质将有较大变化。
如,当废水中含有涤纶仿真丝印染工序中产生的碱减量废水时,废水的COD 将增大到 2 000 ~ 3 000 mg/L以上,BOD5增大到800mg/L以上,pH值达11.5 ~12,并且废水水质随涤纶仿真丝印染碱减量废水的加入量增大而恶化。
当加入的碱减量废水中CODCr的量超过废水中CODCr的量20%时,生化处理将很难适应。
印染废水的特点和危害:(1)退浆废水:水量较小,但污染物浓度高,其中含有各种浆料、浆料分解物、纤维屑、淀粉碱和各种助剂。
废水呈碱性,pH值为12左右。
上浆以淀粉为主的(如棉布)退浆废水,其 COD、BOD值都很高,可生化性较好;上浆以聚乙烯醇(PVA)为主的(如涤棉经纱)退浆废水,COD高而BOD低,废水可生化性较差。
(2)煮炼废水:水量大,污染物浓度高,其中含有纤维素、果酸、蜡质、油脂、碱、表面活性剂、含氮化合物等,废水呈强碱性,水温高,呈褐色。
(3)漂白废水:水量大,但污染较轻,其中含有残余的漂白剂、少量醋酸、草酸、硫代硫酸钠等。
(4)丝光废水:含碱量高,NaOH含量在3%~5%,多数印染厂通过蒸发浓缩回收NaOH,所以丝光废水一般很少排出,经过工艺多次重复使用最终排出的废水仍呈强碱性,BOD、COD 、SS均较高。
(5)染色废水:水量较大,水质随所用染料的不同而不同,其中含浆料、染料、助剂、表面活性剂等,一般呈强碱性,色度很高,COD较BOD高得多,可生化性较差。
(6)印花废水:水量较大,除印花过程的废水外,还包括印花后的皂洗、水洗废水,污染物浓度较高,其中含有浆料、染料、助剂等,BOD、COD均较高。
(7)整理废水:水量较小,其中含有纤维屑、树脂、油剂、浆料等。
(8)碱减量废水:是涤纶仿真丝碱减量工序产生的,主要含涤纶水解物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等,其中对苯二甲酸含量高达75%。
碱减量废水不仅pH值高(一般>12),而且有机物浓度高,碱减量工序排放的废水中CODCr可高达9万mg/L,高分子有机物及部分染料很难被生物降解,此种废水属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
第二章一、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废水生物处理的主要方法。
活性污泥法是向废水中连续通入空气,经一定时间后因好氧性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污泥状絮凝物。
其上栖息着以菌胶团为主的微生物群,具有很强的吸附与氧化有机物的能力。
1、活性污泥法的基本组成①曝气池:反应主体②二沉池: 1)进行泥水分离,保证出水水质;2)保证回流污泥,维持曝气池内的污泥浓度。
③回流系统: 1)维持曝气池的污泥浓度;2)改变回流比,改变曝气池的运行工况。
④剩余污泥排放系统: 1)是去除有机物的途径之一;2)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
⑤供氧系统:提供足够的溶解氧2、活性污泥系统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是:①废水中含有足够的可容性易降解有机物;②混合液含有足够的溶解氧;③活性污泥在池内呈悬浮状态;④活性污泥连续回流、及时排除剩余污泥,使混合液保持一定浓度的活性污泥;⑤无有毒有害的物质流入。
二、活性污泥的性质与性能指标1、活性污泥的基本性质①物理性能:“菌胶团”、“生物絮凝体”:颜色:褐色、(土)黄色、铁红色;气味:泥土味(城市污水);比重:略大于1,(1.002~1.006);粒径:0.02~0.2 mm;比表面积:20~100cm2/ml。
②生化性能:1) 活性污泥的含水率:99.2~99.8%;固体物质的组成:活细胞(Ma)、微生物内源代谢的残留物(Me)、吸附的原废水中难于生物降解的有机物(Mi)、无机物质(Mii)。
2、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①细菌:是活性污泥净化功能最活跃的成分,主要菌种有:动胶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微球菌属、黄杆菌属、芽胞杆菌属、产碱杆菌属、无色杆菌属等;基本特征:1) 绝大多数都是好氧或兼性化能异养型原核细菌;2) 在好氧条件下,具有很强的分解有机物的功能;3) 具有较高的增殖速率,世代时间仅为20~30分钟;4) 其中的动胶杆菌具有将大量细菌结合成为“菌胶团”的功能。
②其它微生物------原生动物、后生动物----在活性污泥中大约为103个/ml3、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①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Mixed Liquor Suspended Solids):MLSS = Ma + Me + Mi + Mii 单位: mg/l g/m3②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Mixed Volatile Liquor Suspended Solids):MLVSS = Ma + Me + Mi;在条件一定时,MLVSS/MLSS是较稳定的,对城市污水,一般是0.75~0.85 ③污泥沉降比(SV)(Sludge Volume):是指将曝气池中的混合液在量筒中静置30分钟,其沉淀污泥与原混合液的体积比,一般以%表示;能相对地反映污泥数量以及污泥的凝聚、沉降性能,可用以控制排泥量和及时发现早期的污泥膨胀;正常数值为20~30%。
④污泥体积指数(SVI)(Sludge Volume Index):曝气池出口处混合液经30分钟静沉后,1g干污泥所形成的污泥体积,单位是 ml/g。
能更准确地评价污泥的凝聚性能和沉降性能,其值过低,说明泥粒小,密实,无机成分多;其值过高,说明其沉降性能不好,将要或已经发生膨胀现象;城市污水的SVI一般为50~150 ml/g;三、活性污泥的增殖规律及其应用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增殖是活性污泥在曝气池内发生反应、有机物被降解的必然结果,而微生物增殖的结果则是活性污泥的增长。
1、活性污泥的增殖曲线注意:1)间歇静态培养;2)底物是一次投加;3)图中同时还表示了有机底物降解和氧的消耗曲线。
①适应期:是活性污泥微生物对于新的环境条件、污水中有机物污染物的种类等的一个短暂的适应过程;经过适应期后,微生物从数量上可能没有增殖,但发生了一些质的变化:a.菌体体积有所增大;b.酶系统也已做了相应调整;c.产生了一些适应新环境的变异;等等。
BOD5、COD等各项污染指标可能并无较大变化。
②对数增长期:F/M值高(>2.2),所以有机底物非常丰富,营养物质不是微生物增殖的控制因素;微生物的增长速率与基质浓度无关,呈零级反应,它仅由微生物本身所特有的最小世代时间所控制,即只受微生物自身的生理机能的限制;微生物以最高速率对有机物进行摄取,也以最高速率增殖,而合成新细胞;此时的活性污泥具有很高的能量水平,其中的微生物活动能力很强,导致污泥质地松散,不能形成较好的絮凝体,污泥的沉淀性能不佳;活性污泥的代谢速率极高,需氧量大;一般不采用此阶段作为运行工况,但也有采用的,如高负荷活性污泥法。
③减速增长期:F/M值下降到一定水平后,有机底物的浓度成为微生物增殖的控制因素;微生物的增殖速率与残存的有机底物呈正比,为一级反应;有机底物的降解速率也开始下降;微生物的增殖速率在逐渐下降,直至在本期的最后阶段下降为零,但微生物的量还在增长;活性污泥的能量水平已下降,絮凝体开始形成,活性污泥的凝聚、吸附以及沉淀性能均较好;由于残存的有机物浓度较低,出水水质有较大改善,并且整个系统运行稳定;一般来说,大多数活性污泥处理厂是将曝气池的运行工况控制在这一范围内的。
④内源呼吸期:内源呼吸的速率在本期之初首次超过了合成速率,因此从整体上来说,活性污泥的量在减少,最终所有的活细胞将消亡,而仅残留下内源呼吸的残留物,而这些物质多是难于降解的细胞壁等;污泥的无机化程度较高,沉降性能良好,但凝聚性较差;有机物基本消耗殆尽,处理水质良好;一般不用这一阶段作为运行工况,但也有采用,如延时曝气法。
2、活性污泥增殖规律的应用:①活性污泥的增殖状况,主要是由F/M值所控制;②处于不同增值期的活性污泥,其性能不同,出水水质也不同;③通过调整F/M值,可以调控曝气池的运行工况,达到不同的出水水质和不同性质的活性污泥;④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方式不同,其在增值曲线上所处位置也不同。
3、活性污泥净化废水的实际过程:废水水主要通过活性污泥的吸附作用而得到净化。
吸附作用进行得十分迅速,一般在30min内完成,BOD5去除率可高达70%。
同时还具有部分氧化的作用,但吸附是主要作用。
活性污泥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内源呼吸阶段的活性污泥处于“饥饿”状态,其活性和吸附能力最强。
吸附达到饱和后,污泥就失去活性,不再具有吸附能力。
但通过氧化阶段,除去了所吸附和吸收的大量有机物后,污泥又将重新呈现活性,恢复它的吸附和氧化的能力。
活性污泥净化废水的过程是怎样的活性污泥净化废水通过三个阶段来完成:在第一阶段,废水主要通过活性污泥的吸附作用而得到净化。